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爆发反日游行 到底是什么惹怒了英国人?
英国和日本明明相隔很远,但是近日英国伦敦居然出现了反日游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昨天下午经过伦敦Piccadilly Circus时,意外发现了一队游行队伍,参与者均是金发碧眼的西方人模样。仔细一看,这队伍竟是在进行反日游行,染血的日本国旗鲜明的出现在游行队伍中。
圈哥再一听,原来他们如此群情激昂的游行示威,正是为了反对日本长久以来的习俗——猎杀海豚。
在游行人群所举的条幅上,我们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The Cove》(海豚湾)。这是一部获得2010年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的影片。
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日本和歌山县太地町,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小渔村,表面上看,这里处处标榜着对鲸类动物的喜爱:镇中心树立着微笑的鲸鱼模型,渡船粉饰成海豚的造型,地上石板印有拟人的海豚形象,镇上还有专门供奉鲸灵的寺庙,这里包装得好像一个主题公园。然而背后,却暗藏杀机。
从17世纪以来,这里就有着猎杀鲸鱼和海豚的传统。17世纪初的江户时代,太地町的渔民们发明了长矛捕鲸法,“鲸鱼镇”太地町成为日本传统捕鲸法的发源地。到了现代社会,捕鲸和海豚成为了当地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每年,数以万计的海豚经过这片海域,他们的旅程就在太地町戛然而止。大批海豚则被渔民毫无理由地赶尽杀绝。这些屠杀,这些罪行,因为种种利益而被政府和相关组织所隐瞒。
这部影片称,在当地每年有长达6个月的“捕豚季”,从9月到次年3月,每年都有约23000只海豚在日本被“合法”屠杀。而太地町这个小渔村的渔民,每年就要 “处理”1500多条海豚。
每年“捕豚季”开始后,当地的渔民都会自驾着小船来到海豚聚集的海口。这帮渔民从船上将一根长杆置入海中,不断敲打并制造出一排声浪,目的是让海豚这种主要依靠敏锐听觉生存的动物受到惊吓。随后,渔民们把受惊的海豚驱赶到一个三面封闭的海湾中,入口处用铁丝网拦住,把它们封锁在这里。
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训练师就会来此挑选合适的对象,一头特别聪明的海豚可能会卖出10万英镑的高价。
而剩下的海豚就没那么幸运了,被困住一晚后,第二天黎明,这些海豚就会被渔民用削尖了的长枪刺伤,然后拉上小船,割断它们的喉咙,或者砍开它们的背脊,之后将其留在船上,任其自然死亡,而此时海豚离死亡还有6分钟。
这些被残杀的海豚,最后就变成了市民的盘中餐。5000吨海豚肉出现在日本市场上,大多数普通市民却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吃过海豚肉,因为包装上写的是鲸鱼肉。
可以说,纪录片中呈现的画面十分残忍。当屠杀开始后,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即使屠杀的行动发生过后已经几个小时,这里的海水依然是血红的。
《海豚湾》的摄制组拍摄了大量的屠杀海豚的血腥镜头,最后只剪成了7分钟的震撼画面。在这7分钟里,镜头的位置是固定的,没有声音,只有那些被屠杀的海豚们发出的凄厉、绝望的叫声。它们的哀叫从有到无,剩下的只有日本渔民的笑谈,海豚的尸体在水中浮沉。
这部纪录片上映之后,引起了众多关注和一浪又一浪的针对捕豚行为的谴责。太地町捕豚的行为的确而有所减轻,根据“保护日本海豚”(Save japan dolphins)这一机构的统计,2016年度太地町捕杀的海豚数量约为439头,而电影上映前的2008-2009年度,这一数据是1484头。
虽然数量有所减少,但针对海豚的残忍猎杀行为并没有终止,每年仍然有数量众多的海豚在此地丧生。
除了直接被猎杀的海豚外,被选入海族馆表演的海豚也有着同样悲惨的命运,它们居住在狭小的空间里,通常两年里它们就会死去。为此,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以保证这些海洋哺乳动物演员的基本生存。也有不少地方开始出现反对水族馆表演的声音。1993年,英国最后一家海豚馆关门。
在昨天游行队伍散发的传单上,同样也倡议了“绝不买票观看水族馆海豚表演”以及观看并扩散《The Cove》(海豚湾)这部影片,让更多人知道海豚们遭遇屠杀的故事。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太地町海豚的故事,不妨观看一下完整的影片《海豚湾》。
最后,愿所有的生命都能得到他们应有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