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读研在美国 出国留学的困惑与误区

2013-01-29 来源:hlbrdaily

出国留学,特别是赴美留学,已成为当下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最热投资。《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指出,中国85%的高净值人群(个人资产在600万人民币以上)计划送孩子出国留学,亿万富豪中这一比率高达90%。不仅高收入家庭,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也热衷于送子女留学。2009年下半年,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出国留学生只占2%,这一数据在2010年已增至34%。

热潮背后,也有冷思考:留学耗资巨大,如果将来回国做个月薪数千的白领,是否值得?留学究竟是为了一纸洋文凭,还是为了实现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国际接轨?留学真能成为灵丹妙药,解决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吗?纠结于这些问题,很多家长仍然徘徊在“留”与“不留”之间。

新闻记者、“高龄”留学、文科专业背景“三合一”的李影,用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版《读研在美国》回答了上述问题。这本留学故事,充满了乐观、坚韧和智慧,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拓展了人们对留学价值的判断。正如作者所说:“留学不仅是为学知识,更是为获得一次机会,一个平台,或者说是为未来发展多开辟一条道路,多选定一个方向。留学经历让人在拓展生命宽度的同时,锤炼成更加自信独立的人格,不在总是生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中。”

在申请美国旧金山大学公共政策硕士项目之前,李影是《河南日报》“谈话”专栏的资深记者,出版有个人作品集《对话社会》,有家有业,生活稳定。但看似一片坦途背后是内心深处对社会竞争的高度焦虑。赴美留学为她开辟了一个释放压力的通道。18个月的文科硕士攻读经历,让她收获了竞争力之外更宝贵的东西:生命只有一次,与其生活在别人的评价标准中,为了所谓“成功”无休止地竞争,不活在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中,用“成长”超越自我,成就静谧而笃定的人生。

《读研在美国》一书以时间为序,分为“备考季”、“新学期”、“毕业季”等5个板块,生动地讲述了作者赴美读研,包括备考、应考、面签、学业、课余等方面的经历和感悟。在着墨较多的学业方面,覆盖了选专业、选课程、完成论文、毕业答辩、实习等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与主体内容相关的“边角料“的故事,涉及美国社会、文化,涉及留学生交往、师生关系等等。堪称一本赴美攻读文科类硕士的“攻略蓝宝书”。

精彩片断摘抄:

(一)

在USF北京办公室实习的这段日子,遇到了形形色色急于送孩子出国的家长。各家孩子,情况不一。有的即将高考,想来美国读本科;有的正读大学,打算出来读研;有的工作了,想趁年轻出来深造。还有的才上小学,父母也上门打听考察寄宿制高中。这些孩子,有品学兼优的,也有成绩不佳的,强的希望被送出来后更强,弱的盼望被送出来后增强。总之留学门槛低了,大家手里都有余钱了,父母们把留学当作一剂灵丹妙药,以为只要把孩子送出来,孩子就一定前程似锦。

若干年前,一位熟识的阿姨,把高考落榜的儿子通过中介送到了德国。当时出国、留学对我还很新鲜神秘,我搞不懂一个连中文都学不好的孩子,怎么能去德国读大学?阿姨说:中介保证了,出国有语言环境,只要出去,经过三五个月就过了语言关,然后就顺利升大学了。两年后,她儿子挺着啤酒肚从德国回来,据说考了4个学期连语言课都没通关,被学校除名回来。一直纳闷儿:怎么呆在当地就学不好语言呢?两年时间,他都干些什么呢?

等自己有天出了国,遂将当年的困惑一点点解开。

有段时间,我借住在小友萧萧家。萧萧是大一新生,有个男室友C。起初我担心有男孩儿在家,起居不便。萧萧说,姐姐别担心,C和咱们作息不同,全当他不存在就好。果然,同一个屋檐下住了40天,与C大概只见过两次。他的作息果然另类:黄昏起床,打电话向中餐馆叫外卖,大吃一餐后关门回屋,戴上耳机开始联机游戏,直激烈战斗到第二天清晨六七点光景,才上床睡觉。

我不解:这孩子怎么不去上课?萧萧说,他已经接连3个学期语言课不过,被学校除名,怕父母知道,也不愿回国,说是准备自己再联系个语言学校。我还奇怪:他干嘛非日夜颠倒打游戏。萧萧说,嗨,人家那是中国的作息,因为线上的朋友都在中国。

C有几个朋友,偶尔到家里来与他联机游戏。这才发现,几个孩子情况相似,都是高中毕业后通过中介送出来读语言,因为基础不好,无心向学,意志力也弱,又一下没了父母的监管,干脆日日沉溺在网游里。说是“留学”,其实是“留”而“不学”。

