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改变中国 2013迎来海归潮
在中国现有的人才中,具备跨文化操作能力、通晓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人才捉襟见肘,延揽现代化、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国内企业的当务之急。
近日,关于“海带”的话题一再被媒体热炒。海归硕士遭遇求职尴尬,海归月薪不如汽修工,这些事实更因为一份报告而显得愈加悲凉。
据《2012海归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36.5%的"海归"第一份工作年薪起薪不足4万元,67.2%起薪不足6万元。
然而,这却丝毫没有影响中国持续发酵的“留学热”。据《2012年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创下历史新高,约40万人。预计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还将继续增长。
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人明知留学成本不低且未来风险多多,仍要前赴后继地远赴海外求学?
去年从美国回到国内找工作的刘同学告诉我们,尽管现在仍未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她相信自己未来的前景。
刘同学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毕业时,自己的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出国留学。
于是刘同学也加入了考GRE的队伍,并最终被一所美国亚特兰大市的大学录取,硕博连读,她的研究方向是抗肿瘤药物分子的计算机模拟。
在拿到博士学位后,刘同学就回到了国内,然而,一直到现在,她还没有找到一个称得上正式的工作,只是在一家医药外企暂时做些兼职。
“我对出国留学不后悔,在国外7年,我学到的东西是不能用这短暂的挫折所抵消的,国内对口的工作对我的专业来说还是机会太少。”
事实上,从1872年清政府第一批官派的留美幼童算起,我国有志之士留学至今已有140年历史。从众星捧月到处境尴尬,今天的海归们对中国和自己的未来到底应该有怎样的期待?
留学改变中国
中国对归国留学人员,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海归,一向有被重视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位海归,还要从出生于19世纪初的容闳说起。他在1847年被美国传教士布朗从澳门带往美国就读,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同年11月回国。
留学大开眼界的容闳,一心希望积弱落后的祖国能尽快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1863年,他以“兴建机器厂”作为中国“最有益、最重要的事业”,向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进言。
于是,曾国藩荐聘他赴美为筹建中的江南制造局采购最新的机械设备,使该局成为我国近代规模最大、设施最新的军工企业,我国近代工业由此起步。
此后,容闳正式提出了选派幼童出洋留学的建议,在曾国藩、李鸿章支持下,才有了“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
就这样,中国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有一个集体的名字,叫做"留美幼童"。"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就是其中一员。
20世纪初,更是流行着"西洋镀金,东洋镀银"的说法。“
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让中国大量有志之士远赴海外留学,其中包括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等人,这一批海归使得中国不管在政治制度还是文化、经济上都迎来开天辟地的新变化。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海归们更是为中国经济贡献了重要的力量。据了解,近在北京的中关村,就有33家留学生创业园,15000名海归创业,海归创办的企业超过了6000家。
30年间,李彦宏创立了百度,田溯宁、丁健创立了亚信,邓中翰研制了“中国芯”……一大批由海归领衔的企业在此崛起,引领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蓝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67.9%的海归从国外带回了技术。所带技术中,75.9%为世界领先,22.9%为国内领先。海归创业成功者70%是在高科技领域。
在2010年底,据统计,海外归国人员创办的科技企业已经成为国内科技企业的重要支柱。目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中,80%是由海归创办的,总市值超过300亿美元。
在2011年8月,抗癌新药凯美纳上市,成为世界第三个靶向抗癌药,并被誉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而研发凯美纳的丁列明团队,就是一个尖端人才聚集的海归团队。
曾任美中医药协会主席的张翰承已在美国20多年,看了中国媒体报道的《丁列明团队的"中国梦"》后,再也按捺不住回国创业的激情。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方面一直处于流失大于引进的逆差状态。
按照华尔街日报2010年的统计,2002年在美国拿到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中国是最高的,达到92%,而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如台湾、韩国、日本都在50%以下。截至2011年,我国仍有140多万留学生在海外。
海归变迁:到底归不归?
