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些通过英国“熊孩子”开启的教育脑洞

2015-08-28 作者:茄葩 来源:界面

近日一部名为《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面对中国式教学,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的纪录片引发中英两国教育界人士的讨论。一时间各大教育网站被这部纪录片的评论刷屏。依据“不以事实为依据的发声都是虚张声势”的原则,接下来的几天,茄葩小编白羊大叔将从纪录片展现出的英国孩子诸多言论行为细节入手,陆续推出系列评论,让我们来感受下被英国熊孩子捅开的那些教育脑洞。

当34岁的中国老师邹连海在给英国学生讲三角函数时,晦涩的公式、枯燥的讲解,让坐在教室后排的几个活(wen)泼(ti)学生坐不住了。忽然有个英国小女孩问了一个大多数中国孩子几乎不会考虑的问题 “我为什么要学这些?”显然这个问题得到了共鸣,接下来多动上瘾的碎碎念公主Sophie回应道“我觉得我们一生都用不到”。显然这位自称上学的最大价值是为了交朋友的孩子,并没有说假话。后来这些反老师党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我觉得他们应该教我们怎么缴税”。

的确,如果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时连目的都不明确的话,那他一定是盲目的,学习亦是如此。 我们究竟为什么接受教育?在教授中文的赵老师和校长的一次谈话中小编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显然那位满脸正义感的赵老师亮出了我们中国人的教育观:我们读书上学是为了糊口,因为生活是如此艰难。

而在英国,良好的社会福利,小孩一出生几乎不会为口粮发愁。老师只会告诉学生读书很重要,读书意味着未来有更多的选择。经济条件决定上层建筑。在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件事儿上,英国孩子更多注重的是自我实现,而我们更多的是生存糊口。所以这就导致了两国在教育形态上截然不同的差异:

我们所有的教材、教学大纲、考试、评分标准都是一致的,甚至体育课竟然都不是选修课(这一点吓坏了无数英国宝宝),虽然也有动态教学,但对应试教育的大多数孩子而言还是天方夜谭。而英国公立教育会依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教材大纲、不同的班级、分层教学。甚至在做实验时先让孩子体验实验的乐趣,多次试错,直至引导得出结论。

真正发人深省的是Bohunt中学校长和教务处主任说得一番话。在和赵老师聊完天后,对于赵老师的观点,这位英国绅士在口头上表示了认同,但背后却感慨。“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把英国学生的失败归结于我们是一个福利国家。我们可能真的缺乏中国孩子的那种绝对驱动力:作为中国人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成功。”

注意这个校长的用词:“成功”,而非“糊口”,成功这个词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有人和别人比,有人和自己比。

若和别人比我们必定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比较中我们可能会赢,但是很多时候会输,所以接受教育的过程才有了辛酸、比拼,才有了“别人家的孩子”;若和自己比,这种教育必然偏重于自我实现,成功与否和别人无关,只和过往的自己有关。这种成功是自足的、快乐的。

正如中国老师在片中所言,导致这种差异的还与中英两国的教育资源、教育制度有关。可能有人会说在这两种成功的维度上,基础教育我们必须被迫选择的呀。但细想其实在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上我们可以做到自由选择。

纪录片第一集中,有一个特写镜头始终让小编难忘:在五位中国老师上课的Bohunt中学的校园里悬着这么一个标志板,时时提醒着孩子们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纳尔逊·曼德拉说的“不要以我的成功评判我,而要以我在逆境中重生的次数。”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