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是否同归 谈一谈英国人的教育观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中式学校》虽然已经结束了,但这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中英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差异,其实发人深思。
保守而含蓄
英式教育:谨言慎行,“但是”后面的话暗藏玄机
中式教学:“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说起来,英国人其实像中国人一样讲求“君子之交淡如水”,似谦谦君子温文有礼而近于保守,冷静有持乃至于含蓄。陌生人之间的开场白,就如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 ) 在《英国标志》(Icons of England)一书里选的《咱们说天气吧》:且不说英国天气一日可能四变是永不厌倦的话题,更可心的是,谈“天”不用涉及任何可能的或尴尬或敏感的隐私。因为,如果贸然聊到住哪儿、做什么工作、年龄、家庭,就算并非初次见面的同事,也可能对方笑而不接有关话题,因此几年下来同事间互相都不知晓对方的个人情况,算是常态。
英国人日常的语言里也充满了各种“敬语”,特别是在学校和工作上,含蓄的英国人其实习惯于把“最高级”当“比较级”来用,比如他们说excellent,其实是“嗯,还不错,(也许)有点新东西”,“brilliant” 其实是 “比一般的好点”,等等。当然也会指出一些有待提高的部分,但一般的委婉用语,老师、教授、领导都恨不能低到尘埃里去,与夸奖部分的比例大概是5:1。比如我读博士期间,每次跟英国教授见面谈研究,他一定洋洋洒洒开始总结论文的各种优点,然后会说“But, if I were you”, 我会在哪些地方考虑做一些改动,或者考虑看某某的书,等等。两年后跟他熟悉了,他一聊完天气,我就说: “您先说说But后面那部分吧。”他错愕、发呆两秒,然后大笑。所以英国人喜欢用understatement来形容,也可以说是一种谨言慎行。
这种“谨慎” 到底能有多慢,视情况而定……大女儿是11岁加入的击剑俱乐部,整整三年半以后,带她的教练才真正地开始按照应有的“严格”标准去要求她,比如最近两个月能在比赛时喊出“别懒”、训练时能主动叫她“加快速度”,等等,这些带运动员最基本的要求。另外两个原因也许是跟家长也比较熟了,知道家长的要求;而女儿的性格也逐渐成熟,教练了解她的个性知道这样不会摧毁她的自信,反而会激励她做到更好。
无独有偶,二女儿的英语老师也给了家长一个“惊喜”。他说有一次英文写作课她很快就交了文章,虽然老师很满意,但想试试到底她还有没有潜力,就故意说这篇水平不好,结果小姑娘完全没有不服气或者委屈,立马转身回去写,再交上来的果然更好,老师解释:你知道我们一般以鼓励为主,不会这样对学生的,但我长时间观察,发现她会交一个她知道你能满意的东西给你,所以这次我试着说不够好,不是你应有的水平,结果她完全不争执,拿回去直接重写,此后我会对她更严格要求,而且已经跟明年教她的英语老师谈过了,让她知道这孩子的能力。 又是一个“谨慎”的例子吧,每周10小时英语课的老师教了近一年才摸到学生的脾性。
但在另一个层面而言,这样礼貌而小心翼翼保护的是每个人自由的发挥和成长的空间。不逼不压的教育,重视个性、鼓励差异,做起来姿势更从容、漂亮。
其实,“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是我们中国古已有之的教育方法之一。
规矩和个性
英式教育:拿一个学生去跟其他学生比是大禁忌
中式教学:难以包容学生的“调皮捣蛋”
说到个性,英国人的规矩多,严谨也是名闻世界。在日常生活里,英国人挂在人人口头的都是“sorry”、 “excuse me” 。比如拥挤的地铁互相撞上的两个人经常是同时喊出sorry!请人办事,甚至上级发派工作,也会用“It is (very) nice if you could”, 嗯,就是这样玩文字游戏,所以他们特别不爱用can, 觉得实在是太直接而近乎粗鲁,挂在口头的一定是“could”、“would”。我拙非我愿。成文与不成文的规矩确实充斥生活中。
