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海归遭遇“逆文化冲击”

2012-03-02

文化冲击会经历蜜月期、沮丧期、调整期和适应期,这四个阶段的心理过程一般呈“U”型曲线。接触到新的文化模式的人会由最初蜜月期的兴奋状态,慢慢转为沮丧期的不适应,经过调整直至适应。

逆向文化冲击建立在文化冲击的基础上,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类似,呈现出一种“W”型曲线。当经历了异文化冲击的海归回到曾经熟悉、现在却可能是陌生的母文化环境后,会再度经历蜜月期、沮丧期、适应期、调整期。

新近发生的实例

1月14日,湖北的一名“85后”海归女孩登上某电视招聘节目。但节目中她被主持人及现场考官贴上了“笑容狂浪”、“站姿做作”、“言语具有攻击性”、“眼神写满蔑视和恨”等标签,最后失败离场。

事后,这名海归女孩却得到了绝大多数网友的支持,认为她“机智、大方”,只是受到国外文化熏陶而表现得个性鲜明、举止独特。

这一事件甚至引发了社会对于海归“逆向文化冲击”的广泛讨论。

“最熟悉的陌生人”

逆向文化冲击最早由学者Scheuts(斯格兹)于1944年提出,主要是指出国人员在离开本土相当一段时间内,经历了异文化的冲击、适应过程后,回到母国时对于曾经熟悉、现在却可能是陌生的母文化环境产生的类似于进入新文化后的不熟悉、误读等现象。

在逆向文化冲击下,海归往往难以适应而坚持自我,从而陷入被误解甚至被批判的尴尬处境。《华闻周刊》就曾经做过一项“国人讨厌海归的十大理由”的调查报告。如今,不少海归也纷纷通过论坛、博客等互联网渠道表达了自己对逆向文化冲击的难以招架的处境。一夜之间,故乡人仿佛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爱在心,口难开”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逆向文化冲击呢?

北京哈佛校友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关世杰总结了四点原因:第一是海归在本土文化环境中原有社会角色的丧失;其次是归国后时过境迁、亲友谢世等因素造成心境黯然,同时,原有的人际关系网发生了较大变化,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少困难;第三,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在异文化中形成的一些价值观和本土的传统观念相抵触;最后则是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了不必要的矛盾和误解。

面对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环境特征,当“未知”披着异文化的外衣重归故里时,对于故土,海归“爱在心,口难开”。

转“逆”为“正”

2008年复旦大学的“逆向文化冲击中的文化适应——上海市归国留学人员的实证研究”表明,逆文化冲击的程度与海归出国时间长短、文化适应策略、大众媒介使用程度等众多因素相关。

专家提醒,面对逆向文化冲击,海归首先要从心态入手,事前多了解国内信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参与跨文化交际机构的相关培训,与有相同经历的人相互交流和学习。其次,积极利用当地的大众媒介等,观察和了解风俗民情,努力尝试改变。结交新朋友,加入校友会,迅速重建社交圈,在关键时刻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的多方力量协助也至关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地方留学组织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例如,宁波的海归购车免税、南京的海外人才公寓、浙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和人才手机报等,都是服务海归的创新举措。

海归克服逆向文化冲击的过程是对母文化的一种再认识和再融入。阵痛期难免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需要海归以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去比对、去体味。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