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爱丁堡读文学——冷门专业一点也不“冷”
先从我在英国读的专业说起,给想来英国读文科的同学揭开一下文学专业神秘面纱,看看读文学到底在读神马。之所以说它神秘是因为在一浪更比一浪高的留英浪潮中读文学类专业的同学的童鞋真的是少之又少。“高冷”“小众”“文青才读”“读了干嘛”“工作怎么找?” 不管你对文学专业的印象和标签有哪些,看完下面的解答可能会有个更好的了解。
隔壁王阿姨问你为什么要读文学
作为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本科毕业后如果选择继续读研,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就是选择细分专业,这些专业大概包括语言学,翻译,文学还有教育学这几大类。这里面看起来文学专业好像最缥缈不接地气,所以面对这么小众的专业有很多人就会问选择读它有什么好处?
对我来说呢,读文学的理由之一就是因为它“Posh” “Posh”最“ Posh”! 看过《唐顿庄园》的大家都应该对posh这个词不陌生。英国人讲究posh文化,所谓posh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要从头到脚都讲究优雅有格调;这个词放到美帝其他国家都不适用,是腐国人民专属荣光词汇。而在各个大学众多专业中,谈的到posh的话文学专业一定是没有最posh只有最posh了,大家可以自行google下你们的男神小雀斑(奥斯卡新科影帝),抖森(最性感反派雷神他弟),屈臣氏小姐艾玛沃森(赫敏女神)这些家境极其优越的英国演员都是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以来英国贵族王室和其他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是抱着这样的傲娇思路:既然不缺钱不缺闲,孩子上学也不用考虑生计了,那么就培养好情操熏陶下格调就好了(就是这么任性。。。)所以这些来自王公贵族或中产以上的家庭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学了文学或者艺术史之类的专业。
到现在,确实在英国知名的大学当中(尤其是古典大学),有相当一部分本国同学的家境是非常优越的。而像我们一样的国际留学生选择在英国读文学专业其实大部分是因为要和本科阶段的学习做对接而做出的选择,大多数倒是不大会考虑到读文学如何posh如何酷的这个点,国际生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其实无论是local还是国际生,文学专业的同学肯定都是对读小说和诗歌有极大兴趣的筒子们,所以选择之前一定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因为毕竟兴趣还是能激励你学好一个专业的关键,不然每天面对雪莱彭斯贝克特只有抓狂捶墙。
你们都会写哈利波特?
在英国读文学究竟读什么,大众对于读文学的定义大部分就是出来当作家。呃其实不少作家都不是学文学的,那别人问不当作家要你们读文学的干什么用?严肃更正,在英国包括其他欧美国家读文学其实并不是写小说写诗歌。拿爱丁堡大学的文学文化语言学院来说,未来要写哈利波特或者立志做现代莎士比亚的那些大神们都在学院里叫做Creative Writing 的专业里面学习,(英国基本综合性大学的文学院下面都会有这个专业),而文学专业的同学进行的是纯理论研究,包括对各个文学流派,不同作家,不同文学体裁的分析和研究。我自己学习的是比较文学专业,除此还有古典文学专业,现代文学专业(当然不同学校划分方式有所不同)。
对比国内文学专业的学习方式,英国的文学专业的学习甚至是延伸到文科专业的学习其实是非常不一样的。国内英语专业对文学的学习主要是鉴赏加主观分析,而这些分析大部分是同学的个人意见,也就是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所谓的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式解读法,即主观经验和个人意志在学习中更占上风。而西方对文学专业以及一大部分文科专业的培养都更追求理性和逻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的毕业学位时master of science),任何你要表达的观点以及所做的研究都要有理有据,理和据必须是前人的共识或者是学术界统一认可的观点。
当然这里的学术界指的是西方学术界,尤其是欧洲学术界(这里只讨论文科),因为在文学艺术类学习当中默认“euro-center”这个观点(也就是认为大多文学艺术作品及流派的发端及衍生是欧洲,那么欧洲即为此领域的中心,这是大多西方学者都倾向的由来已久的一种立场和情结)。总而言之在英国学文学首先要学会说任何话写任何字都要有理有据,理据多数时候依赖于西方学术界公认的对于某一细分领域的研究,你的任何质疑和赞同都要在你对前人的已有研究有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自己的异想天开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当然啦,再充分做过理论研究之后,个人观点的输出在这里是及其被鼓励的。
和一些专业不同,文学专业不管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人数一般都在20人一下,主要是为了课堂效果和讨论效果。课堂上大家都会把椅子挪成一个圈,老师坐在圆圈中心位置讲课也听大家发表意见。课间老师常会给大家拿咖啡或者带甜点来吃,气氛融洽轻松,既可以听到教授们讲各种理论的精髓也可以和同伴们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其实是非常有趣和享受的事情。
图2 :图为比较文学课圣诞假期前的一节课,大家刚讨论好一本英国女作家在阿富汗旅行时写的旅行日记叫做Among Muslims
我要读多少书?
