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理工清退150名学生?上海某校被纽大“拉黑”?
现在的学术造假,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前脚帝国理工刚清查了150名学生,后脚上海某学校就被爆出学生成绩单造假,被纽约大学抓包。
还有此前提到的IB、AP大考造假、港大、澳科大学生因学术不端逃回内地、甚至被逮捕……这些年,内地学生学术造假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内地学生的信誉度大打折扣,这对那些脚踏实地,靠实力申请名校的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件可悲的事。
帝国理工清查学生造假
最近,帝国理工掀起了一股反学术不端的调查风波,学校委托了专业的第三方机构,针对学生的入学成绩单、推荐信、入学前学历、申请文书等材料进行随机核查。
据悉,目前已有150名在读学生或将受到影响被开除。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QS全球排名第二的大学,在随机抽查的情况下,就能“揪出”如此之多的造假学生,其结果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拿着早已关停的高中开具的成绩单、没有出国记录却能拿到海外本科毕业证……这些造假的学生背景根本经不起推敲,谎言一触即破。
更奇葩的是,部分学生和家长被通知造假后,竟表示完全不知情。不分家长表示:当时把申学一事全权交给中介安排,至于中间的各种弯弯绕绕,他们则是完全不了解。
至于为什么突然启动反查?有网友给出了猜想:
且不论这个理由是否能站得住脚,一些家长和学生投机取巧,以为花钱找中介,到学校入读了就已经万事大吉。殊不知,学校本身也不是“傻白甜”,收了你一年几十万的学费,再来清退。你以为自己赚大了,其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因此,在申请学校时,一定要谨慎选择。避免出现机构造假,而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
上海某校造假被“拉黑”?
起因是一个在纽约上学的学生,花了15个W在上海某校买了一份高中成绩单,企图通过这种方式申请纽约大学。被纽大招生官发现后,该学生也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目前,纽大似乎已把该校“拉黑”。
但网上倒也有为学校鸣不平的:
甚至有人觉得,如果不是学生秀成绩,根本没人会知道:
但更多网友在还是吐槽:
那些拿着虚假材料换取名校录取,且完全知情的学生,说白了也就是咎由自取。但那些准备靠自身实力申请学校的后来者,才是整个事件的无辜受害者。
接连发生的内地学生造假事件,让中国内地学生的学术声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各项应对举措也是如约而至。
比如:多邻国开启考试“双机位模式”、多国禁止考生出境考雅思、IBO宣布“最低两小时监考”……
甚至前段时间,中国澳门多所大学陆续宣布:自2025/2026学年起,内地非高考生将不再具备申请该校本科课程的资格。也就是说,中国内地国际高中学生想去澳门上大学的,已经不可能了。
最后
在留学前,学好目标国家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国内,很多同学学英语时只注重书面英语,导致听力和口语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即使考取了高分的雅思托福成绩,也可能在实际沟通中遇到困难。这会导致许多留学生在国外无法理解课程内容,难以有效与教授和同学交流,写作论文变得异常困难,成绩也受到影响。
此外,掌握并不断优化学习方法也至关重要。与国内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同,国外更注重讨论、自主研究和自学。留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与教授互动,主动寻找学习资源,以更好地适应国外的教育模式。
最重要的是,在选择留学目标时,应考虑到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学术兴趣。高排名的大学固然有吸引力,但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虽然一些热门专业可能更容易找工作,但真正的长远发展依赖于个人的兴趣和激情。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和领域,能够更好地推动个人的学术和职业发展。不要仅仅追求名气,而是要追求与个人兴趣和目标相符的留学经历。
留学之后,持续努力学习至关重要,包括维持出勤率、及时提交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如果由于个人原因无法按时提交作业或需要缓考,要及时与教授进行邮件沟通,说明情况并申请特殊处理。毕竟,GPA是不能逆转的,所以一定要严格管理自己的学术表现。
此外,绝对要严格遵守学术诚信原则。无论是自己的作业还是与同学的讨论,都应该明确诚实守信的底线。
如果真正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寻求帮助并不可耻,许多高校都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辅导,包括GPA管理。如果有需要,一定要主动提出。
在追求高学历、名校光环的同时,我们更应坚守诚信底线,珍惜每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同时,高校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合作与监督,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诚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