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自问:再选择一次 你会选择出国吗?
再选择一次,你会选择出国吗?这个问题我被人问过,也问过别人。大概每个有留学经历的人都会曾经面对或者正在面对这个问题,也或许当你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自己已经不能改变现状,可一句简单的会或者不会背后藏着的是太多的唏嘘感叹。
一道写着“中国边检”的大门,穿过去,才发现这短到不能再短的距离连接的是世上两个距离最远的世界。
出国的不易大概每个独自在国外生活的人都能讲上个三天三夜。
是啊,有的是年纪小小远离父母独自在外求学,没有爸妈无微不至的呵护也不能跟爸妈撒娇耍赖,有的是二十多岁独自在外闯荡,三观性格都已定型,但又发现面对新环境,文化差异、语言障碍让自己觉得格格不入。花花草草被移栽还有的能活有的活不下去,更何况是人呢,远离生长的地方,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如果说没有一点不适应那真是太假了。
自小性格独立,爸妈对于我的教育也是本着大方向掌握,小方向自我发展的原则,基本从小到大没让爸妈操过心,很多事也是自己拿主意,性格大大咧咧像男孩子,不恋家,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态度坚决地说:“就一条,不在家上大学,我要出去看看!”
一句话跑到南京待了三年,相比刚上大学时同寝室姑娘给家里打电话说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我和我爸妈半个月难通一通电话,差点让人以为我是叛逆少女,家庭关系不和谐。大三没想特别多,就想着自己这么喜欢电影这辈子不去趟美国看看实在是有点亏,兴冲冲的就决定出国了,大概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死吧。
爸妈对我的生活自理能力绝对是百分之一百的放心,上飞机前我妈跟我说:“我绝对不担心你在那吃不好照顾不好自己,不出半个月你绝对知道哪好吃哪好玩。”可是谁都没想到踏上美帝的土半个月整个人瘦了十多斤,二十多年没细过得腿居然也细了胸也平了,当然这是副作用)。
上课、作业、大大小小的考试、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向我扑面而来,真是有点招架不住。不是没哭过,最崩溃的时候写着作业就哭了起来,边哭边想自己干嘛要出国,觉得自己真是自找的,当然,哭的时候不敢跟家里打电话,怕爸爸妈妈担心。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记不大清了,大概难过的事情大脑总会选择自动遗忘。
再选一次,你还会出国吗?
这是我在这听过最多的问题之一,同学聚会,几杯酒下肚,这个问题总会被提起。是啊,如果不出国就不用自己面对所有事,不用又要保证成绩又要保证自己不会饿着生病,不用这边刚写完paper那边就卷起袖子通下水道,不用三天一quiz两周一大考......出国确实很辛苦,但是再选一次我还会这么选择。可这么辛苦的事,为什么再选一次你还要这么选?
出国的原因有千千万万种,没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对于我来说,出国是因为观念的巨大差异。当我的年龄和阅历逐渐增长,我发现我和父母对待事物的看法有越来越多的差别,我开始变得有主见,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像小时候,十分依赖父母,对于世界的认知基本全部来自父母。
我的有主见渐渐让我们有了分歧,即使他们俩一贯比较尊重我的选择,可我依然能够感觉到我们都在尽力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是说我变得叛逆或者他们变得守旧迂腐,只是身为父母这个角色总会在潜意识里去教育影响自己的孩子,但身为个体,又总会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他们是我最爱的人,可正是这份爱让我义无反顾的选择出国独自求学,我不想看到我们都在竭尽所能去改变对方,尽管我们很相像可终究我们又是两个个体,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摸一样的树叶,我无法做到与父母事事相同,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所以我选择背上行囊去探索我的世界。
我们都是对方在这个世上最亲爱的人,可观念的差异又让离家变得义无反顾,尽管一个人在国外会想念在家无忧无虑的舒适生活,尽管相聚时总是十分温馨而分别时又总是万分不舍,但再选一次,我依然会选择独自穿过那扇门,去到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