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访谈:剑桥印象
这个即将结束的暑假,又有很多中国学子来英国参加各种各样的短期课程,体验英式教育的同时,也感受原汁原味的英国文化。继去年牛津暑期学校之后,今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旗下的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又开办了剑桥暑期学校。我把请到了这个项目的几位“90”后学员。他们是北京大学的吴泓、李姝君以及武汉大学的辛尉。
李姝君(左)、辛尉(中)和吴泓
问:在剑桥一个月,还有什么收获?
李姝君: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PembrokeCollege)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来体验当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允许我们使用学院的图书馆—如果找不到所需要的书籍,还可以去其它学院借阅。
从这种细节上我们体验到当地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虽然我们不是剑桥的正式学生,但是日常的经历令我们深入地体验到了在这里的学习生活。
辛尉:除了三门专业课,我们还有语言课程。对我来说,语言课程的帮助非常大。语言课的期末考核是一篇小论文和一个演讲,当时老师是从听、说、读、写4个角度针对期末考核来教授的。我觉得,这些技巧在今后的学习中非常重要,但是在其它地方未必能够学得到。
问:课程结束了,有考试吗?
吴泓:有一门课有小论文,期末论文和考试,另外两门有小测验和期末考试。
问:觉得考试难吗?
吴泓:还可以,但是我发现老师出题挺有技巧的,因为有的题目需要非常认真听课并且深入思考才不会被它迷惑。
辛尉:我感觉,考试非常联系实际,比如,关于美元兑欧元汇率的考题,它是反映在案例中的,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身边看得到的购买力来比较这两个币种之间的差异。在中国的话,考试内容很多是需要死记硬背的,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不够紧密。
问:英国大学的考试有时候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拿高分。
李姝君:对。我想补充一点,因为我选的包括国际关系这门课,老师在期中和期末都布置我们写论文。通过老师对我论文的评语,我深切地感到这里跟中国教育的不同之处。选这门课的同学都发现,只要能够从文章中看出你自己的观点,即使它很幼稚,老师都会给“良好”或者其它鼓励性的评语。
而且,这里的老师比较重视你说话的内容,会抓住语言中的逻辑错误,启发我们把观点陈述得更加完整。我认为,英国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问:你们在剑桥跟本地学生交流多吗?
吴泓:我们这个暑期学校有三位项目助理。他们都是剑桥本地的英国学生。我们跟他们接触还挺多的,因为他们几乎全程陪伴我们,从旁听课程到组织课余活动都有参与。
辛尉:因为是暑假期间,有很多访问团体在剑桥,我们经常会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跟他们的交流也挺有意思的,长了见识。
问:在剑桥这么美丽的城市住了一个月,印象如何?
辛尉:我觉得剑桥真的特别适合学习。虽然它不大,但是给人“小而精”的感觉,不会令人觉得无聊。剑桥人应该都特别自豪,因为可以向访客讲述这里每一砖每一瓦的故事。不过,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大都市,所以正计划明年毕业之后申请伦敦的大学读硕士。
吴泓:剑桥给我感觉非常有韵味,学习的气氛非常浓厚。
李姝君:剑桥确实风景一流,建筑也非常有英国传统风格。我们的英国项目助理还曾经请建筑系的同学专门为我们讲解一些建筑的来历,丰富了我们对剑桥历史、文化的了解。
问:辛尉已经在筹备明年申请伦敦的大学了,你们两位有类似计划吗?
吴泓:会考虑。
李姝君:虽然现在时间还早,不需要在英国和美国之间做选择,但是在剑桥的这段经历肯定会给英国加分。如果有机会,结合各方面的条件,我会考虑申请剑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