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学排名背后其实充满了误导和潜规则?

2016-06-23 来源:转载

高考后,成绩出炉,如何选择大学填报志愿成了高中毕业生和家长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除了听说过几所名校,多数人对于国内大学真实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其实知之甚少。

于是,像广告指南一样的大学排名榜应运而生,不仅数量众多,且各执一词。

迷茫中的学生和家长们很多都会去查看这些排名,但他们很少会意识到,这些形形色色的大学排名背后其实充满了误导和潜规则。

缺少相应的客观统计数据就是一个中国大学排名中很普遍又严重的问题。

由于指标的选择让排行榜一开始就走上了歧路。

大学排名简单说来只是一个数据统计的问题。

排名机构会先根据自己制定的评价体系搜集不同指标的数据,再根据这个指标被赋予的权重进行统计,而问题首先就出现在评价体系中混乱的指标。

中国高校统计信息一直存在标准不统一、准确性差以及公开程度低等问题,大学排名只能处于有什么准确的数据就开展哪方面的评价的被动局面,这让所谓大学排行榜几乎没有客观性可言。

《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制作者曾经指出:“中国学者在大学评价领域遇到的非技术性困难是相当大的,比如一些数据的获得就相当困难,以至于不得不以能获得哪些指标数据为标准,而不是以应该评估哪些指标为标准。”

在这种数据取得的条件限制下,各个大学排名机构往往避重就轻,采用易得的数量型数据进行评价,无疑使得爱搞“面子工程”的大学更占便宜。

比如对科研活动进行评价时,很多机构都将学术数据库中收录的论文数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像上交版大学排名中使用的“被SCIE和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或“最好大学网”所用的“Scopus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

而这些收录的论文质量层次不齐,仅统计总数并没有说服力。

其次,考虑到文理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特点,很多人文社科专业不会像理工科一样追求高产,理工类的高校在这种评价体系里则会占据更大优势。

这也是很多大学对合并同城高校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

合并之后学校规模扩大,论文数量自然也能猛增。然而,大学生未必能从光鲜的排名中受益。

有些合并后各校区相隔很远的巨型大学并不会把教学资源平均分配到每个校区,学生为了去上通识课或者利用其他学习资源,不得不耗费更多时间精力,而这些成本又会降低学生的求知动力。

大学排名的数据指标并没有科学权重计算方式可以参考,排名机构各执一词,往往造成权重因现实因素被本末倒置。

指标确定只是排名方式的第一步,各项指标的权重才决定最终结果。

国内的评价机构虽然很多都会展示出它们的评价体系,但并不会解释这种选择和设置的原因,主次权重倒置非常常见。

如“中国校友会网”评价体系中的媒体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两个指标,其实都跟一所大学的科研成果高度正相关。

科研成果多就自然就能得到更多的媒体关注,有更高的国际影响力。

这样就会放大科研这个方面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

而像学术科研经费、校企联合项目、毕业生薪资等等,很大程度上又与学校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的。

但地理位置并不应该成为一所大学本身好差的判断准则。但这些次要指标反而被放大,误导考生与家长。

除了这种权重扭曲,另一种更难避免的误导则来自于统计求和本身。每个指标被赋予的权重,跟它对最终得分的贡献值其实并不是一码事。

新加坡的教育专家Kay Cheng Soh博士就曾对中国最受国际认可的上海交大版大学排名研究发现,原本教师获奖指标是校友获奖指标权重的两倍,在进行统计比较之后,对最终排名分数的贡献值却达到了24倍。

这是国内外各个排名体系里的通病,但排行榜的读者却很少会意识到这种隐形因素对排名的影响,而对多数在读的学生来说,根本无法受益。

大学排名从来就不是一个客观量化的评价体系,数据搜集和计算则完全可以通过潜规则操控。

潜规则让大学排名脱掉伪装,在刻意误导的路上开始裸奔。

排行榜上名次的变化,是学校领导的政绩工程,同时关系到整所学校的声誉和招生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合作项目和政府社会资助的多寡。

因此,以利益潜规则交换名次的行为屡见不鲜。

天津大学前校长龚克曾在一场公开访谈中说,有专门的大学排名机构找到过学校索要“赞助”,但是从没有哪家机构找他们要过数据来进行评价排名。

南开大学的新闻发言人吴志成也曾说道,学校接到过不少类似的来电及传真,明示或暗示校方提供“赞助”,以换取排位的上升。

而武汉大学的科学计量与大学评价专家、武大版大学排名的制作者邱均平就曾遭到过武汉晚报的记者追问,三缄其口后终于坦言,在搞大学排行榜8年来,确实有学校以请他当学校顾问等形式进行试探,被他拒绝了。

而且据他所知,有些排行榜是存在这种花钱买名次的情况,有些大学排行榜负责人单次出场费高达3万甚至5万,这种价格是有问题的。

可见,这种潜规则其实是一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生意游戏。

而邱教授所爆的钱名交易,恐怕就是指2009年爆出的大学排名界的一个大丑闻。

当时有线人向新华网举报,成都理工大学曾经两次主动邀请《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创作者武书连到校演讲,还向后者汇去了数万元的酬金,最终换来了排名的大幅上升。

虽然武书连对金钱换取排名一说矢口否认,成都理工大学也解释说是他们只是在咨询学习排名方法,但邀请演讲与排名上升的两件事情的巧合,却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份大学排名背后的黑幕。

人大教授顾海兵就曾指出,许多用于学校排名的指标是很灵活的。

高效购买排名机构的咨询服务,成为客户后改善一些相关指标以获取更高的排名。

而这些机构则通过销售学校入学参考书,或为学校提供咨询服务获取高利润。

毕竟制作大学排行榜的都不是免费的慈善组织,而是盈利性机构,若不是背后有着不小的利润空间,就不会有机构像雨后春笋一样主动站出来,为那么多的高校提供评价排名服务。

大学排名,对他们来说只是一场生意;而这个排行榜,不过就是他们生意里待价而沽的商品。

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大学排行榜对大学志愿的填报的参考价值,与路边小广告无异,他们不是足球联赛的排名,并非对大学实力的客观评价,而选择一个大学也是比喜欢一个球队重要得多的事情。

十数年寒窗苦读,不能再把人生托付给一个价值未知的排名。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