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习日记感受 那些为论文而战的日子
在正式开始留学生活之前,我跟很多人一样,对于留学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充满疑问和好奇。我曾听有些人说留学生活很苦,也听到有些人说留学生活很惬意。而通过在英国一年的学习我发现,至少从学习方面来说,留学生活可不是“惬意”二字所能概括的。不说别的,单是写论文这一件事就是一大挑战,在很多留学生看来,用“为伊消得人憔悴”来描述写论文的状态一点也不夸张。如今回想起那段为论文而埋头苦读的日子,我心中仍是百感交集。
1、语言课夯实基础
去英国前我的心里很是忐忑,怕自己二十几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与当地的习惯格格不入,怕自己因为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而不能顺利结课。不过,我最担心的还是自己无法用蹩脚的口语与别人顺畅沟通。因此,我提前一个月到英国,学习了三周语言课程,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尤其侧重论文写作的学习。我所攻读的是传媒硕士学位,其最主要的考核方式就是论文,因此能否写好论文将直接影响到我能否顺利毕业。
三周的语言课程很快就结束了,结课时的考核方式是让我们写一篇两千字的小论文。别看字数不算多,但这篇小论文却着实令我发了不少愁。我在国内读新闻传播专业时是中文授课,此前我写过最长的英文文章不过就是雅思考试的作文。如今我却要用英文写一篇两千字的论文,心里怎能不打鼓?但犯愁也好,打鼓也罢,论文总还是要完成的。我开始按照老师所教的方式搜集资料,但因为初来乍到,又身在外语环境中,我对学校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还是很生疏的,不知道怎么搜寻相关材料,并且当时的阅读能力也有限,所以进展很慢。幸好莱斯特大学图书馆提供了很多人性化的帮助:说明手册随处可见,也有教职工随时在岗帮学生解答疑问。我在他们那里获得了很多帮助,包括寻找资料、下载文献、借阅读书等等。最后我终于用一周多的时间完成了论文。老师也很宽宏大量,考虑到我们是第一次写这样的论文,所以最后给了我一个还算可以的分数,使我顺利拿到了语言课的结业证书。
其实,我们拿到自己语言课结业证书这张薄薄的小纸时,多少觉得学校有点小题大做了,不过就是三周的语言课程,有必要发证书吗?但后来我慢慢了解到,这样一张盖着学校印章的证书其实是一种鼓励和认可,比任何口头表扬都来得更实际,也更给人鼓舞。在经过语言课的基础训练之后,我开始了为期11个月的学习、考试和论文写作生活。
2、打好论文攻坚战
专业课开始后,我写的第一篇论文是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Practice and Principles of Marketing)的结课论文。由于我本科学的并不是市场营销专业,甚至一点边都沾不上,因此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况且那门课的老师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也非常细致,因此写论文时我感觉压力很大。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教授咨询。尽管当时我的基础知识很不扎实,见解也很浅显,但也顾不得这些了。我把自己对论文的想法告诉了教授,包括题目的选择、论证的逻辑、资料的选择等等。在与教授交流时,我有时甚至会紧张得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述自己的想法。但好在整个过程中教授一直很和善,并非常耐心地教我怎样更好地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也为我如何写论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后来,在跟其他几位教授接触后我发现,其实教授们很乐意学生在他们的办公时间去找他们谈话,也希望学生跟他们沟通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想不管在哪个国家,老师都是喜欢跟学生交流、解答学生疑惑的吧。
整篇论文有了头绪之后,剩下的工作就是查阅和整理资料以及撰写文章。英国知识界很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一点在大学对学生论文的写作要求中就体现得很充分,比如论文中的每一处引用,不论是直接引用原话还是用自己的话表达别人的观点,都要注明引用的来源,包括作者、出处、发表时间、页码等详细信息。毕业论文的写作通常会用到很多参考资料,太多的来源信息很容易混淆,所以我通常会在写论文的前期就做好资料的排序整理工作,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坚持原创,即使自己的分析不够好,也绝对不抄袭。一本又一本厚厚的参考书,一篇又一篇电子文献,一个又一个早出晚归的日子——这就是我写论文的状态。
