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劝退机制再引争议 各国和学校如何应对?
前不久,关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三女生因多门挂科被劝退后自杀”的新闻,“高校劝退机制”的合理性再次引起争议。
高校按照管理制度维护教学质量而采取劝退的方式,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会给学生的求学经历贴上一张不光彩的标签。
而这些被劝退的学生和因其他缘由主动退学的学生合计形成的退学率,可能会反馈给学校、家庭乃至教育行业一个沉重的回击。
理想情况是高校在实行劝退制度的同时,也配备一套及时拯救“问题学生”的帮扶机制。
退学影响学校声誉
美国一些公立大学可能会因为高退学率失去州政府给它的财政拨款。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高校的退学率就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学费贷款的巨大压力和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而那些因为无力偿还贷款而主动选择退学的学生多集中在成绩不理想的群体中。
虽然退学的学生希望通过工作摆脱贷款压力,但实际上他们在退学后又将面临就业情况难以达到预期的风险,退学的女生更是如此。
2013年一篇发表在美国《性别与社会》杂志上的文章《性别、债务和大学辍学生》中的数据显示,女生退学后大多数都被低薪的服务行业雇佣,平均赚取的年薪较同行男性的收入要低6500美元。
居高不下的退学率引起了高校管理者的重视,甚至让他们感到焦虑。
一方面他们确实关心学生的利益,希望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时却也怀有私心。
因为他们知道,高退学率将影响学校的形象,降低学校在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因此,在西方教学质量高度市场化的教育环境中,劝退太多人或者太多人主动退学都无疑是对学校的重击。
美国大学如何帮扶“问题学生”毕业
美国一些高校通过对学生的SAT成绩、家庭经济情况、宿舍停留时间长短以及食堂用餐情况的分析来了解他们退学的可能性,以便帮助那些在学业以及大学生活适应性上出现问题的学生。
普渡大学的退学预警系统是基于对学生学业变量,如课程GPA成绩、等级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登录课程网站频率的分析。
那些在这些方面综合表现不好的学生会被亮黄灯甚至红灯,然后收到一封学业失败危险预警邮件。
邮件建议他们尽快与导师联系,或者寻求外界帮助。
普渡大学的研究者发现,那些曾经被亮黄灯,即处在中度学业失败危险的学生,收到预警邮件后会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好。
而那些直接被亮红灯,即处于高危群体的学生,即便收到了预警邮件,他们在课堂表现上也不会有太大改观。
由此也可以看出,早期预警对成绩不佳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十分重要。
当然,不是所有大学都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业指标来防止学生退学。
有些大学通过对学生在校生活数据的分析,降低学生退学的可能。
例如,在美国宾州滑石大学,学生去食堂吃饭都需要使用他们的学生卡。
学校管理人员通过了解有哪些学生在开学第一周不去食堂用餐,以此跟踪这些学生是否在校园生活中遇到了麻烦。
而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在分析学生的在校生活的数据时发现,那些不住校的新生是最有可能退学的群体。因此,该校的管理者在学校政策上做了一些改变,要求一年级新生必须住校。
高学费学校需谨慎劝退
上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从发展教育的目标出发,敦促大学扩大规模。
但由于不能为教育提供足够的财政资助,这个政策造成了大学的两极分化:
具有学术声望的高校能从政府资助以外的科研等多种渠道筹集到经费,从而确保在学生的录取及教学质量方面都有保障;
而学术水平低的大学虽然通过快速扩招满足了英国高等教育“宽进”的目标,却因经费不足无法保证其教学质量,还被指责为“靠扩大招生规模来获得更多的经费”。
2006年,英国政府出台改革法案,允许大学将每年的学费从1000多英镑提高到3000英镑,希望以此保证学校有足够的资金正常运行。
而教学质量的整体下降和学费上涨导致的退学率居高不下,让英国政府遭受诟病的同时又蒙受损失。
2007年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在2004年入学的本科生中共有14.2%退学,如果把中途转到其他教育机构继续就读的学生也计算在内,同期的退学和转学率可达22.4%。
这意味着近5亿英镑的教育经费和政府拨款被白白浪费。
虽然在此之后,英国政府并没有通过取消高等教育高收费的方式来拴住生源,反而允许学费进一步上涨。
但是从2011年开始,英国政府规定,凡是每年学费在6000英镑以上的高校必须遏制本校退学率的上涨,这意味着学校除需挽留有退学意愿的学生外,还得倾心照顾那些在学术成绩上不达标的学生,帮助他们提升成绩,而不是用劝退来为退学率添油加火。
低收入家庭的“弱势循环”
高退学率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向前发展。
2007年,南非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学新生退学率高达40%,不过,其中被学校劝退的学生只占很小部分,他们大多数是因为贫困而选择了主动退学。
虽然南非政府有非常成功的国家学生财政援助计划,16%的学生受益于该项计划。
但是,由于依旧没有覆盖所有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且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大学学习中途放弃学业,转而寻找一份可以养家的工作,而这些退学生中70%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退学不仅让这些学生乃至他们的家庭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有可能使他们的下一代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做出和他们相同的选择,形成“弱势循环”,同时也让社会发展丧失高等教育人才的持续输送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