虽然有这么多的规则,但真正生活在英国的人感受到的却是自由,因为所有这些维持的是一个有序的社会,保有的实际上是个人最大程度上的个性发展。所以大家津津乐道的是英国不仅盛产“英国绅士”也著名于“足球流氓”;既流行君子淑女的老式做派也是闷骚的腐国。
这样的个性发展其实是英国社会对人类各个阶段特点最大限度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包容以求其发展。比如, 《卫报》曾经登过一封读者来信,抱怨他女儿上了文法学校以后自残、狂躁、逆反,甚至说出以后等父母老了,会拿猫食来喂父母。《卫报》的专栏作者是这样回复的:“她还挺不错啊,起码还打算养活你们。”当然接下来作者建议十多岁孩子的反叛期本来就是一个共同的社会问题,除了建议带女孩去看心理医生外,更多的是父母要微笑、要平静地给予女儿最大的爱和支持,帮助她度过这一时期。
如何理解孩子,并且抓住所有的机会跟他们沟通,帮助他们成长,其实是家长、社会以及学校共同的挑战,当然前提是把他们当成个体来尊重。记不记得在BBC《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纪录片中,有多少次学生们的“调皮捣蛋”以及“反叛行为”,其实都只是一种他们个性的表达,那时候老师如果能有效沟通,课堂冲突就不容易出现。
比之于社会,学校的教育更从各个方面鼓励个性的发展。也是在纪录片的第一集里,学生索菲第一次表达对中国老师的不满,是当时中国老师说,中国学生比你们学习更勤奋, 索菲马上反感地“回嘴”:你是说我们是笨蛋吗?在英国的教育里有一个大禁忌,就是拿一个学生去跟其他学生比,更不要想象什么全年级乃至全校考试排行榜这种事。还记得9年前,第一次去学校家长会,不小心问了一句女儿的成绩在班上是什么水平,那个胖胖的金发女老师收起了满脸的笑意,正色说,我们从来不把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相比较,我们只看她跟自己比有没有进步。而在中国似乎已经习惯了“邻居家的孩子”这样的模板, 就算自己的孩子十个手指里的九个都比“邻居家的孩子”的手指要长,家长也能找到短的那个指头说,哎呀,你看你这个就不如别人长。而在英国,不仅家长和老师不把学生们互相比较,就算学生自己也会提醒家长,虽然某某的数学考试才26,班上最低分,可是她的英语写作几年都是满分,法语也是90多的高分,她可不是坏学生。
也许因为英国历史上就是民族融合而来,在教育上最直接的对应就是保有文化差异,鼓励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英国人在这个教育理念上与中国是完全一致的。
自嘲和幽默
英式教育:幽默和自嘲,是英国人日常生活重要的润滑剂
中式教学:“如果我看到你们不守纪律的话,我就会把你们叫出来单独罚站……”
有一次开玩笑地问女儿,英国人在写作或者说话时的特点是什么,两个人异口同声说 “嘲讽”、“幽默”。可不是,“嘲讽”不仅对别人,更是对自己——“自嘲”。从莎士比亚、《笨拙》到《小不列颠》、《是,首相》,含蓄温柔的英式幽默由古及今,从贫民到政坛,可谓人见人爱。日常生活更是俯拾即是。《卫报》刚刚总结了“英国夏季假日的20个特征”,其中19个是跟雨有关的,而前五条分别是: 开始下雨了,下雨了,还在下,雨还在下狗都不高兴了,乐观的你认为雨马上要停了。生活中的自嘲也随口即来。去室外音乐会赶上晴天,正赞叹说多美的典型的英国夏日啊,旁边的老太太接口说,就是可惜没下雨,没有那么典型了。大家相视一笑。难怪《The Middle Class ABC》的作者说,“其实大多数看《唐顿庄园》的人是为了批评哪儿错了。”《唐顿庄园》都是用来挑错的,那是不是不要太执著于媒体播出后英国网友吐槽了什么,媒体又跟风了哪些呢。不然,信息不对称很有可能导致不精准的结论。