英国的硕士课程分为授课式和研究式两种类型,我读的是授课式,一年的学习分为三个学期:第一、二学期以上课为主,第三学期撰写学位论文。经过前两个学期的磨练,在完成了六七篇课程论文之后,我终于能比较自信地接受毕业论文15,000~18,000字的写作要求了。
3、在图书馆埋头苦读
学校图书馆海量的纸质书籍和电子资料成为我写论文的强大后盾。我的每一篇课程论文,包括将近两万字的毕业论文,都是在强大的图书馆资源的支撑下得以完成的。在写论文的日子里,可以说是图书馆陪我度过了一天天的时光。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在写论文的日子里,为了赶进度,我一直坚持早起,以便充分利用时间。学校的图书馆早上8点开门,而我总是在8点之前赶到,通常是最早进入图书馆的几个人之一,图书馆机房的灯几乎都是由我来打开的。清晨,偌大的自习室里空荡又安静,我感到神清气爽,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我一般会找偏僻点的位置,以免被别人打扰。但总的来说,学生们在图书馆里会自觉地保持安静,也会有巡查的工作人员时不时地过来检查、监督。学习至临近中午时,我会回宿舍随便做点饭菜吃,顺便带点晚上吃的东西,然后立刻返回图书馆学习。一天长时间盯着电脑,眼睛会很累,所以我下午偶尔去健身房锻炼一会儿,晚上再回图书馆继续整理资料,大概九点多才回宿舍。写毕业论文的两个月基本就是这样过来的。学校的图书馆共有三层,我在每一层都自习过。临近完成毕业论文时,每层的值班人员都已经认识我了,见面都会对我微笑,跟我打招呼。
在写论文的日子里,图书馆似乎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不过,我一般不会在图书馆通宵学习。有些同学会在交论文的前几天在图书馆里挑灯夜战,我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能在前期做好计划并按部就班地实施,每个人都是可以按时完成任务的,不必熬夜加班。也许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但我还是比较喜欢提前规划,给自己多留一些时间,做到游刃有余。
4、论文写作的甘与苦
在毕业前的两三个月里,我仿佛陷入了一种极度渴望学习而停不下来的“怪圈”。我不断与导师约定见面时间,在论文写作的每一个阶段都与导师商讨。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写论文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我以前也这么认为。但后来,我慢慢地体会到了写论文的两大乐趣或者说成就感:一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结论或发现一个新现象,二是在研究和对比前人理论成果的过程中生成自己的看法。当论文终于完成时,那打印出的厚厚一叠纸所带来的满足感是我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在我看来,论文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是日夜努力的结晶,也是自己一年学习的升华。
为论文而埋头苦读的日子给我带来了很多学习上的成就感,但是太专注于学习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那段时间我几乎没有太多的社交活动和人际交流,自己也一度陷入孤独、恐慌的状态,仿佛除了论文,我的生活里不再有其他事情。我不敢把一丁点时间浪费在娱乐活动上,平时很注意穿着的我也变得不修边幅,只想着全心全意把论文写好,不辜负父母送自己出国留学的一番苦心。现在想来,那些刻苦读书的日子固然可贵,但留学期间还是应该把握好学习、娱乐和生活的平衡,在保证完成学业的同时到处走走,多多与人交流,悉心体会异域文化,把留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很多人可能会问:一年制的硕士究竟能学到多少东西?在我看来,一年的时间足以让人过得很充实,并在语言上和学术方面得到提高。我不敢说有大的跨越,但是小的进步肯定是有的。在这一年中,我为论文而付出所有的努力都离不开图书馆的日夜陪伴,毕业之后我没有机会再去使用里面的资源了,不免有点遗憾。但是转念一想,其实在哪里都一样,只要一个人始终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的精神,总能找到方法继续读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