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FT全球管理学硕士2011年最新排名
英国《金融时报》发布2011年度管理学硕士排行榜。这是本报连续第七个年头发布该排行榜,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法国的商学院连续六年占据该排行榜榜首位置之后,今年的榜首位置由瑞士圣加伦大学(Universität St Gallen)抢得。(详细请查看具体排行榜:FT全球管理学硕士2011年最新排行榜 下载详细排行表格)
该排行榜对商学院及其2008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以此为基础衡量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商学院的多样性和各种硕士项目的全球性。
去年首次上榜便排名第四的圣加伦大学今年跃升榜首,突显出接受本报调查的校友对该校非常满意。圣加伦大学的学生在毕业后实现自己目标的可能性最大,有93%的校友声称在该校取得的学位让他们得以实现职业目标和教育目标。
圣加伦大学还在“物有所值”指标的排名中名列第一。该指标考察的是课程费用与毕业三年后收入水平之比。
圣加伦大学2008届中国籍校友赖龙龙(Longlong Lai,音译)对本报这一评价表示认可。他说:“(圣加伦大学)提供了最优质的教育,打开了通向全球所有最佳企业的大门。”他还指出,该校的课程费用在人们承受能力之内。赖龙龙拿到学位后在苏黎世完成了18个月的毕业生培训项目,现在在瑞士再保险(Swiss Re)的英国部门担任内部审计员。
圣加伦大学管理学硕士项目在过去一学年里仅招收了34名学生,在学生人数方面与德国科布伦次奥托贝森管理研究院(WHU-Otto Beisheim School of Management)并列最后一位,反映出对学生质量的重视。这种重视意味着毕业生可以获得有吸引力的薪资。圣加伦大学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平均薪资排名第三,达到8.7万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其它在2010年新上榜的学院今年也在排行榜上大幅攀升。科布伦次奥托贝森管理研究院的排名从去年的第12名上升到第6名。印度管理学院艾哈迈德巴德分校(IIMA)巩固了自己在前十名中的位置,排名上升一名至第7名。较高的薪资水平和近期毕业的所有学生都在三个月内找到工作的事实,证明了IIMA学位的价值——尤其是在印度就业市场。
排名上升最多的是德国莱比锡管理学院(HHL-Leipzig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该学院从排行榜的第38位一下子跃升了19位,进入前20名。
尽管法国的商学院失去了榜首位置,但整体而言,它们在排行榜上依然表现不俗。上榜的65家商学院有17家主要位于法国,还有13家在英国,在其余35家商学院中,只有4家不在欧洲。
从5080名2008届毕业生采集的数据表明,这些硕士项目的影响范围超出了欧洲。尽管大多数毕业生(86%)声称他们开始攻读硕士学位之前居住在欧洲,但在毕业三年后,这一比例下降了3个百分点。实际结果是居住在欧洲之外的毕业生人数增长了16%。在美国和加拿大居住的毕业生人数增长得最多,分别增长了59%和13%(尽管它们的基数较低)。
毕业生们普遍在欧洲内部流动。仍留在欧洲的毕业生中,有四分之一在毕业后的三年间搬到另一个欧洲国家居住。居住在瑞士的毕业生人数增长最多,几乎增长了两倍;英国的增幅位居第二。有263名毕业生声称自己在获得学位前居住在英国,但在毕业三年后,这一数字增加到了419名。
法国是最受欢迎的居住地——在受访的所有毕业生中,37%在获得硕士学位前居住在法国。这一数字反映出了本报调查样本中法国学生和法国商学院的数量。但在毕业三年后,居住在法国的毕业生人数减少了16%。
不管他们在哪里就读、最后又到哪里居住,总而言之,对于管理学硕士学位给他们职业生涯带来的影响,2008届毕业生似乎比2007届更感到满意。在2010年和2011年都上榜的61所商学院中,有59所发现,认为硕士学位有助于自己实现职业抱负的毕业生的占比升高了。
毕业生非常重视实习
管理学硕士课程决不仅仅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它还包括实习、海外交流、研究项目和游学计划等,供学生们选择。
从参与2011年度管理学硕士排行的商学院收集的数据显示,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实习。过去一学年里毕业的学生中,有近三分之二完成了企业实习项目,其中略多于一半的学生选择到海外进行实习。
就读期间曾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平均实习时间为41周。
对法国和比利时商学院的学生来说,实习可谓是必修项目,几乎所有学生都完成了某种形式的工作经历。然而在英国就读的学生中,只有2%在就读期间获得了职业经验。
这种差异反映出英国商学院学生的就读时间较短,整个项目的平均长度为一年,而法国和比利时商学院分别为21个月和17个月。
海外交流(学生花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在一所外国学校学习)也很常见。最近毕业的管理学硕士中,约有49%完成了海外交流。
在这方面领先的还是法国商学院。在法国毕业的学生中有65%曾在海外学习一段时间,比利时(50%)和德国(49%)位列其后。
创业的热情
对毕业生调查数据进行的分析揭示出一些迹象,表明管理学硕士毕业生的创业热情越来越高。
在为编制2011年度排名榜而调查的2008届毕业生中,有11.5%表示他们在毕业后的三年间创建了自己的企业,这一比例是2005年开始编制该排行榜以来最高的。
已创建企业的男性毕业生的占比可能是女性毕业生的将近三倍,15.6%的男性毕业生透露他们已经自主创业,而女性毕业生只有5.5%。
数据显示,创业热情最高的是捷克毕业生。将近30%的捷克毕业生表示,他们在2008年毕业以后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瑞典毕业生创业的比例(25%)与捷克相差不远,印度和波兰的毕业生紧随其后,比例分别为21%和18%。
如果说需求是创新之母,那么年轻创业者数量猛增就并不出人意料,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增长正值就业市场状况恶化之时。涌向就业市场的2008届毕业生中,有91.5%在毕业后三个月内找到了工作。但这一比例在金融危机后出现下滑,2010届毕业生中只有88.1%在毕业后三个月内找到了工作。
不过有迹象表明局面已有所改善,从商学院收集的数据显示,2011届毕业生中,有89.4%在毕业后三个月内找到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