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留学日记:志愿者眼中的残奥会

2012-08-28 来源:BBC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残奥会的英文叫Paralympics,刚开始念会有些拗口,但在接下去的十几天时间里,这个单词会被无数次提及。

Para是一个前缀,在英文里有“附属、相似”的意思,Para和Olympics 结合就成了所谓的“残奥会”,其实中文翻译略欠妥,它的愿意里根本没有着重在“残疾人”上,而是以一种平等的人性角度看待同样一种奥林匹克盛世。

我认为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体现:其实残疾人和我们无差异,只是在身体素质和表现能力上和我们略有差距,他们理应和正常人受到同等的待遇和权利。除此以外,比赛质量有降低吗?运动员水平有降低吗?赛事等级有降低吗?

没有,统统没有,所以,我们也没有理由去忽略这样一场同样精彩的赛事,反而应该更加关注,给予更多的支持,因为这些运动员们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真正不是为了荣誉而战,而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朱密密

两周前,当我完成了在温布尔登的奥运志愿者任务。

重读“奥林匹克精神”

方才提到了奥林匹克精神,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误解。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往往是“更高、更快、更强”。而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常年来我们陷入一种既定的模式,苦练多年不就是为了去比赛么?比赛不就是为了赢得冠军么?冠军不就意味着荣誉么?

这样的质疑没有答案,答案需要运动员用一辈子的时间问问自己的心,摸着已得着的奖牌,贴在胸口好好默想:我享受过体育带来的快乐吗? 我相信残奥会会是更加轻松、欢乐、欢笑泪水交杂的一次盛会,所有运动员真正享受残缺的身体带来的完整的快乐。

重当“Games Maker”

两周前,当我完成了在温布尔登的奥运志愿者任务之后,和我们团队里的其他成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前几天,一位同事在网上群发了这样一条讯息,引得所有人忍俊不禁:我现在每天都盯着我的证件发呆,看到路上有人带着证件就巴不得上去查看他的身份,没有写明“6”(奥林匹克贵宾专属代号)就想拦住他!怎么办?快来救我!

我是幸运的,在离开奥运会志愿者的岗位之后不久,带着这样一份眷恋和余温,继续工作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平台上。其实就在两个月前的志愿者培训期间,我还只持有残奥的工作资格,但我凭着满腔热血,鼓足勇气向我的领导反映,恳求他给我一个奥运志愿者的机会。就这样,在一系列漫长的等待中,我终于被“额外”分配了在温布尔登网球场的任务。

残奥会志愿者场馆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和奥运会大致相同,场馆总负责人做了大致介绍,之后便是将所有志愿者根据不同的团队进行了分组,然后在领队的带领下对整个场馆和自己负责的区块进行了实地考察演练。这回与众不同的是,在培训完之后,领队带着我们去了体育场内部的一间酒吧,喝着饮料聊着天,分享各自的志愿者经历,侃侃而谈,酣畅淋漓。

重新认识“O2”

残奥会期间,我工作的地点是北格林威治体育场(North Greenwich Arena),大家都习惯叫他O2,是2007年建的一个多功能体育馆,举办过各种大型的活动,更是明星大腕儿在伦敦开演唱会的首选。

在奥运期间,这个体育场主要负责体操、艺术体操和篮球。而在残奥期间,这里就只进行轮椅篮球的比赛。有意思的是,英国人对于这个项目貌似势在必得,不仅因为在北京奥运会上他们拿了铜牌,近几年这个项目又进步很快,而且国际残奥委员会主席,英国自家人菲利普·克雷文也曾经是轮椅篮球运动员。

另外,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奥组委特意搭建了一条空中缆车路线,跨越泰晤士河,连接了各个场馆,其中就有O2。这个缆车的启动,更令原本宏伟的O2体育场更加大放异彩,焕然一新。

时间不多了,残奥会的开幕也进入了倒计时。眼泪已在眼眶里蓄势待发,我要把最温情的泪水和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每一个用生命在运动的英雄们,同样,把掌声献在自己,以及和我一同在奥运和残奥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志愿者们。

相关学校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