相比于回国创业的海归,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精英留学人员依然占大部分比例。
1999年去澳大利亚打拼到现在的P同学已经是悉尼很有名气的律师,她告诉我们,如果现在要她回国生活和工作,一定无法再适应国内的文化和生活环境。
虽然P同学在澳洲已经属于富人阶层,但她坦言:“华人在这边很难融入主流圈子,大家不会像在中国一样经常聚会,除了客户交往的大部分还是中国人,孤独是难免的,但是这边的生活环境太好了,如果在国外能够做起自己的事业,大部分人不会想回去的。”
2004年回国的海归张同学在接受我们采访中表示,国外讲究契约精神,而国内更注重“人情往来”,给创业和就业都带来挑战。
他学的是金融数学,回想当初自己刚回国找工作时的情形,张宇坦言:“还是得靠关系。”2004年10月,刚回到国内的张宇通过亲戚的介绍和推荐,才得以在国信证券公司快速找到合适的一份工作,月薪是5000元。
“虽然我觉得自己是有实力的,可是毕竟人情还是一块敲门砖。”如今,张同学已经跳槽到一家香港私募基金公司,已经是按年薪计算的金领了。
这也许是很多海归“水土不服”的共同原因:不适应国内的游戏规则、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
中国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同学认为,海归回来确实遇到一些障碍和挑战,重新遭遇文化冲击,期望值太高,政策环境、人文社会不尽如人意,子女教育,甚至包括国籍、绿卡、签证、户籍等等问题。
“对于海归来说,这种不适应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容易沟通、自大、缺乏耐心、眼高手低等,需要经历一个再本土化过程,方能逐步消除这种不适应。”
“对海归个体而言,首先需要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适合你。”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留美海归蓝同学认为,海归不能成为特权群体。
当然,一些海归企业家也有他们的困扰,国内创业的人工成本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非常明显,有利于创业起步。
但许多非商业成本,由于政府主管部门(如工商、税务、财政等)各种繁杂的审批手续,出现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现象,成为创业的障碍。
当然,在100年前,闭关锁国的中国和早已进行过工业革命的西方相比,海归的优势几乎是绝对的,而在全球处于信息化高速运转的今天,这种优势正在急剧减少。
成功的创业海归丁同学在一次演讲中谈到:“目前,中国的各个产业都和国外的距离非常短,甚至有的就是几个月,国外有的东西这边马上就有。
所以海归的这种领先程度,不管技术还是工作经验,已经跟国内以前大不相同,已经不再是遥遥领先回到中国来一览众山小。”
他认为海归很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在国外工作过一段时间的拥有比较好的管理文化和商业文化,中国想要做成一流的企业,恰恰需要这些商业文化。
另外,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海归人才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的比例也不够合理,创业人才明显偏少,如在“千人计划”已引进的2793名人才中仅占527人。
创新人才中,引进后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的创新人才占62.1%,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只占36.6%,到金融机构的只占1.3%。
“千人计划”专家、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认为,留住高端人才、消除专家后顾之忧,还需建立着眼长远、高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长期化的人事制度,打破不合理的层级限制。
中国崛起迎来海归潮
“人类之文野,国家之理乱,悉以人才为其主要之因。必人才日出,然后事业日新;必事业日新,然后生机永畅。”
中国,这个19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这个眼前迫切需要转型的国家,对人才的渴求也前所未有。
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1年底,留学出国人总数达224.5万人,累计回国人员总数81.84万人,回归率为36.5%。
近5年来,留学人员回国人数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至2011年的4年间,回国人数总和约50万人,远超1978年至2008年间30年的总和。
2012年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表示,职业发展类原因是近些年中国海归人才回国的最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中国海归认为中国有更好的经济发展机遇。
蓝皮书指出,总体而言,海归回国的主要是受到国内职业发展、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与亲朋好友团聚的吸引,而不是在海外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文化受到制约,或是海外生活不舒适导致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政府的努力,中国从21世纪开始成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的接纳国。
越来越开放的环境给国内的企业带来了全球化意识,无论是华为、中兴这些已发展多年的大公司,还是初创没有几年的小型民营企业,都开始将目光积极瞄准国际市场,自然对海归人才充满着渴望。
许多公司正迫切地需要能帮助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海归人才。对于来到中国发展业务的外国公司来说,海归也是一股重要力量。
海归回来已经成为一个高潮,包括80%的中国海归和60%印度海归都认为经济发展机会是吸引他们回国创业的主要原因。印度和中国的海归已经上升到很高的国家层面,海归创业成为主旋律。
“在过去30年,中国是靠廉价劳动力,靠消耗原材料,靠消耗环境来发展,未来30年中国需要转型,那么需要靠人才来发展,包括海归人才。”
当前的中国,转型已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中国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将达到前所未有的迫切。
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从招商引资转向招才引智,从投资拉动型经济转向人才拉动型经济,从资源密集转向知识密集,在这些大转型中,海归创业必然要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