这里说到误区一:认为出国就能学好语言。

当前,留学中介热衷推荐“双录取”路径,给功课不佳或是语言不好但家境殷实的孩子。所谓双录取,是指有条件录取,学生到大学报到后,并不能成为大一新生,而是先从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的课程开始,什么时候通过语言考试,什么时候开始大学课业。ESL课程收费昂贵,是美国大学的敛财新招。而且大学通常要求学生在3个学期内通过语言考试,如果不过,就会被除名。

我当然肯定,ESL的课程,对语言稍有欠缺,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效果很好。我一小老乡,出国前托福70,经过一个学期的语言课,托福成绩提升到95,第2学期就开始了经济系大一生活。但也有太多太多孩子,在国内就无心向学,语言更是一塌糊涂,却被父母急于送出来镀金。父母误以为出国就能学好语言。事实是,一批又一批孩子,经过3到4个学期的ESL课程,语言并没有任何进阶。一个更冷的笑话是,第1学期成绩还1点几,到第3学期反而零点几,不进反退了。被双录取的小留学生们一批批,来了走,走了来,新面孔层出不穷,如此情景,令校方不仅财源滚滚,且通过语言课就淘汰了不佳生源,令中介更显得手眼通天,在广告大肆吹嘘“成绩不好也能上名校”。“双录取”猫腻的唯一输家,是对留学对自己都缺乏正确认识的留学生。

再说误区二:认为只要学习能力强,留学就没有问题。

在学校北京办公室实习的3个月里,我时常听到,负责本科招生的艾老师接到各式各样让人哭笑不得的家长电话。例如,开学前一个月,不少家长来电询问,旧金山天气如何?平均气温多少?学校附近有日用品超市吗?宿舍有寝具吗?有位妈妈,甚至细腻到询问,8月份的学校,盖多厚的被褥才最合适。艾老师本职是审核学生的申请材料,但她温和善良,经常耐心解答家长们的这类问题。

开学后,一位妈妈频繁来电,后来干脆每日登门造访,原因是她认为女儿遭到了一位教授的“种族歧视”。听女儿说“教授特别不喜欢她,还故意给她所有的作业评定不及格”,妈妈心急如焚,希望北京办公室能帮忙沟通美方,给女儿换课。妈妈还举出证据。为获取这些证据,她费尽心机,甚至找来翻译,给女儿的20多名同学一一电话,搜集大多数同学的证词,以证实教授确实在课堂上表现出“反感”言行。

我奇怪,整个事件里,一直是妈妈和艾老师在克服时差,费力与美方沟通,而女儿呢?这个主角却始终不见踪影。我建议妈妈:为什么不让女儿直接与教授沟通,如果效果不好,还可以直接向系里反映。既然有同学证词,直接写个报告,到注册办公室换课也不是难事儿。妈妈说:我女儿内向,口语也一般,不爱和人说话,也不善沟通,所以这事儿由我替她出头。

心里一惊:留学在外,多少学业与生活的困难和挑战,一个内向、不善沟通,连换课这样的小事都要依赖父母出头的孩子,到底能坚持多久?能否成功完成学业?今后又能走多远?

可见,留学比拼的不仅是功课。一些留学生,高分低能,不善沟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懂礼貌、不守规则,这些性格或习惯方面的不完善,都会使学业受到影响。留学看上去很美,其实是一次艰辛之旅,不仅课业负担重,且不同语言、文化、生活习惯都会给人带来额外的压力和挑战。一个没有完善人格,没有良好习惯,没有自理能力,只会死读书的孩子,被送出国显然也是有风险的。

总之,留学没有标准,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出国留学,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留学。如果企望厌学的变得好学,企望哑巴英语变得灵光,企望内向的变得开朗,企望暗淡的人生从此金光灿灿,留学不见得就是灵丹妙药。

(二)

从4月7日学校网页允许新学期选课至今,烽烟滚滚30天。

为给自己选好新学期3门课,翻查资料,登门造访,横向纵向比较,颠来倒去干百 回,终于拿出个内容、时间和教师阵容的最优组合。其间,还厚着脸数度与导师软磨硬泡,好歹算是顺遂心愿,打了场艰苦卓绝的选课战役。

在国内读大学,两件事不费心神,一是选课,二是GPA(学科平均分)。遥想当年大学生活,何等惬意,没有自己选课这回事,上什么课,什么教授给上,都由学校说了算,新学期领张课程表,老老实实去上课即可。至于GPA,如果不是力争上游为获奖学金或当“三好”学生,也绝非big deal(大事儿),只要不门门挂科,或触犯天条,从没听说谁考进大学毕不了业的。

等进了美国校园,才体会到,选课和GPA这两件事儿, 简直太要命。美国大学奉行学分制,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要修够规定的学分,并达到一定的GPA要求才能毕业。以我的项目MOPA为例,4个学期,修够33个学分,

