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评论:为什么通识教育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发端于19世纪的通识教育在西方大学被广泛接受,哈佛有通识核心课程,很多美国大学甚至在前两年不分专业让学生自由选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也开始了素质教育改革。近年来,通识教育也面临一些质疑。面对琳琅满目的课程表,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摸不到头绪,通识教育是否一定优于专业化教育?
8月26日,专栏作家约翰·凯(JohnKay)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力挺通识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书写散文和细心观察的能力,相比就业技能,这些能力不会过时,学生将终身受益。
很难想象生活中没有数字搜索和互联网。对我和其他人都一样:随着获取和检查相关事实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便捷,专栏作家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图书馆书架上取走书,一页一页地翻阅查找,已经不再是有效的搜索方法,尽管有时这是有益且有趣的搜索方式。这种需要在图书馆一待几个小时且往往徒劳无功的工作,现在只要轻点几下鼠标就可完成。
这种变化,在我开始为《金融时报》撰写专栏后的20年中悄然发生,同时也伴随和印证着知识本质的转变,以及相应教学方法的变化。现在,对人们来说,重要的不是知道什么,而是知道那些已知的东西。期权交易员无需熟悉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但是他们必须知道模型确实存在,且非常重要;律师无需回忆法官的推理过程,但是必须有高级知识指导她搜索相关案例。
在知识前沿,不管是试图找到更高级的期权定价模型的金融学者,还是必须找到具体应用案例的法官,他们都必须掌握所有的相关信息。但是写报纸专栏、经营企业、管理资产或者在法律纠纷时给客户提建议,这些事务的主要要求是综合能力。在不同信息来源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比熟稔于某一特定信息来源更为关键和重要。现代科技让这一任务变得更简单了。
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应该更关注学习和获取与工作有关的特定知识”这种普遍认识在21世纪尤其遭到误读。一些人认为,应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教授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上,这种说法确实有道理,但也有失偏颇。
很多有影响力的人,特别在英国和美国,他们不仅不懂数学,而且并不因自己是个数学盲而羞愧,这实在让人大为震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育过度专业化,而不是教育不够职业化。在英国,学生可以在15岁时放弃学习任何一门科学学科,这类事情非常常见,年轻人拒绝在年轻的时候学习这些学科。
美国《外交》杂志的主编法里德·扎卡瑞亚(FareedZakaria)今年出版的新书捍卫了通识教育——这种传统教育让本科生学习各种学科,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本书说到点子上了。扎卡瑞亚还驳斥一位共和党州长,因为该州长嘲笑学校在人类学和哲学方面浪费钱。
只要有一点反省能力就会发现,道德不是简单的常识或者阅读一本宗教经典,了解其他文化——或者仅仅承认存在其他文化——或许会带来更好的结果,比如,在伊拉克。
将基础教育的重心放在培训特定的工作技能方面是错误的,世界变化太快,几年内技能就更新换代。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享受有报酬的工作,在我们无法预测的未来环境中充实生活。20年后,我们可能不会再用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但是独立思考、判断数字、书写散文和细心观察的能力——教育可以而且应该发展的能力——会像现在一样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