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历情绪低潮期 感觉孤独和焦虑
今天真是非常开心的一天,我和sha坐了一整天伦敦巴士,畅快地说了一整天话,感觉好像来到英国就没有这么痛快地交流过了!
其实我们今天的核心准备是去一个名为Bite-Size的日本纺织艺术家展,九点我就赶到sha家门口,我们先去逛了一会早市,然后决定在去展览前先去班上同学Bridget的开放工作室,她是个做木头首饰的英国女孩,其实说女孩好像太稚嫩,因为她早已三十而立了。
于是我们换了三趟公交,因为聊得太过于投机错过了十几站,然后又转回去,可能是今天心情很好所以觉得好像在公交车上时间越长反而越尽兴。原来不止是我一个人来伦敦后有低潮期,sha说她从这个学期一开始情绪就有些低落,前一段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属于抑郁。平时看得出来她有些不开心,但是没想到这么严重,我们也没有很多时间像现在这样好好交谈。我们聊了很多很多的心理感受,很多方面都有同感。感觉到孤独,感觉到压力,感觉到焦虑,有时过于敏感,有时很没有安全感。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倾诉的对象,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而且好像停下来去关注自己有些脆弱的心灵是件可耻的事情,因为时间如此宝贵。而跟爸妈说他们也无法理解,能有的除了担忧就是一些我早就明白的道理。跟周围的外国朋友交流范围很局限,就算是深入下去也是关于专业或者泛泛的生活,因为不是一个文化体系生活习惯下的他们,真的很难变成交心的朋友,顶多只是好朋友。而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一个处于同样心理状态下的能说心里话的人。
我知道这是所有出国之后的人都会有的心理感受。上次一起去见了陪我们找房子的谭叔叔。他在伦敦一个生活水平很低的区域开了一家中医小诊所,他来到英国已经八年多,因为年纪较大,所以更加难以融入这个社会。他说他的圈子非常窄小,而他的儿子来的时候也很小,现在已经基本上是香蕉人了。他说话的时候脸色还挺不错,话语很平和,但是我能猜想得到他经历了多少磨难和挫折才走到了今天,而如果他在国内,他会是一个著名医院的主治医生。
而sha的房东,一位英国女性,她已经六十岁了,还每周骑着小电动车去另一个城市上研究生。我问sha,那她不回来的时候住哪里呢?她说,她有一辆自己的房车。哦。我若有所思。而且这只是一位普通的英国人。她离异两次,年轻时去土耳其当志愿者,爱上了那个国家,后来留在了那里同一个土耳其人在一起。后来又周游世界,去了很多国家当志愿者,自己还喜欢艺术,爱好陶艺。我印象中她就是张笑呵呵的脸,看不到两次婚变留下的阴影。sha无数次地跟我说她是个如何好的房东,待她像女儿一样。她六十岁时女儿送的生日礼物上边写着:这充满冒险和乐趣的六十岁。
是呀,来到英国之后发现这里的人都活的很简单,很单纯,每个领域的人都活得很有尊严。不像是在国内好像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很相似,要有钱,要成功,要考好学校,要找好的工作,以在北京上海买房子为目标,女孩二十五岁以后要嫁人。可是为什么呢?好像很少有人会停下来关注自己的内心需要,我喜欢这样吗?难道找到好的工作和所谓社会定义的成功就是好的?就适用于普天下所有人,就会有幸福快乐相伴吗?
那天看到一篇留学生日志,她很简单地说了几句:“在我离开国土到英格兰之前,爸爸说最重要的事情有三件:第一是身体好,第二是心情好,第三才是学习。”看了之后觉得非常感动,好朴实又好温暖的三个重要,来到了这里再看这三句话才觉得分外有意义。我和sha讨论发现我俩的性格非常相似,都是理想主义者。她当年央美毕业后放弃高薪的设计公司不去硬是跑到一家很小的幼儿园做老师,我也是彻底地转型从纯艺到陶艺,不为别的,只是因为简简单单的喜欢。为什么要为别人觉得重要的东西而改变自己的方向呢?看到班里来自各个国家的同学,他们压根没有这些概念,他们学习他们拼搏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自我,不浪费自己的天赋。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是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淋漓尽致,达到人生的根本目的吧。其他的,是附属,是额外,是没必要的奢望。
我和sha还互相挑明了以前对彼此的误会,这种放开心扉说话的感觉太好了。我们不希望攀比,就希望能好好的,快快乐乐地,健健康康地活着,互相鼓励,互相倾诉,不谈名利,只谈生活和理想,这是最最幸福的事情。未来是什么状态,有什么结果,只要我做好了自己,一步步往下走,它们都会顺其自然地过来。
于是乎我们就这样无拘无束地聊着,坐了一整天的车,从上午九点到晚上七点。赶到目的地时才发现原定的日本艺术展居然关门了。我们还是乐呵呵地看着美丽的晚霞,坐上了回来的车。也是因为长时间地聊天,口干舌燥,但确实痛快淋漓,心满意足,这收获比看什么艺术家展览都巨大,在异国他乡有个这样畅快说心里话的朋友,真是幸福!
只是今天在外边呆了一天,太冷了,冻得我回来时都能听见牙齿的敲击声。坐在床上,突然好想念老妈子叫我心仔,吃饭啰,还有学校食堂牛肉拉面。好想念老妈子老爸子,还有我那温暖的可爱的小床。而这篇顶着低烧写下的日记,让我拥有了完满的一天。(作者:林逸心系伦敦艺术大学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