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访谈:牛津大学印象
英国大学的暑假一般为期比较长,很多中国学生会选择回国度假,也有的同学从中国来英国参加短期的暑期学校。上一期,我请北京大学牛津暑期学校的执行主管李航老师介绍了这一项目的情况,本期,我请北大学生张资磊和王维谈谈在英国学习的感受。
北大学生张资磊(右)和王维在牛津度过了四周
问:怎么了解到北京大学牛津暑期学校?为什么想要报名参加?
张资磊:首先我是发展经济学系的学生,所以对系内的活动都十分了解。同时根据去年同学来的反馈,我觉得这个暑期学校无论从学业上、生活上,回到中国后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想走出去看一看。我也想看看自己出国后会是怎样的一个状态,会对自己有怎样的影响。而且,我在很早之前就确定了要出国,所以觉得参加暑期学校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王维:我是通过学校学生论坛上的帖子了解到的,就去详细关注了一下,然后去中心网站看了。首先我比较热衷于参加这些暑期课程,因为暑期可以去别的学校看看,了解不同的文化。另外,我也在犹豫要不要出国,要不要进一步深造。听到牛津大学这个牌子觉得特别好,就想过来看看。
问:暑期学校的课程实际上跟你的专业也是有些相关吗?
王维:对。发展经济学涉及到环境、教育、卫生、住房等方面。社会学有一个分支是叫社会政策,我们对这些问题都会去做分支研究,只不过目前年级比较低,学的是一些基础课程,那些专业研究还没有涉及到。我看到暑期学校招生简章上有一些课程安排,对我以后的课程是有帮助的。而且他们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做一种定量研究,而我们学习公共政策的话,可能是做一种定性研究。所以通过参加不同学科的课程,能够学到不同的视角。
问:北京大学牛津暑期学校还有一个选拔的过程,当时你们觉得这个过程难吗?
张资磊:就我自己来说,不是特别困难,因为我已经考过GRE,而且分数还不错,同时我也有英语四、六级成绩。但是,可能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这个选拔过程还是比较苛刻的,因为它毕竟还是有比较高的语言要求,而且同时你对经济学这种方法论必须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王维:我一开始觉得,暑期学校对外系同学会不会存在不公平啊,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参加。经过英语面试和与老师的一些沟通,感觉他们对所有各个院系的同学都是平等的。我也向老师们表达了这些课程与我的相关度,所以也很顺利地通过了。
问:暑期学校结束了,你们感觉怎么样?
张资磊:暑期学校使我在四个方面有比较大的提高。首先,我在来暑期学校之前有一个很疑惑的地方:出国的人都会考虑两个国家:英国和美国。来牛津之后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我觉得英国的教育制度跟中国的教育可能有更紧密的衔接,因为都是通过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关注,而美国教育可能更加关注应用上的技能。
第二,在生活上的能力,所谓鲲鹏行万里总要羽翼丰满,所以你不能只有很高的学术素养,同时也要知道怎么样去处理生活中的细节,要知道怎么去做饭等等。对我来说,这些在国内都是很少有机会亲手去处理的事情,而在这边的话就要自己动手。
第三,因为我们这个暑期学校跨度是四个星期,同时发展经济学涉及到金融、环境和卫生三个方面,通过这种三种维度的观察,我可以更加确立我以后要走的方向。因为之前我写过环境方面的相关论文,所以现在我可以更加确定今后在环境方面怎么走:申请学校、写文章、确立研究的目标等等。
第四,换一种新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根据国外教授的新视角看待一些很古老的问题,可以给我们提供思想上的碰撞,这是一种很好的启迪。
王维:生活上,来英国这一个月是我最长的一次出门,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比如一个人来伦敦,拿着地图可以去很多景点。第二就是感觉跟当地人交流不像以前那么害羞了。北大有很多留学生,以前我跟他们交流的时候总是很青涩的。到这边以后,也是一种环境所迫,必须去跟他们交流,所以感觉自己的口语以及对英语感觉不一样了。
从我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大三大四可能会有一些社会学分支,公共政治的分支供我们选修。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觉得我对各个国家福利政策,尤其是英国的福利政策更感兴趣。
第三,与当地留英学生的交流。我找了一些当地学社会学的学生,他们的认为,我们学社会政策不光是考虑将来在英国政府或研究机构工作,而是更倾向于去国际组织,比如支援第三世界国家之类的,这种事业对我来说是全新的。
在中国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要去国际组织或者红十字会之类的机构工作,也更没有想过去非洲当志愿者。来到这边我觉得我人生目标发生变化,我可能大学毕业之后不仅仅像大家一样去考公务员,而是会进一步来这边深造。进入国际组织会更有意义,也会使我的事业更宽阔。
问:你们对牛津乃至整个英国印象如何?
张资磊:牛津是一个很古老的地方,它让人的心灵很安宁,是一个很适合搞学术的地方。它少了那种浮躁,少了那种喧嚣。
王维:我曾经一个人从牛津坐火车来伦敦。当时我一个人在这边转的时候,发现在金融街和高等法院那边,虽然街道两边都是高楼,但是里面却有历史悠久的庭院。我非常喜欢这里。
问:牛津大学有一些比较独特的文化,像学堂晚餐、校友之间的联谊等等,对这些你们有什么经历或感受?
张资磊:牛津这种继承于欧洲中世纪传统的古典仪式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新鲜的事情。原来听说过,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现在经历了之后第一是觉得新鲜,第二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就是怎样去适应新的文化、适应它这种传统,怎样去跟人打交道、接触,穿着怎样的服装、出席怎样的仪式,在这种仪式上应该怎么样去说话、去交流。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因为不仅仅是去了解文化,同时也去体验文化、感受文化。
王维:对我来说的话,这四周期间除了想念中餐,其它感觉都特别好。我觉得英国整个学制很有特点。比如在牛津有很多专业,也有很多学员,而且上课、选专业、选学分跟中国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学到了很多。学校也请当地的华人留学生跟我们讲了一些申请大学的注意事项。这些对我们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更加让我有了留学英国的冲动。
张资磊:谈到这种冲动,我马上就要把这种冲动化为实践。今年十月份我就要申请牛津大学,我已经对它充满了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