幽默和自嘲,无疑是英国日常生活重要的润滑剂。回到 “中式学校” 这部纪录片里,鲜有中国的老师有着幽默或者自嘲的表达,基本都是非常肯定的表达,比如:“如果我看到你们不守纪律的话,我就会把你们叫出来单独罚站……”反而英国的校长和学生们都有不少自嘲。从这点而言,两种文化差异直接表现在日常的课堂冲突里。
但严格说起来,幽默和自嘲绝不只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更多的是表达英国人想达到的一种包容、谦虚甚至是公平竞争的道德标准,更是一种对待他人和世界的善意,这点在凯特福克斯的《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里也有提及。
虽然在三集纪录片中似乎一直有着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之间“赢还是输”的纷争副线,但最后一集英国孩子们依依惜别的镜头却看得人感慨非常,不论是被罚站的索菲还是被联系过家长的鲁卡,都在中国老师们告别的刹那忍不住哭了。如果按照英国教育系统的概念,这些孩子在14岁、9年级的阶段还没有真正开始进入学术竞赛的时期,突然被放到了实验性的“中式学校”里,课堂人数加大一倍,学习时长从7小时增加到12小时,家庭作业从1小时变成4小时,完全不一样的教课方法和严格不留情面只下命令的教师,每个人都必须通过的体育考试(最后一半以上不及格),从罚站到出课堂的各种惩罚,可以想见他们经受了多么大的压力,但最后在中国老师离开的时候,他们是用眼泪来画上这一段经历的句号。这里看到的满满是孩子们的理解和善良。“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如果说以育人为“教书”的结果或者根本,在这一点上,英国的博特航中学交了另一份漂亮的答卷。纪录片镜头里一直都有着英国同学们的互动,特别是大家去安慰体育考不好而哭的同学或者不守纪律被惩罚的同学,这些镜头满怀关爱和温暖。特别是第三集英国体育老师安妮因为小女生怎么也不能体育达标崩溃大哭跑走,自己也忍不住边哭边说“我的心都碎了”。一个真正关心学生而不是自己科目重要性的老师实在是太难得了!
遑论六艺还是七艺,做一个有趣味的完整的人,对于英国人来说,比拿出哪些学校的毕业证重要得多。
最后玩一把文字游戏吧,教育的中文,不妨拆成教且育,教是引导,育为培养。这一点其实在字面上与英文的education也是异曲同工: educat来自于拉丁语(led out),到16世纪才合成为英语的education,其中主要有两层含义,1. 传授/学习知识或者技能。2. 启蒙/感悟。可以说,按照英国人的特性,建立于启蒙基础上的传授,才会是他们的选择。被国内多重引用“适者生存”理念的英国的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就说过: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从16世纪英国开始的教会学校,而后的私校教育,到上世纪工党执政后极力扶持的公校系统,再到近年来英国的自由学校(Free School)甚至家庭学校(home School),英国的教育一直在走着一条改革之路,就像目前英国也是一个多国籍多民族融合的多元化社会一样,可以说,创造力、个性化一直都是英国教育所提倡的,也是英国的经济在目前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在Melissa Benn 的《学校战争》(School Wars—The Battle for Britain’s Educaation) 一书里提到,新世纪里的新型学校一定需要最大限度地提供公平、平等、高效和机遇。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未来千里之行始于今日,为时未晚矣。
也许在这个信息化时代,面对着国际竞争平台,再抱着“道不同,不相为谋”是食古不化,但仅凭一时一势而谈攻城略地,也有点太过于“轻敌”。知其所以然,再来谈知其然,了解英国的民族特性,再看英国教育如何培养选拔他们的人才,也不失为窥一孔而见豹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