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个“流浪儿”讲 她的谢菲尔德留学《变形记》
作者:沐灵籽,元气女汉纸一枚,本文为大家分享和解答一些留学前后共通的困惑。
既能每天暴走在各类活动之中,又能瞬间安静在图书馆里。2014年就读于谢菲尔德大学创意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完全高估了自己能够坚定住重归学霸队伍的信念,因为实在是对谢菲尔德多彩的创意文化活动把持不住,于是来英9个月,社团、学生会、旅行、志愿者、实习生,样样没落下,并且成绩单上几个 distinction也算是对这个不着调“流浪儿”的一丝安慰,这学期拿到企业实习机会,在英国Creative Arts Development Space的中国市场部做实习生。现在刚码完春季学期最后一篇paper,便迫不及待的想与大家分享自己前半年的腐国生活电影脚本。信息量大,睡饱再看。
PART 1 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勇气
出国本身就是一个勇敢的决定,巨大的经济开支,浓烈的思乡之情,未卜的前途命运……从自己踏出国门的那一刻就每天缠绕在身边,有时也是蛮痛苦的。但是,也正是在自己踏出国门的那一刻,才懂得了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不可能”,相信所有的留学党都跟我一样,已经习惯了随时充满勇气去面对所有可能的发生。
Tomorrow is another day,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未知的明天,完全的“流浪儿”模式。做饭,问路,防偷盗,怕交流,可能很多在国内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小事儿,到了国外竟感觉摊上了大事儿,不断逼迫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乎,见识多了,就稳重了,日积月累的生活历练竟能把一个出国前的弱智女青年转换成可以独挡N面元气女汉纸,活脱脱一部《变形计》奋斗史。想必正是因为异国的环境,提醒着自己养成时刻做好准备的习惯,充满勇气去承担下一秒即将发生的事情,才会坦然面对一切吧。
另一种“勇气”是去实现看似“不切实际”让众人意料之外的梦想的勇气。自从追求梦想还是稳定工作成为《奇葩说》的辩题后,脑洞大开的90后们也在各自家中打响了“关于未来就业之父母子女辩论赛”的第一枪。案例分析:当年高考的市文科状元清华高材生XX,决定研究生休学去法国学习西式糕点,去完成自己两年前天天念叨的所谓此生的终极梦想,你的态度是……于我,三观略改的留学党,完全没有吃惊,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我的高中后桌(法国交换生一枚)。可是,或许很多想让孩子过上稳定生活的父母会有如下评论:这种行为勇气可嘉,但是不予效仿(这个观点纯属比较偏激的例子,因为世界如此之大,相信大多数父母是不会禁锢住孩子去实现梦想的)。
其实,梦想这个东西每个人都有,或许有的还不清晰,或许有的不敢去尝试。对于前者,我想说,灵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东西,或许是一本书里的一句话,或许是一个城中的一片景,内心就沸腾了,然后让迷失方向许久的未来露出了她真实的模样。对于后者,要清楚,在想法与实现之间,抵达的过程是最艰辛的,人生最可悲的便是:不安于现状,却害怕改变。而这时,我相信只有见过不一样世界的年轻人,才会有勇气,有动力去探索那些在外人看来疑惑重重的梦想。因为当你不是按照大众所设定的结果那样前进时,质疑的声音便会接踵而至:“留学回来怎么去那儿工作了?”“出国的结果怎么会是这样?”实则不然!
就像Pierre Bourdieu 过分强调生活环境的决定性而受到批判一样,我也可以相信:“First job is not the destiny!”(起码现在我是这样想的)也就是说,当自己回归踏进国门的那一刻,当自己走进一家“别人父母眼中”毫不出名的外企的那一刻,才是刚刚开始,哪有在起跑线上就认定终点谁是冠军的道理。所以,23岁,我们都是社会新生儿。(作者注: Pierre Bourdieu的habitus理论,认为我们每人的生活习性都是由家庭决定的,毕竟每个孩童第一个成长环境就是家庭。这一理论受到批判,因为将来的学校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人的生活习性)
PART 2 我羡慕你,但我还是做我自己——自控
@是不是我出国了就会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
显然不是!请相信13亿中国人在全球散布的力量,因为我只能感叹中国人真的太多了。拿我来说,班里总共45人,只有5个外国人。除了这些,如果不主动社交,如果公寓也不幸无一local,也就意味着,出国这一年,汉语才是霸王,Duang Duang Duang!我羡慕那些班里外国人比例远高于中国人的幸运儿,也羡慕那些好酒量天天去Pub的social flowers, 还羡慕那些常年与外国友人一起住的roommate。但是,客观条件不能改变,就只能去改变自己,不要放弃任何机会,寻找语言小伙伴,参加大学合唱团,与歪果仁完成小组作业等等,其实,只要想,英语交流的机会总是有的,毕竟这是英国,绅士范儿十足的伦敦腔总会在耳边萦绕的。
@是不是我出国了就会镀一层金回来?
