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材料造假“风波”再起 诚信问题引关注
日前,中国留学生造假案波澜再起。据悉,今年7月卷入新西兰留学申请材料造假丑闻的231名中国留学生,有49人被确认存在造假行为,其中16人已经被遣返回国。
近几年,中国留学生的诚信问题一直引发国际舆论关注。留学中介的泛滥、学生家庭侥幸心理以及海外部分大学对中国学生的暧昧态度,都是诚信问题滋生的根源。
针对中国留学生诚信问题,国外各院校已经有所举措和应对,但收效甚微。破解留学生诚信问题,更需要中国学校、学生和机构的参与。毕竟,留学生诚信问题不仅危及学生群体,更有损中国的海外形象。
中国学生:材料造假者多
新西兰的留学造假案尚在调查,但中国留学生诚信问题却一直是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2011年11月,一篇题为《中国难题(The China Conundrum)》的文章在美国《高等教育纪事(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上公开发表,引起了美国舆论对中国留学生诚信问题的关注。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该报的高级记者汤姆·巴特利(Tom Bartlett)和他的同事凯瑞·费希尔(Karin Fischer)。“2011年前后,中国留学生赴美的数量增加很快,而暴露出的申请材料造假问题,也成为美国各院校间的一个重要话题。”据巴特利回忆,2011年10月,几名中国学生前往堪萨斯州立大学报到,校方惊讶地发现他们与托福考试证上的照片不一致。
堪萨斯州立大学国际招生办主任刘易斯先生(Mr. Lewis)表示:“我们没有条件去核实清楚,毕竟我们在美国。”类似的情况在特拉华大学也发生过,该校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史怀哲(Robert Schweitzer)发现,很多中国学生听不懂他提及的英文词汇。
一名中国学生用蹩脚的英文承认,自己向中介代理支付了3000美元,以顺利通过美国学校申请的各项考核。“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申请论文的内容。”巴特利回忆称。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人们不禁好奇,赴美留学诚信问题究竟有多严重?2010年,美国知名教育网站Zinch.com曾公布一份报告,称80%的中国学生在申请时接受了中介公司的帮助和服务。“中介代理相互竞争,导致作弊、造假现象猖獗。”
该报告评估称,90%的中国留学生存在推荐信造假的情况,70%的申请者存在申请论文代笔的情况,还有50%的申请者伪造高中成绩单。
Zinch的主席麦彻同(Tom Melcher)告诉记者:“高等教育的竞争非常激烈,孩子们不得不为了稀缺的机会铤而走险。每个人都会安慰自己说,别人都在作弊,为什么我不行?”
中介泛滥:收费贵 善造假
对于中国留学生造假现象的大规模出现,很多人将问题归咎于中介的泛滥和学生缺乏诚信。“在中国,有专门从事伪造和作弊的中介公司,为留学生提供出国申请材料。”新西兰《先驱报》记者林肯·谭(Lincoln Tan)透露,一名23岁的中国留学生曾承认,他向中介支付了1.8万美元,“以获得伪造介绍信、大学学历和其他相关材料”。
尽管缺乏官方的证实,但中国留学市场上确实存在部分提供造假服务的中介代理。不少公司更是以“为一名无科研经历的学生成功申请美国排名前五的大学硕士学位”等噱头招揽客户。
在一份美国高校采写的《中国留学申请诚信问题》的报告中称:“留学中介是造假生态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中介不仅提供全套的造假服务,并且通过这些服务收取高昂的费用。”
近几年,中国学生对留学的期许达到了峰值。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报告,中国留学生数量已经从2005年的11.8万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33.9万人次,年均涨幅超过19.19%。报告还预测,2012年中国留学生数量将突破40万人次。
“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国外的文凭比中国的要更容易找工作,竞争优势更大。”一名来自复旦大学的本科生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申请前往美国留学,攻读经济类研究生。另一名来自上海青浦的学生则表示,出国留学是为了将来移民海外做准备。
高校缺钱:收中国学生
中介与学生自然是诚信问题的制造者,但也有观点认为,国外的学校同样难辞其咎。北大附中副校长江学勤认为:“中国学生为了拿一张文凭前往美国,而美国学校则是想赚中国学生的钱。遗憾的是,双方的结合很多时候却是两败俱伤。”
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热潮背后,确有国外院校谋求收益的考虑。2007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基督教大学开始筹备招收海外留学生,他们首先在中国雇佣了3名面试官。该校招生办负责人约翰·奥斯本(John Osborne)解释称:“中国的市场非常庞大,我们无法忽视。”截至2011年底,该校已经招收了250余名海外留学生,其中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另据美国知名教育网站负责人麦彻同透露,此前有美国州立大学招生负责人与其机构联系,希望能在中国招收数百名留学生。“理由非常简单,这所大学遇到了财政问题,需要招收能够自己缴纳学费的学生,而中国学生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类似的情况还在继续。2012年10月20日,中国国际教育展在北京拉开帷幕,共吸引了来自38个国家的500余个大专院校和教育机构参与。这些机构来到中国的目的只有一个,招收更多的中国学生。显然,这种扭曲诉求的背后,难免会生出各种滥竽充数式的尴尬。
破解难题:口语面试
将诚信问题扩张至所有中国籍留学生,显然言过其实。南加州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常年在中国各地开展招生工作,“确实存在坏苹果的现象,但我们也应该对学生有信心,关键是各学校建立一个完善的申请系统。”他们已经看到了中国留学生诚信问题的改善,“我今年收到了许多学校和学生的承诺书,他们的申请材料都是自己准备的,没有得到中介的帮助。”
而那些希望继续吸引中国留学生的学校,也在寻求改变。弗吉尼亚大学等美国高校均雇佣了中国地区的校友担任面试官,一对一考核留学申请者。这类举措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支持,北大附中副校长江学勤就不断强调,口语面试是辨别一个留学申请者“最好的试金石”。
尽管各方都在为杜绝造假做着努力,但部分中国学生仍有自己的打算。一位常年奔走于中国各高中、大学的面试官透露:“我们反复强调,任何人的作弊和造假,都可能会影响他所在的学校或者城市的留学申请诚信记录,进而影响其他人。但许多人对此并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