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式教育进英国课堂”的纪录片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一部关于“中国化的教育入英国课堂”专题系列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 》(《中式学校,我们的孩子受得了吗?》)正在引起广泛的舆论关注。早在8月4日,一段“中国教师赴英教学训哭学生”的视频就已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网上被疯狂转发的这段视频,正是其预告片。看过预告片后,许多人的印象是,中国老师“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他们十分“抓狂”,如学生上课扔纸飞机;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高强度的“中国式”教学,被中国老师训哭。还有人认为,这些英国学生缺乏进取心,懒散无纪律。
该片于英国时间8月4日晚9点(北京时间5日凌晨4点)播出第一集后,关于“中式教育”有用与否等议题,又在中英两国引起不小的争议。英国《卫报》专栏作家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就称,“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英国根本没必要效仿。”
那么,这部纪录片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剪辑制作是否真的出了问题?
1、真实性
根据参加此次项目、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李爱云老师对《扬子晚报》的表述,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预告片及纪录片第一集的呈现是有所偏差的。李爱云老师表示,“英国学生并非懒散无纪律。他们自己的老师进来了,学生们一下子完全静了下来。
事实上,英国孩子并非可以随意上课吃东西,也不允许化妆,英国学校对课堂秩序也是有要求的。就像中国课堂一样,英国老师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也会有一定的惩罚,一般是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记黑板留堂,第三次就要去见校长,老师也会采取找家长这样的行动。
说实话,咱们国内因为纪律不好去见校长的倒还不多,但国外会,还有专门分管纪律的校长。”让李老师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个被批上课化妆的女孩。“其实这个女孩本性十分友好善良。我曾因为课堂纪律不好而不开心,她下课了就主动找我,要和我抱一抱,逗我开心。在我们告别的时候,她第一个就哭了。”
而诸如“中国老师不让学生上课讲话,不让学生问问题”的镜头,李老师认为这也是把中国式教育“妖魔化”了。她提到,“这个场景我记得很清楚,在节目中我曾经确实因为纪律问题生气了。我正在授课,有学生讲话不听讲,我请他不要说话;而这时有另外的学生说,‘那我来问个问题吧’,我当时请他先不要提问。其实这并不是不让学生提问,而是这个时候不要提问。”
她觉得预告片将当时课堂上最混乱的场景镜头剪辑到一起的做法“是炒作,与实际情况不符。”
BBC播放的纪录片主页英文说明
2、当我们在谈论“中式教育”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伦敦大学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在全球QS教育专业排名中位居第一,他们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有意向做一次中国式教育的研究项目。
为此,它和BBC才共同合作启动了这一个研究项目“中国化的英国学校”(The School That Turned Chinese)系列纪录片,通过比较、学习、借鉴中国基础教育的理念、教学方法与课堂模式,为英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这些教育研究者试图探寻:“用中国式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英国中学生能否可行?中国教育模式是否可以在英国引进推广?”
但问题就在于,什么是项目组所理解的“中国式的教育方法”呢?纪录片第一集开头展示了一群中国学生齐刷刷在操场列队的场景,与之相配的关于“中国式教育”的关键词是“权威,极为严格的纪律和非常激烈的竞争”。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式教育的特点是长时间、高强度的高压教育,以及严格的纪律。” 而正是源于这一层理解,才有了纪录片里呈现的刻意的教学设计。
项目组选取了来自汉普郡的英国顶尖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组成了50名九年级学生(学生均为自愿参加)的新班。这组学生被以中国式的模式来教育,而其余的同学则会继续去上该校原有的课程。前一组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其实被尽可能地“中国化”——从学习时间表、课程安排到课堂上的教学将统统采用“中国式”。
李爱云老师则向媒体介绍了每日的具体安排,“根据传统中国中学的模式制定课表,早上7:00到校,7:30开始早自习,11:45下课,中午休息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晚自习,晚8点离校。孩子们从早到晚都有课,每个老师的课程在三节或三节以上。”
听起来确实很像中国式的重点中学。
3、 BBC真的找对人了吗?据了解,参与节目的中国老师在全国海选,要求是当地的优秀教师,语言要过关,对教育研究有兴趣。
