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冲出国门 美国也流行了
稍微了解美国高中的家长和学生都会对STEM课印象深刻。自从奥巴马开始大力推广STEM课程之后,从很多报道上看,美国中学似乎正进入一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倾向中。在美国高中,“理工科”究竟有多热门?上海女孩陈贝婷就读于加州Diamond Bar高中,就她观察而言,大多数STEM仍不是必修课程,相关社团也只是热爱科技、编程类学生的交流地,亚裔孩子首选的科目还是数学。对于中学生而言,STEM还是一些有门槛的学科,陈贝婷在最后分享了一些课程专家给学习STEM学生的6条建议,十分实用。
在美国近期最常被提及,最热门的莫过于STEM行业。所谓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指的其实就是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这些“理工科”。当奥巴马和美国各类名人在推广学编程(Coding)好处的时候,美国的高中到底有没有做出号召?
以我的观察来说,虽然各界名人在力推STEM行业,但学校里的推广力度并不够。很多人都没有参加科技类的活动,更多的,参与了笼统的志愿者活动。前段时间,我在学校的墙壁上看到了一张海报,是编程社(Coding Club)贴的“小广告”提醒社员们近期将有例会。但学校从来没有在例行广播里提及过,可见这种社团鲜为人知,不受亲睐。
从九年级开始,就会有BrahmaTech(科技类)的这样一个组织。我也有几个朋友参加了这个项目。但当我问她们,到底在Brahma Tech里面做什么时,都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来。回答不出来就表明,这些所谓的科技类校园组织没有安排过实质性的活动,说白了,就是“学霸”交流聚集地。
真正对科技有兴趣的学生,更多的会参加学校为STEM开设的课程。除了必修的科学(生物和化学是高中毕业的必备条件,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参加AP课程)和数学(同理,学有余力可以读微积分和统计学的AP),工程和科技都是兴趣课(elective),可以从个人爱好入手。
从工程设计入门(Introto Engineering Design)开始,进行图像设计(Computer Graphic Design),或是制作视频(Digital Video Production)。可以看出学校也是花了些功夫才开出这些课程来,但是我的朋友圈子里很少会有人提及学编程、学电脑的。大家都没有成为科技人才的想法。至于有多少人真的在参与这些课,也不得而知。
只有一个朋友和我提起过要在11年级选修AP Computer Scicence(计算机科学),但听她的口气,一部分是因为工程师爸爸妈妈对她给予厚望,希望她也能成为科技人才,所以才考虑学习计算机科学。另一方面,也是冲着读AP的高GPA去的,本身并不是特别有兴趣。
相对于工程与科技,在亚裔孩子的眼里,数学永远是第一位。学校的头脑奥林匹克比赛办的火热,参与者踊跃,当然,这其中不乏头脑聪明的亚洲孩子。学校里最出名的数学社,肯定非National Math Honor Society莫属。在这个荣誉数学社的简介里,说的是不需要社员有极其高的数学素养,但实际上,能够在数学社“活”下来的孩子,都是数学方面的精英。他们活跃于各类数学比赛,为学校取得傲人的成绩。但到头来,并不是学校最重视的学生。
在一年一度的Yearbook(年刊,记录整个学年的点点滴滴)里,最大的篇幅还是留给了最受欢迎的体育生们,科技人才只被零零星星得提到了几次。既然奥巴马总统在推广,我相信学校肯定会进行改变。但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需要给大家更多的时间来接受。
最后,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读STEM专业的六条建议,在美国教育媒体上,关于STEM常有些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更加出彩:
1、始终充满好奇心
培养三种特质:
※ 好奇心,能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
※ 多读书,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 做一个好的聆听者与提问者。
2、适应与成长
有能力随着市场的变化接受、适应及改变。STEM在社会上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就在几年前,根本没有人谈论互联网,手机的使用十分少见,只有个别的同学才会使用手提电脑。但到了今天,我们和互联网、手机、电脑几乎就像连体婴儿,我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还有,请热爱你的职业。你的工作不仅仅是每月的一张支票,你要在工作中投入你的激情来推动你进步、成长。
3、找一个值得信赖的导师
※ 找一个帮助你进步,并且能让你挑战自己,提高个人技能到一个新的水平的良师。
※ 做一个有创意的人。在网上找合适的课程。当今,机会无处不在。
※ 帮助别人成为一个领袖,在这其中也能自我学习、提高。
※ 不要害怕失败。
※ 最后,接受改变。科技一直在更新换代:如果不进步,就将被淘汰。
4、继续学习
不要害怕改变职业道路,无论你改行,换部门或者职位调动。继续学习,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正式的上课,拿资格证书。我认为,了解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就是在学习。
5、多角度的看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物,勇于用新方法来解决问题,寻找别人所没有关注的新颖话题来引领潮流。
6、找共同点
在分析、科技领域,有共鸣可能会成为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知道每个人的来历,找两个人之间共同的特质与经历,建立友好的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我们“用户体验”这种行业里,我们需要清楚的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一个简单易懂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