答案是:非常之多。这么说好了,在英国读研文学专业一周看的英文书可能是你大学四年加起来看的书的数量。留学期间每写一篇4000字的论文后面的参考书目要至少20本,我遇到所有的导师都会一个个看你每本书的观点到底用了没有,用了多少,用对与否,而且导师每一个都火眼金睛,你看过的那些书导师还是小伙子小姑娘的时候就已经读过不知道多少次==B,所以浑水摸鱼是不可能的。
作为中国学生,就算英语程度再好,毕竟不是母语,读书的速度还是不能喝local相比。就好比老外再会中文也不可能比你读《水浒传》读的快,大家换位思考就能明白其中的困难。有时候遇到晦涩的review,可能要读两到三遍。开始可能会因为速度慢而有些许挫折感,可是坚持下来过一阵就会读的越来越快理解越来越好,自己也会慢慢有成就感。除去读书,有些同学可能会担心买书的问题,诸如“是不是需要买大量的书?”“国外的书是不是都很贵?”。
其实大部分你需要的书都可以在学校的图书馆借阅到,英国大学的图书馆非常强大。就算本校没有,你大可以去图书馆员那里登记,学校会从其他大学或者国家图书馆帮你把图书借来,服务超一流,所以一般不存在借不到的图书。至于买书,英国有很多二手书店,不少小说散文诗歌都有二手书在售,就算像Blackwell这样的正价书店其实书也不会很贵,而且还常常有3for2的打折活动。所以说无论时借书还是买书其实都是不成问题的。
毕业我能干嘛?
毕业后我幸运的进入魔都的一所高校工作,有机会站在讲台上给我的学生们讲我如何和来自波兰,印度,美国,德国的伙伴们围坐在圆桌前讨论女权主义,讲罗琳写哈利波特的那家大象咖啡馆就在我宿舍不远处,讲苏格兰风大雨大卖伞的店家从来不保证质量。有学弟妹会问“如果不能像你一样如愿找到自己中意的工作,文学专业能做什么?”。
其实大部分读文学专业的同学大概从读研究生起就抱定了要走研究的路,所以我的不少同学继续在英国或者去到其他欧洲国家读博士变成华丽的PhD 们了。这些同学中相当一部分将来应该都会留在英国或者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高校任教或者做research fellow,当然读PhD的过程是辛苦的甚至是痛苦的,可是欧美顶尖高校的PhD 前途是明亮的啦(当然如果你一定认为做banker 或者某个公司的CEO 才是好前途那么就暂时绕路好了。。。)。
有些学弟妹还会问“那我找不到喜欢的工作再读PhD 还来的及吗?”。答案,来得及。但是给大家一个小小的heads-up,如果认为读PhD是备胎你要了解到这个备胎可不好get,英国顶尖名校的PhD对成绩要求非常高,本科成绩一般要求GPA 85分以上,研究生成绩一般要求merit 以上(拿爱丁堡大学文学院来说,每个专业大概只有百分之20到30的人可以拿到merit 的成绩,而且你的竞争者们还都是比你读书快好多的英!国!人!)。
所以对于毕业后想继续留在英国读博士的同学们,一句话,成绩很重要。对于想直接工作的同学,其实出路也很好。我的同学除去我进了高校,有人进了国际广播电台,有人进了社科院做编辑,也有凭着自己出众的英语实力进外企发展的很不错的,还有人研究生毕业就留在国外在BBC做纪录片编辑。所以别人口中看似冷门看似不实用其实会给你带来意向不到的收获,给你探索更大世界的勇气。所以如果想那么就快点来读文学吧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