而据媒体报道,由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和英国广播公司此次的“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纪录片想探讨“最先进的中国式教育”在英国的效果,因此在选择中方老师的时候也是在最精英先进的中国学校里选择。
参与此次纪录片录制的共有5名中国老师,其中3名是有着中国教学经验的在英国从教的中国老师;另外两名来自中国本土的老师(李爱云老师和邹海连老师)都是出自目前中国最顶尖的中学,分别是自南京外国语学校和杭州外国语学校。
李爱云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现为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中英语教师、英语教研组组长。据扬子晚报采访报道,从去年10月开始,项目组工作人员就和李爱云老师联系。
“首先是电话交流一些看法,看我的语言能否过关,因为这要具备全英文教学的能力;第二,要看老师的教学经验;第三,要看老师有没有自己的思想,能否诚实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
去年12月BBC该项目组专门来“亲密接触”,不仅拍了自己的课,还安排了各种采访,要把内容带回总部研究。”李爱云老师表示,“而最终入选时,BBC当时反复强调,希望我在英国上课时,能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
根据杭州外国语学校官网的消息,邹海连赴英国参加这个项目经历了层层选拔。BBC在选人时,要求第一教龄满5年;第二,老师从事英语语法、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学工作;第三是进行全英文教育。邹海连在杭州外国语学校剑桥高中任教多年,担任实验班班主任,平常都是用英文给学生上数学课,所以入围了BBC的初选。初选之后,邹海连经历了多轮面试。
此前,邹海连对当地媒体称,BBC主要核实他的情况,包括教育经历、教学方法以及和该研究项目的契合度等。最后,BBC又专门找了一家独立机构,评估他的心理状况,包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等。
两位老师所在的学校均属中国最顶尖最精英的中学。南京外国学校(简称南外或NFLS),是1963在中国时任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创办的全国首批外国语学校之一。
除基础的中学课程外,学校还开设德语、法语、日语三个小语种的课程。而杭州外国语学校(HFLS)则创建于1964年,是浙江省教育厅直属的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学校;同时也是教育部认定的拥有推荐保送生名额的1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两所学校的保送名额和出国学生都特别多。
这也就意味着,5名参与项目的教师里,唯二从中国直接选拔的老师并非来自英国人所理解的,最能代表“中国式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学校。这就造成了两种可能的信息不对称:第一,如果如报道所称,纪录片想探讨的是“最先进的中国式教育”在英国的效果,那么对教学的设定就不应该沿袭他们脑海中对“中国式教育”的刻板印象;第二,假设BBC就想拿中国的“高压式教育”做实验,那么只好说,你们找错老师了。
李爱云是这样描述她平时在南外教学的情况的:“事实上,中国现在先进的中学里也是采用小班化教学,南外的很多课程都是分成小班教授,并非英方所认为的大班教学。这些英国孩子平时一二十个人一个班,你一下子变成50个人,你给人家一天13个小时,我们南外学生也不适应啊,但这是他们心目中的传统中国教学模式。主办方心目中的中国标准式教育就是50人的实验班,他们还是坚持将这些从学前教育、小学、初中一路走来都是小班教育的英国孩子一下子放进50个人的大班。”
一个月的“中国学校”作息时间是从早晨7点到晚上8点,虽然她向主办方反映,国内的很多中学现在并非如此,而南外下午4点多就放学了,但英方理解的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就是有晚自习的。
“所以这些原本习惯了小班课堂大量讨论和发言机会的孩子,一下子到了大班;习惯了3点多就放学的孩子,一下子要学满十多个小时——出现种种不适应都是可以理解的。”
也就是说,项目组通过英语教学能力及教学经验等高标准层层筛选,其必然筛选出来的是中国最顶尖学校的老师,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更与发达国家的经验接轨:小班教学、重视素质教育、鼓励个性发展等等。
而一旦选拔结束后,项目组便会反复强调希望老师们去英国上课时,要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可以看出,项目组虽然筛选的是中国最顶尖学校的老师,但事实层面上,它并不能实验出也不能达到“最先进的中国式教育在英国的效果”。
在中国,学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就算不在学校,也在补习班。这确实说明他们学习的强度会更高,也意味着他们相对上会有较少的时间来发展兴趣爱好。但纪录片已经放出的部分里,灌输式教学与个性化教育、鼓励赞美与严厉鞭策、严格管理与宽松学习之间的矛盾似乎都被一一放大,如英国学校理化课习惯让学生自己去动手、研究和发现;而中国教师的理化课堂,则由老师演示实验,然后将所有的知识用课堂笔记形式教给学生。
对于“中式教育”,中国网友也纷纷表示确实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功利化、数理化课程太过艰深等问题。但是,纪录片所设定的传统学方式的真的能代表“中国式的教育”吗?这其中隐藏着节目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刻意的设定和人员筛选的悖论。若真要强行匹配这一刻板印象,无论是来自衡水一中还是毛坦厂中学的资深教师都更加适合参与到这场实验中。
节目尚未完结,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