显然不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完全取决于自己。拿我来说,我学的专业是创意文化产业管理,上面也已提到。这个专业可能比较偏艺术,班里有很多充满艺术气息的同学,并且白富美比比皆是(高富帅就算了,因为班里总共4个男生),这里完全没有瞧不起艺术生的意思,因为中国很需要既懂艺术又懂管理的人才。此刻,请闭眼回忆,小初高时代音体美课被语数外霸占的场景,就不难想象同学间学习习惯的差别了。我也很想和大家一起头脑风暴讨论分享各种观点,但当你面对的是第二天要交作业还不知道格式的小伙伴,考试前两天才开始复习因为只求40分通过的小伙伴时,你该怎么办?
我羡慕那些简单复习就能50分pass的艺术型选手,也羡慕那些考试完喝个小酒看个综艺休息几天再准备下一科的高商儿童,更羡慕那些英语是母语或者操着一口流利英语且理解力强的学神。但我知道,我只是一个英语一般、理解力一般、艺术才能一般的普通人,我有的,只是时间。别人可能听一遍就理解了理论,我要读5 遍还要再看一对文献才能理解。别人可能最低分通过拿到研究生文凭,用别的硬件条件便可平定天下,但我不行,我只能靠学问去拼事业。
既然不是gifted,那后天努力的道路真的是累,很累!(我承认自己不是研究型人才很享受学习)但是值,很值!(尤其是国外的教育让自己即学即用)所以,这层金的价值,要看你在国外的时光怎么度过,沐灵籽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是不是我在国外学的知识工作了就用不到了?
Well, it depends!因为我还没有工作,所以对于“出国与找工作的利弊”不能给予很多肯定答案,这个问题请参考“ 学岛网 ” 中各个毕业小神的求职之路。我只晓得一个学姐,在伦敦China Daily实习时候,采访过大英博物馆、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CEO,采访中把这一年学的关于文化产业的理论应用至极。而她告诉我,那些回国工作的同学就没有她这么幸运。想必国情不同,再加上中国文化产业没有发展到拥有一个成熟体系和规模,一些在西方文化产业会发生的事情在中国还理解不了,所以,对我而言,现在学的知识可能到以后才能用到。但是,对于正在读文章的你们,却因人而异。
个人认为,什么叫理论?就是那种经过调查认证实验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generalized)的东西,然后结合个例去运用,这才有了“中国特色”。留学生就是要把国外学到的知识(毕竟人家比我们先进很多,这是不得不承认的)抽象到普遍性层面,再去与特殊性相结合。这才是我们此行学知识的目的,把自己学到的见识运用于未来,让我们的后辈不必羡慕别人。
PART 3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收获
对于留学,沐灵籽本着真心诚意的态度,质疑到底的精神,摒弃鼓吹的方式,进行着。毕竟前面几部分也都说了出国的一些劣势,此刻我想大声告诉你的,也是收获最大的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每天都会把compare(比较)、contrast(对比)放在头脑中去思考问题,找出argument(论点)然后寻找进步。做学问的过程中可以比较和对比的知识点有很多,在这里我只想说生活中最大的compare和contrast。出国之后自己亲身感受的关于文化产业的中西差异(比如版权、古今结合,这些可以结合沐灵籽这9个月暴走的各类活动在以后的文章里慢慢说),因为思维方式变了,才会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我最近读的北大陈少峰和张立波老师出版的书中都有详细论述。想必这些,在国内看看毫无新鲜感的展览赏赏毫无趣味感的博物馆,是绝对体会不到的,没有对比,哪来的对不足的认知。
最后,我说一下就我眼中的国内外教育方式的不同吧。虽然满打满算只上了4个月的课,我会觉得学到了很多;而在国内本科读了完完整整的4年,却觉得学的东西都还给了老师。原因大概就是每天课后1小时的seminar,就是中国没有的小组讨论。这一小时,让同学们把上午学到的知识下午通过实际问题思考、应用、解决出来,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可能才是最佳巩固知识的方式吧。还有一点,就是国外的lecturer会把第二天要讲的PPT发到学生邮箱里,大家提前预习,第二天可以重点听有疑惑的地方,这完全不像国内,有的老师甚至都不给PPT,学生只能大眼瞪小眼,此刻,请尽情吐槽考试时候不给学生课件的叫兽,尽情嫌弃每天上课为笔记手抄到酥软的时光吧,因为,这些,国外根本不会发生。
PART 4 正儿八经得总结我的英国青春治愈剧第一幕
不要担心现在的付出对将来找工作有怎样怎样的好处,我这样的投资到底值不值得。人生需要规划,而我却不是一个有清晰长远计划的人,因为意外总会到来,未来有太多的可能性,留学的经历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谁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被社会DIY成什么样子。与其强求谋取达到某种目标,不如顺其自然,当然是听从心的方向,去做到最好。可能现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走着走着说不定你就会,在灵感来的那一刹那就找到了内心最执着的梦想。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并不总是看到了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