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留英学生办“当下”艺术展

2011-02-09 作者:佚名 来源:bbc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国学联近年主办过多项活动,旨在展现年轻华人的创意才华,促进中英创意文化新生力量的交流。今年中国农历新年之际,他们在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的柏亚姆肖艺术学校(Byam Shaw School of Art)楼厅画廊(Concourse Gallery)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

此次展览名为“当下”(Show+ing),精选了来自伦敦艺术大学20名华人留学生创作的艺术、设计、时尚和摄影等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作品,旨在为留英艺术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艺术创作、交流艺术想法和提高专业水平的平台,同时引起人们对这个群体的关注。

参展作品各具特色,很好地融入了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和后现代艺术的元素。比如来自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刘觅思的作品《关于信息的练习》结合了版画、钢丝印刷和意识流的创作手法,通过不间断地在画布上书写阿拉伯数字1至500来表达无限信息量。

画廊经理杰米·瓦格(Jamie Wagg)说:“我在过去的几周里一直和这些年轻的中国学生一起筹备这次展览,可以将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品在这个画廊里展出是一件特别棒的事情。”

“从这些留英学生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出,他们正试图感受和学习伦敦,并从这个城市的身上获取不同的创作灵感,同时他们也把自身的文化传统理念植入到这个城市当中。从有些照片当中你甚至可以看到十九世纪伦敦主流杂志图片的影子。”

东方的艺术之花

“我们在这里遇到伦敦, 伦敦也因为我们而遇到中国。”

“当下”既是一个瞬间性的时间点,也是一个持续性的时间概念。艺术家的作品与艺术家本人一起成长,“当下”展截取了“当下”这个语境,将一个瞬间的时间概念扩展为一个宽广的平台,即展示艺术家日趋成熟,同时也关注艺术家对自我的革新。让‘当下’的作品展示“当下”的价值,与“当下”的观众进行沟通。

罗伟

罗伟(左二)对声音很敏感,他正在利用现场搜集来的声音进行即兴创作。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来自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Chelsea College of Art & Design)的毕昕表示:“‘当下’展示的是现阶段留学的华人艺术学生在英国这种特殊语境下新生的作品与新生的精神状态。我们就像是来自中国的植物,一直处于生长的状态当中;现在被栽到了西方的土壤当中,但是我们依然生长、依然美丽。”

我与声音有个约会

作为飘洋过海的中国留学艺术生,经历地域和文化背景的转变,他们在英国相遇、成长和绽放。

来自台湾的罗伟是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美术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对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十分敏感,有着特别的兴趣。他的参展作品名为《Sound of London》(伦敦之声),记录了2010年圣诞节前夕伦敦下大雪时雪花落地的声音。

他说:“我相信很多人都没有真正听到过雪的声音,所以我就把麦克风放到雪里面录音。在录制的时候有非常奇妙的感觉,因为在来伦敦的三年里,基本每年的圣诞、新年和春节我都是一个人渡过的。虽然平时喜欢独来独往,但身在异乡,每逢节日孤单感就会油然而生,那时当下的感觉就如同这下雪的声音。”

罗伟在开幕式当晚就地取材,进行音乐创作。他利用“当下”展览开幕式现场的声音作为素材,经过合成,稍作延迟在下一个瞬间播放。没有编写的乐谱、没有彩排和预演,完全取材于当下,进行即兴表演。 每一位到场的参观者都是他音乐创作的一部分。

李竹君

李竹君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她认为照片可以折射出她的inner-self。照片中的Inner-Self

来自厦门的李竹君喜欢用静止的照片记录心灵的感受。她在17岁时得到了一个可以拍照的手机,从此她习惯将每天经历的人和事用镜头保存下来,也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用相片解构出来。

她的参展作品是一组在18岁旅行时用黑白胶卷拍下的照片,取名为《The Touched Moments》(感动瞬间)。

英国的多元化特点和多文化背景为李竹君带来了新鲜的想法,她说:“我的作品是来到英国以后才开始日渐成熟与发展的,比如选修过艺术史后,我就会对自己的作品产生全新的想法。在伦敦和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一起合作,也使我在创作时更加多面化。”

 

相关学校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