GPA 3.0(相当于平均分80分)才能顺利毕业。至于每个学期修多少个学分,选什么课,则相对自由。虽有个建议性指标,如一学期3门课,修够9个学分,但也有 一些必修课,具体操作则相对灵活,学生有很大的自选空间。

两个学期读下来,深切体会,选课好似选配偶,一定程度上,整个学期的生活、学习质量还有GPA的高低,都取决于你的选课是否明智正确。

以当前即将结业的第2学期为例,开学初系里提供了5门课,供学生5选3,我没经验,仅凭课程名称和导师简介就老老实实给自己选了3门。开学一问,才发现别人都注册了5门,理由很简单,先注册上,占个位,每堂课体会一下,看看教授的大纲,有点感性认识和横向比较,再把不适合自己的drop掉。美国大学规定,开学初两周内,学生有权取消课程并获得全额退款。

果然,我没有调研的选择很快证明出了问题。当初自己选“媒体与政治”这门课,完全是被这个题目和伯克利博士、华盛顿邮报10年记者的大牌教授吸引。上完了第一节课就体会到,成功职业人不一定就是好教授,丰厚学识并不保证教书有能力。媒体教授显然是新兵教授,他的课程设计不科学不现实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比如每周一个30页的paper,他说自己当记者时就是这个工作量,可他忘了记者给一个老 板打工,学生一学期至少要应付3个以上的“老板”啊。跟上这种教授,生活注定生不如死,且很难修个漂亮的分数。于是劈里啪啦,原本16人注册的课,到第二堂,只剩下9个人了。

谁说美国学生不现实?我本以为,被中国学生视为命根的分数,外国人并不很在乎。深入美式校园生活才察觉,身边到处都是“A控男”、“A控女”,原因非常现实,读书为找工作。美研教育,也是为职业生涯进阶量身定制的学术训练。老板选人时,不仅看学生毕业院校,更看重GPA。GPA高分在某种程度上比所谓名校都更招人喜欢,因而学生普遍读书用功,拼命想修出个漂亮学分。当然,GPA不仅事关个人意愿,还与选课息息相 关。 选课第一原则:广泛调研,感性认识。如同认识一个人不能光凭名字,一个英文课名提供的信息不多,靠猜不靠谱,得去查去问。可以给教授写邮件,要 syHabus看,也可以亲自去教授的课上提前旁听几节。例如我这学期的一门课“Grassroots Mobilization”,当初我就去猜,是草根动员?是群众动员?一学期下来才搞懂,讲的是创新群众组织动员方法。其中涉及大众心理学和社交心理学内容。猜是猜不出的。

认识一个人,也不能仅听一家之言。教授希望学生多多,当然晃着橄榄枝好话说尽,学生进了门,才发现此人非彼人,这类情况也不罕见。所以还是多听多问,上学校网页查学生对教授的评价是个好方法。留言板上信息详尽:某某爱拖堂,某某的paper只收PDF格式,某某的课深度 够,某某从不给学生A等等。提前做准备不仅可加深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投其所好,也能缩短彼此磨合的时间,尽快适应新人新课。

选课第二原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并非鼓吹实用主义,而是留学成本巨大,的确要考虑收益最大化。尽快毕业拿到学位,肯定是第一要义。不要盲目跟风,看外国同学选什么,就跟着选什么。每个人经历背景不同,在不同课堂有迥异的表现和感受。

上 学期有一门政治调查分析课,学习设计、分析调查表,追踪选情民意,课程涉及大量高等数学,还需要熟练使用excel表格,虽然教授绝对一流,但让没有相关背景的我读得苦不堪言,耗费大量时间在excel上,虽知道将来也许用时不多,但为了3个学分,为了80分万岁,唯有咬牙顶住。所以,选课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学科背景,突出自己擅长的。我更偏爱学术理论课,对实践性强的课程略有畏难情绪,这当然与留学生背景有关,也与将来准备回国发展的实际考虑相关。

选课第三原则:看得准,出手快。4月7日一早,学校网络注册系统刚开始接受注册,就数度由于流量大而断线。图书馆电脑前,挤满了各式脑袋,学生们拼命刷新,就为抢注最心仪的课程。美国私立大学流行所谓贵族小班制,一班最多30人,少的只有12人,僧多粥少,当然先下手为强。4月注册,调研工作3月就得开始 了。研究生虽不必像本科生那样抢课,因一个项目就那么几个人,位子足够,但考虑到各种复杂情况,也要早早留心。就说我吧,下学期虽还是5选3,但费尽心力综合考虑,只从5科里选出2科。之后我想去上哲学系的“政治伦理学”,由于涉及跨系,过程极为复杂,要与自己的导师谈,与哲学教授谈,要填一系列申请表格,找若干人签名,前后忙了一个月,才最终搞定。

选课如同选人,事关能否获得漂亮生活和漂亮分数,事关enjoy或suffer,事前多做功课绝对必要,也很值得的。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