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后学到的:你如何对待社会 社会就如何对待你
很多人回国后会抱怨天朝人素质真差,或者某某商场的服务员服务态度真差,抱怨国内各种不文明的现象频发等等这类话。新闻里总是在报道国人不文明的恶劣现象,负能量的新闻消息总是能在显眼的位置博得大家关注。于是,“在美国就不会这样了”成了许多留学生的口头禅。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在美国生活了那么久,每天接触的都是新体验,都和中国截然不同。乍一回国,有的人就会抱怨天朝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常挂在嘴边的当属国内的交通--“杂乱无章”,“拥堵”;其次是饮食,再就是服务。这个社会好像已经待不下去了,好像岸那边有更美丽的风景,有更加绚丽的生活。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你如何对待这个社会,也会影响你对社会的看法。如果你对人人都恭敬有礼,就很少可能会遇到胡搅蛮缠的情况。相反,如果你打从心底认为你所生活的环境无可救药,那你也会随之变的不耐烦,而你眼中这个社会,也会处处不顺。
所以,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态度。
小西在来美国前很暴躁,是个少爷。走在路上有人不小心碰到他,就会破口大骂,怪那个人走路不看路。被他骂过的人也委屈,有脾气暴躁的也会顶嘴,两个人就吵起来。有时候去餐厅,服务员稍微上菜慢了点,小西就拼命催,口气都是不耐烦的。
他经常说:“为什么中国这个社会太浮躁了。”其实明明是他更浮躁。
去到美国后,因为不是母语,加上陌生的环境,小西开始变的收敛。上次在纽约,赶上繁忙的下班高峰的地铁,小西也没有露出不耐烦,一路有说有笑。不小心和别人相撞,也会主动道歉,然后跟我说,你看美国人素质真高。去餐厅吃饭,对服务员也是很客气,thank you 和please成了口头禅,之后还直夸美国服务真好。他说:“美国真是什么都好,什么都顺。”
今年暑假回国,在家差不多一个月之后再见面,小西又变成之前那种无理取闹的人,还是好了许多,相比以前是好多了。他并没有察觉到这个,也经常说:“瞧瞧,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的素质。”
再举一个例子。
小东的基本情况和小西差不多,也是出国前上街总是绷着张脸,看谁谁不顺,开口闭口都是“唉,中国人嘛”,好像把自己排除在外。遇到什么事都是第一个说中国不行,从来不关注事情的原因,只一味注意在舆论需要大众关注的表面上。去美国之后,小东也是个十分有礼貌的孩子,同时也经常和我说觉得老美普遍素质高,街上见到也都好像是早就认识了,还会笑。
和小西不同的是,小东从美国回来好像就变了一个人。她变的嘴甜,去餐厅或者商场从来不叫“服务员”,反而亲切地叫“小姐”或者“姐姐”。嘴那么甜,每个人听到之后心情明显变好,服务态度也随之提升,笑得也多了。小东在中国也经常说“谢谢”和“请”;即使在美国马路上人最大,回到国内,小东还是会很耐心地等车都过去,她再走。她说,她觉得这次回国感觉人的素质提高了,中国人其实素质没有那么差,相反她觉得除了气候不一样,在中国有时候待着更舒服。
身边还有很多这种例子,小西和小东只是两个代表,代表的都是出国前很横,去美国之后变得有礼貌,回来之后或保持或回到原来的样子。这些他们都没有察觉,他们还是一样生活着。可是每天刷这些人的朋友圈,会有非常明显的对比。
那些继续保持的人普遍都觉得对中国印象大改观;而那些继续凶巴巴的人,还是一天到晚拿天朝和美帝比,美帝就是什么都好的劳模。
我不否认在某些事情上,中国人的素质的确欠佳,先不谈这些客观因素。
主观来说,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人都彬彬有礼,张口“请”闭口“谢谢”,你也会觉得别人特别有礼貌。遇事多跟别人说“不好意思”,别人自然也就好言好语相待,自己也会觉得心里舒服,自然心情就愉悦了。在饭店多点耐心,也会觉得其实上菜很快,服务员也不容易,那当然会觉得服务也很好,没什么不妥。走在街上嘴角上扬,保持微笑的表情,会觉得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怎么变的那么漂亮。
这只是一个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的小例子。
你觉得这个社会是怎样的,其实,就取决于你如何去对待它。如之前所说,如果你遇事只采取凶的方式,那永远也只能接收到负面,于是会得到“素质低”“不好”这类的结论。美国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友好,还是基于大家良好的心态。如果动不动因为一点儿小事情争的头破血流,伤了和气也坏了心情,又有什么用呢。
可是,如果你恭敬有礼,跟别人说话更多点儿耐心,你会发现接收到这个社会的正面的情绪反馈会越来越多,从而不会有“中国比美国差”这等片面的言论了。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有我们需要学习与改善的地方;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崇洋,一致认死理觉得国外的就是最好的。我们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改善大家对于年轻一代的看法,包括生活中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都是一样的道理。
就同老话常谈一样: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不如从今天开始,用更多的微笑和耐心,去对身边的人和事,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