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就业难 洋文凭难获单位芳心
以往,能培养出一个本科生已是全家甚至全县的骄傲。如今,不仅大学生遍地都是,就连海归留学生都是一抓一大把,在这就业困难的时代,“海待”亦成为时代的普遍现象。
据报道,中国人喝“洋墨水”的现象如今越来越普遍,很多留学生花费不菲游学海外,为的就是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但今年留学生的就业市场并不像他们预期的那么乐观。
找了8个月工作,投了上百份简历,小陈回国之初的自信已经荡然无存,沮丧的他,刚刚签了一家不太理想的单位,还直呼“万幸”。
小陈:我现在找的这个工作不是我的首选,甚至当时我现在工作这个单位给我发笔试,我都没想去。
小陈是去年9月份从美国波士顿学院毕业回国的,这所学校在美国口碑极好,排名也很靠前,小陈学的又是需求量很大的会计学,回国前,小陈可谓信心满满。可回国后小陈找了大半年才谋得一份差事,回想起这8个月的求职经历,小陈哭笑着说,“往事不堪回首”。
小陈:网申包括投简历,我估计没有100,也有50到100之间吧。参加的面试笔试最起码也有20场以上。当时面了一家国企,第四轮面试了,还差一轮面试,在那轮面试被刷下去了。 花了家里上百万出国留学,回国差点变“海带”,小陈的心理落差非常大。
小陈:感觉找工作这个形势确实不太好。比如说以前有些公司,可能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太值得去,但是我们这届回来发现,进之前他们不想进的这些公司都非常难。 数据显示,中国留学人数在2012年达到了近40万人,伴随着英国等主要留学国家收紧留学生工作签证政策,各类留学归国人员总数超过27万人,这意味着有七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然而,今年国内应届生规模将近700万人,不少用人单位计划招聘岗位数还在下降。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昔日风光无限的海归一族,也在国内的就业大军中败下阵来。从英国读研回国的小苏刚刚入职一家金融机构,他觉得海归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
小苏:相比国内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来说,海归的留学生除非是美国知名的那些院校,或者英国前五的学校,竞争力没有那么强。
随着国内对洋文凭的认知度逐渐提高,盲目推崇的现象的确大大减少。宝洁是进驻中国比较早的世界500强企业,熟悉公司人力资源业务的李小姐介绍,宝洁每年80%的新进人员都来自国内院校的校园招聘,留学生只能参加占20%的社会招聘,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李小姐:一个是专业要对口,第二个就是公司希望的有一些能力,比如说领导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不是因为他是从国外回来的孩子我们就会格外的照顾或什么样的。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工学这4个学科的回国就业人数占回国就业总人数的近八成,留学人员专业扎堆现象严重。这些专业对口的工作起薪较高,能满足留学生较高的心理预期,但真正能应聘成功的少之又少。小刘在美国拿到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尽管如愿进了中投公司,但“过五关斩六将”的考试过程,小刘的回忆里只有两个字:紧张!
小刘:我进中投网上提申请,然后笔试,然后面试,包括技术上的、心理上的,然后部门面试两轮,小组面试一两轮。我是本科学工程的,研究生读的经济,招人的单位希望本科学的和研究生学的不一致,这样他们就觉得你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多样性、更宽广一些。还有一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就是,在那边有实习,工作半年,没有工作经验,只有个学历的话,那就跟中国毕业的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看看这些辛苦找工作的海归们,小编不禁想问:出国留学究竟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