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英伦随笔:奥运金牌换顶乌纱帽?

2012-08-16 来源:BBC

奥运曲终人散。伦敦人的生活回到朝九晚五的枯燥。奥运上的那些大明星,是不是也已经开始为今后作打算?

几枚金牌换回一顶纱帽,长期以来,“赛而优则仕”似乎是中国体坛的惯例。还记得奥运前不久大陆炒得很热的“黄穗事件”吗?

但是,这种现象并非中国专利。英国议会上下两院共有11名议员曾经出征奥运,其中不乏拿过金银牌的选手。

这些政坛、体坛的双料冠军怎样看奥运精神?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是更想拿金牌、还是更想戴纱帽?

双料冠军

权力与荣耀,谁说政治和体育不能和谐共处?

梅杰抡起大棒猛击板球;布莱尔头脚并用把玩足球;布朗挥动网球拍大力抽杀;卡梅伦与奥巴马和谐配对打乒乓。

电视上的这些话面,难免被人说成是政客利用体育来给自己制造亲民形象、提升人气。但是,对于其他一些政客来说,体育不仅仅是出镜的机会,而曾经是人生的追求。

英国共有11名议员曾经出征奥运,其中不乏金银牌级别的选手。这其中有四人已经辞世,剩下的七人,许多仍然活跃在英国的体育、政治舞台。

比如,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1980年代,他是世界中跑之王。1990年代从田径场退役投身政坛,成功竞选当上了议员(保守党,1992-1997),并成为保守党时任领袖黑格的得力助手;

周一(8月13日)刚刚宣布今年晚些时候卸任的英国奥委会主席科林·莫伊尼汉(保守党,1983-1992)在1980年莫斯哥奥运会上为英国夺得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赛艇银牌;

前自民党领袖坎贝尔(自民党,1987-)1964年在东京奥运会上参加男子200米比赛和4X100米决赛。

科勋爵

伦敦申奥,科勋爵充分动用运动员夺金的干劲和政客的嘴皮子功夫。

“不承认你的成绩”

政客与体育明星应该也有许多共性。拿金牌,运动员要有严明的纪律、优秀的判断力、强烈的竞争心,这么看,体育应该可以说是从政的完美准备。

比如说科勋爵。申奥过程中,科勋爵拿出运动员誓夺金牌的干劲、政治家的嘴皮子功夫,成功说服国际奥委会,伦敦的交通系统会彻底检修,英国公众大力支持奥运。科还非常高明地把伦敦申奥的重点放在激励下一代投身体育,最后,伦敦击败热门城市巴黎。

但是,坎贝尔说,政坛与体坛也有很大的不同。运动场上,来看比赛的八万观众,基本上都是粉丝。他们对体育感兴趣,他们懂得运动员付出的努力,鼓励运动员取得成功。

西敏寺内,面对的可就不是粉丝了。“作为第三政党的领导人,在议会中站起来发言,你可以肯定,其他政党绝对不会承认你的成绩。”

重在参与?拿来哄小孩还可以。

“哄孩子还行”

胜者王侯败者寇。当政客,需要有强健的胳膊肘,仕途上的任何障碍,都要毫不留情地一把推开。

但是,现代奥运的创始人顾拜旦则指出,奥林匹克追求的是“重在参与”,赢不赢是次要的。顾拜旦要是泉下有知,听到英国议员对重在参与论的看法,一定会不安地翻个身。

坎贝尔说,当年,队长说过一句话,去奥运只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本没希望、去过把瘾得了;二,就是要拿奖牌。“我们都很要强,去了奥运,就是要拿牌”!

曾在五届残奥会上获得16枚奖牌的上院无党派议员格雷-汤姆森(Tanni Grey-Thompson)则认为,重在参与,哄孩子还可以。“对我来说,赢永远最重要。我要金牌,别的什么都不行。”

在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季奥运会上为英国拿回有舵雪橇金牌、1995年进入上议院的格兰托兰(Lord Glentoran)勋爵更干脆,“一去奥运会,我就是想赢。重在参与?去下地狱吧!”

法拉赫

伦敦奥运金牌得主法拉赫肯定能激励下一代。

“蛋糕上的糖花”

政客有句口头禅,“这是一个很困难的决定。”假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些曾经的奥运明星会选择金牌、还是纱帽?

体育粉丝们可能会很吃惊。伦敦奥运前,BBC采访了六位曾经参加过奥运的议员(科勋爵太忙,没功夫),其中无一人选择金牌!

格雷-汤姆森说,“我对在上院工作的爱超过对当运动员的爱。”

对于莫伊尼汉,在体育与从政间选择,后者一定要占先

。他说,赢得奥运银牌确实很特殊,但那只是“蛋糕上的糖花”,“当部长……是巨大的荣耀”

1952年在赫尔辛基运动会参加过男子5000米比赛的克里斯·查特维爵士(Chris Chataway,保守党,1959-1966)毅然决然地选择进入唐宁街10号。“我当上首相的概率,比在奥运拿金牌的概率还要低!”

以史为鉴的话,不知道今年的金牌得主中,哪一位会在几年后会进朝去做官?莫·法拉赫部长,你支持吗?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