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注重实践的代表:伦敦商学院 (图)
与现在许多人考研是为了延缓就业压力不同,这里的学生多数已有较好的工作却选择了离职读研,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驱动他们前来求学;他们在这里可以得到许多身兼业界高管的经验丰富老师的指导,同时还拥有到这个行业中世界级的实践平台观摩交流的机会。
这是伦敦商学院,一所在《金融时报》商学院排名中多次占据全球头把交椅的高校。校长安德鲁·李柯曼(Andrew Likierman, Dean of London Business School)在跟记者谈起学校成功之道时强调说:“我们坚信既要有一流的理论,也要与商业界的实践相结合。”这所专业研究生教育机构注重实践的特点,值得许多学校借鉴。
先有工作经验再读研
伦敦商学院名义上是伦敦大学的一所研究生院,但现在伦敦大学的结构日益松散,它也和许多其他成员学院一样更多地被看作是独立的高校。该校招收研究生有一个特色,那就是绝大多数专业都要求申请者具备数年的工作经验。
工商管理硕士(MBA)是伦敦商学院享誉全球的旗舰专业,在金融界著名的英国《金融时报》MBA排名中从2009年到2011年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统计显示该专业学生入学时平均工作经验为5.7年;这里的金融硕士专业也在《金融时报》2011年全球排名中位居第一,当年学生平均工作经验为6年。
李柯曼校长说:“我们坚信前来就读工商管理硕士和金融硕士的人应该具备工作经验,对他们自己来说,有经验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课程内容,而另一方面,拥有工作经验也能更好地为课堂交流做出贡献。”
学校在招生信息中专门提示,上述两个专业的申请者如果工作经验少于三年,那么有必要仔细思考自己是否具备其他方面的杰出优势。这里只有一个可供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生直接申请的管理硕士专业,李柯曼提到该专业的教学方式也就不大一样,更多讲授而更少讨论。
伦敦商学院要求先有工作经验再读研,固然与商科教育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有关,但同时也不失普遍意义,对于国内现在许多本科生为了延缓就业压力而读研,或是干脆不明白自身发展方向而随大流加入考研大军的现象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对象。
在伦敦商学院担任助理教授的华人老师杨颂说:“这里的学生通常都有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他还决定回到学校来读书,第一点就是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已经有很清楚的想法,在这个学校一年或两年的时间内想学到什么。”
密切联系伦敦金融城
这样招收进来的学生使得伦敦商学院的教学富有实践特色,杨颂说:“在给这些学生上课的时候,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是带着问题来的。这并不是说像我们上中学大学时预习了之后有些问题,他们的问题完全是在这么多年的工作积累之中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学生的目的性更强,动力也更强。”
学生们的问题在伦敦商学院除了可以向相关专业的顶尖教授请教外,还有一个独具优势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因为紧邻全球重要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可以近距离观察世界顶尖水平的公司是如何在实践中应对相关问题的。
正在该校就读的施贵徵是个良好例子,她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国内两家大型金融企业工作了5年,方向是金融中的固定收益,由于国内这方面起步较晚,她来到伦敦商学院进修西方在该领域积累了上百年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在伦敦金融城中找到了实践方面的老师。
她说:“金融城里有一家全球前十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尤其在固定收益方面很有专长,这家公司里有几个中国的投资经理,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去拜访他们,渐渐地就变成朋友,可以了解到他们作为一家世界领先公司的操作经验。”
其实许多时候不出伦敦商学院也能获得业界专家的指导,除了学校会经常请金融城里的高管前来讲学交流外,学校许多老师本身就在金融界有重要地位,比如校长安德鲁·李柯曼就兼任大银行巴克莱银行的董事。
李柯曼说:“学校许多教师都与金融机构有联系,我是一家银行的董事,而我的一个同事还是银行监管机构的成员。我们与金融系统之间的各种联系对学校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利于建设一个更好的商学院。”
造就毕业生良好声誉
从招生时的工作经验要求,到教学中与实践的结合,造就了伦敦商学院毕业生良好的声誉。对于商学院来说,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也许不是各种排名,而是毕业生进入各大公司后能够拿到的薪资水平。
伦敦商学院就业部门负责人菲奥娜·桑福德(Fiona Sandford, Director of Career Service)介绍说,2011年MBA学员毕业后平均年薪为7.4万英镑(1英镑约合10元人民币),金融硕士的这一数据是7.3万英镑。
她说:“我们为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感到骄傲,他们能够获得如此高薪的原因是顶级公司认识到了他们的价值,通常三五年后他们的薪资还会涨得更高。”
正因为如此,尽管伦敦商学院的学费高于英国大多数学校的同类专业,还是有大量的申请者。施贵徵说,她就读的金融硕士专业一年的学费是3.3万英镑,“但是我认为这个经验是值得的,尤其是做金融的人都讲究投入产出嘛,我觉得这一年的时间,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机会跟老师和同学,还有一些业内人士去交流,而且伦敦有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可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挖掘自己的优势。”
施贵徵计划学成之后回中国发展,而除了她这样的中国学生外,伦敦商学院里许多外国毕业生也在受到中国经济的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打算前来中国。李柯曼校长说,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就是全球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大实践,他认为下一批重要的商业理论就将产生于中国经济的土壤之中,因此非常鼓励学生们前往中国亲身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