留学日记:“可怕”的英国冬天
现在是一个90后留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的时代。爱闯爱写的大一学生朱洁,飘洋过海到英国,成为这留学军团中的一员,向大家讲述逐渐展开的新生活。—编者
这些天英国的气温直转而下。据说接下来这段日子,英国有些地方的气温可能比现在处于夏季的南极还要冷,甚至军队也做好了应对雪灾的准备。老天爷露出狰狞的一面,让我这个好几年没经历过冬天的人有些招架不住。
同时我发现,自己最近在社交网络上,不自觉地分享了很多有文有图的游记,目的地都有着金色的沙滩,碧蓝的大海,灿烂到极至的阳光。不禁愣了愣,然后明白过来,估计是最近太缺乏阳光了。英国的冬日里,白天本来就过于短暂,而即便在天还亮着的时候,走在大街上,也时常看不见自己的影子。太阳啊太阳,您好偷懒!
和阳光一样,雨水也是吝啬的。偶尔有下雨的时候,雨点儿打在身上,留不下什么痕迹,冰凉淡漠,毫无滋润的感觉。
“风萧萧兮泰晤士水寒”
不禁感叹,在过去的五年里,很少对火热万丈的阳光和淋漓畅快的雨,有过额外的渴望。
那时在新加坡那个赤道小岛上,辛苦地过小留学生的生活。四季如夏。最热的时候,走在路上,上有火舌般的阳光曝晒着,下有滚烫的地面,温度透过薄薄的人字拖底让人加快脚步。遮阳伞、防晒霜在这样彻底的热浪中显得毫无用处,只有在路边买一颗新鲜的椰子,敲开,撒上碎冰,赶紧喝上几口,然后任汗水流过紧皱的眉头,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而到了雨季,每到下午,大而饱满的雨滴准时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重重地敲击在窗沿上。先是有雷声轰鸣。渐渐的,后院居然传来清晰的蛙鸣。到了后来,又有二胡、短笛和琵琶声,或幽怨或悠扬地传过来。学校有着新加坡最优秀的华乐团,每周训练,风雨不误。
在这样大雨倾盆的下午,若是从抽屉深处翻出一本从中国带来的诗词集子,沏一杯江南好茶,说不定也能有留得残荷、闲敲棋子的意境。可惜当时乍出国门,未来与窗外的雨中景一样模糊不定,心中恐怕更多的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惶恐不安。
傍晚时分,雨停下来。太阳已到了下山的时候,却仍要积极地探一下脑袋。余晖洒落在操场,映照在千千万万个小水洼中。男生们或许会抓住这短暂却灿烂的时光,在吃饭前再打一场球,因为明天、后天的下午,依然会大雨纷纷。
当时只是觉得,这赤道下的阳光太烈、雨太多,将人晒得太黑、打得太湿。耀眼的阳光下,迷蒙的大雨中,我看不清这东南亚的神奇小岛。它总带有些祖国的幻影—可那不是祖国;偶尔又闪现着西方的眩彩—但那也不是西方。因此,不是期盼着放假回家,就是希望高中早早结束,让我到真正的西方国度来。
现在方感到,那些充足的阳光雨水中,饱含了青春的力量。那时的我们至真至纯,不懂得掩饰,可以的让笑容灿烂地展现,也会让泪水肆意地流淌。只是在那样的岁月里,总会情不自禁地向往大人的喜怒不形于色,向往英国这样肃穆收敛的晴雨天。
而现在,又开始不自觉地怀念那些回不来的纯真年代、那些不遮掩的浓重情感。回忆为过往蒙上一层玫瑰色的薄雾。回首看去,不开心的都渐渐淡去,美好的人和事凸显出来。
不过,不能再犯那老毛病,总想走到天边,却不知天边只是遥远的脚下。现在,要珍惜眼前,体会英国的风风雨雨,草木众生。羡慕一下寒风中依然穿着短裙丝袜的金发姑娘,听一听酒吧外众人边排队边辩论足球赛事的喧闹,看几场一定会来的雪,体会一下五六百年前理查德三世口中的“winter of our discontent”。将来会到哪里去,会看见什么样的风光,还都未知;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将来的我,一定又会怀念在英国待过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