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看完BBC纪录片 中式教育真的已成为范例了吗?

2015-08-24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在全世界广大网友的口水和质疑声中迎来了逆转式的大结局:以英式教育为尊的英国校长认输,中式教育完胜。

BBC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不免让人怀疑,BBC在给中国的教辅书市场打广告?甚至有点像基础教育主题版的中国海外宣传片。

在第三集出来之前,网上主要是这么几种论调:

第一种从纪录片伦理的角度,质疑该纪录片中俯拾即是的诱导痕迹。

有评论说这是一出包裹在纪录片外衣下的情节剧,甚至是一出真人秀。孰真孰假,留给专事纪录片研究的学院派们去讨论,不具有公共性,暂且略过。

第二种论调立足于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上升到东西文化差异的高度,基本上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式的老调重弹。

在这个框架下,西方理念的铁杆粉丝自然依然高喊西方教育理念的优越性,五毛党们则声称这是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教育的极大扭曲和抹黑。在这场价值观的混战里,民族情感和普世价值扭打在一起。

当然,不论是唱衰还是唱红,上述讨论基本也还是立足于技术性的层面,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二项对立式的本质主义分析:不变的东方对不变的西方。

为数不多的评论对这种思维方式表达了质疑,譬如有评论看出这部纪录片背后的春秋笔法和隐藏的意识形态倾向性——西方中心主义逻辑下的的中国例外论。

显然,技术层面的分析无法回答下列问题:若单从讲求纪律、集体主义等东方教育理念来看,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相较中国,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为什么唯独中国教育成为西方人的问题?或者说,为什么中国教育成为西方教育的镜像?

从近几年来蔡美儿的《虎妈战歌》、到马丁·雅克的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再到今天BBC这部让中式教育名扬海外的纪录片,都可以看成中西方政治经济实力对比的转换在文化层面的体现,尽管后者要来得更缓慢更微妙。这一切都是今天的中国和欧洲关系的一个隐喻而已。

长期以来,在教育全面产业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相对中国,一直保持着绝对的“贸易顺差”。

在这种认识框架之下,西方教育被视为西方价值的体现而本质化了,仿佛西方教育自古以来就如此,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西方教育的历史就会知道,这是一种神话。

除了历史视野层面的缺席,这种认识框架同样没有阶级分析的视野。正如欧洲的富裕建立在把发展的代价转嫁给第三世界之上一样,欧洲教育资源的优渥当然也离不开整个第三世界高度竞争的人才市场充当他们的蓄水池。

纪录片中,一位中国老师道出了真相:如果英国政府削减福利,学生都被逼着去找工作,他们可能会重新看待学习,重新看待中国式的高度竞争的教育体制。

当然,脱离历史和阶级视野而盲目崇拜西方教育的大有人在。

看完第一集,想起某评论家在一篇文章中说,欧洲老了,老得听不到他的心跳。

但在崇拜西方教育的人看来,欧洲的“老”被解释为闲适与安逸,英国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守纪律也可以被理解为充满挑战精神。但纪录片最后一集显然是给这帮人打脸。

但打完脸之后呢?我们要为中国教育走出国门欢呼雀跃吗?中国教育的输出,就意味着输出“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中国班完胜英国班,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胜利?

雷蒙德·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讨论60年代的英国教育,他认为“那种考察记忆力的教学方式,是现代教育体制酿成的最大弊端”。

威廉斯心中的教育是公共教育,它能“创造一个有教育的民主社会和一种共同文化之价值”。今天的中国教育能否承担这样的期待?

中式教育输出背后的一个更大的问题是我们要走何种“中国道路”。

从孙中山、鲁迅一直到毛泽东,其实都有关于“中国道路”的阐述,尽管在实践和理论的层面存在各自的争议,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理念背后有一套价值观:首先考虑的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的意义,而非仅仅作为经济体强盛的工具。

在技术主义盛行的年代里,这样的思考方式,对今天的人来说,恐怕是相当陌生的。

但如果我们期望以“中国道路”为旨归输出的中式教育真正为世界所接受,我们必须思考,中国教育究竟可以为世界带来何种新的理念?

遗憾的是,威廉斯当年所批判的现代教育恰恰在中国教育这里走到了极端:价值缺位、实现阶级再生产、与公共性隔绝,这样的教育真的可以堂而皇之地成为某种范例吗?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