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留二代”:回流教育之纠结
不少新移民家长就是看中了国内基础教育的扎实。
当国内赴英留学的人群呈现低龄化趋势的时候,出于为下一代在全球“中国热”中不要丢失中国文化、打牢中文底子、培养竞争意识、慰藉年迈老人等等考虑,在英留学后定居的新移民们,正纠结着要不要把孩子送回中国,接受一段时间基础教育。但国内大环境杂芜,隔代教育缺陷,亲子分离焦虑等痛苦,又左右着“留一代”们对子女采用“回流教育”的抉择。
“留二代”回流教育,坚定实践者有之,彷徨观望者有之,坚决反对者有之。每个家庭有不同的情况,各有各的理由。“成功”的经验未必能拿来就有用,“无用”的方法也许换个人、换个环境就会起到效果。
送回国的障碍
在英国工作的糖糖目前还没有孩子,但她希望孩子将来接受中西合璧的教育。她说,自己爸妈接受过正统的教育,思想开明,只要跟他们沟通好,将孩子送回国交给老人来带,以弥补亲情。“我自己已经离父母那么远,把我的孩子在我父母身边,就跟我在父母身边一样,可以增强家庭凝聚力”,糖糖说。“很多新移民也把老人从国内接过来帮着照顾孩子,这跟把孩子送回国有什么不一样呢?回国还有个中文大环境,对打基础确实有帮助。”
有两个男孩的年轻妈妈菲比这些日子在矛盾要不要把孩子送回国上小学的问题。她和先生在英国留学、工作,目前定居下来。大儿子三岁,二儿子两岁,正是一家人规划孩子教育蓝图的时候。菲比不希望孩子纯英国化,变成“香蕉人”,而是能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同时在基础教育上打个夯实的底子。要实现这个想法,把孩子送回国上一段时间小学,“小升初”之前再接回英国,是个理想方案。
伦敦格林威治中文学校的陈雪校长,在三十多年的办学经历中经历了两代在英华人的“回流教育”现象。她说,很显然,如今学历较高、工作稳定、生活优渥的“留一代”将孩子送回国教育,跟八十年代香港新界移民出于经济和工作压力,把孩子送回香港托老人寄养,理由完全不一样。可是,两代人同样面对“回流”产生的亲情阻断、隔代教育等问题。
即便这些问题能利用沟通、假期等手段弥补和缓解,但实现中英两国基础教育“无缝衔接”,却是个技术难题。按照菲比的算法,英国孩子4岁就可以上小学,小学四五年级面临“小升初”,如果不想进教学质量普通的公立中学,就得给孩子开小灶了。也就是说,如果把孩子送回国上小学,孩子7岁才能入学,刚上到三年级,就必须回英国。不花一年时间提前回英国适应和缓冲,很可能耽误“小升初”。三两年的时间,“中国底子”能打好吗?菲比因此痛苦纠结。
面对越来越多完全西化的BBC(英国华裔),两个儿子的年轻妈妈林入也希望孩子保留中国的根,至少性格和价值观是东方文化培养出来的。因此,她希望孩子能在中国接受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但如果把孩子送回国放在父母身边,就意味着将错过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关键的阶段。她也想过举家回国,但这相比仅仅让孩子回流,更是个浩大工程,很多问题需要从长计议。
搁置纠结,两个年轻的家庭,包括老人,都不遗余力地在家创造良好、严格、有序的中文环境,培养孩子说中文。目前效果显著,两个家庭的大儿子一口中文都说得有模有样,如果持续培养,前途喜人。但随着在英国上幼儿园的时间到来,孩子的语言优势会不会被“带”过去呢?还得让现实说话。
年轻妈妈奶茶的思虑可以总结不少“留一代”的想法:“我想让女儿回国,除了看中国内基础教育的扎实,再就是觉得中文博大精深,唐诗宋词那么美,她应该了解和学会欣赏。我不希望女儿完全西化,一是因为觉得中国文化的美好与珍贵,希望她能体会;二是不想让她成为大街上见到的抽烟早恋闹事的英国teenager。如果她完全西化了,除了语言跟我们有障碍,世界观人生观等也会与我们有分歧甚至无法沟通,这些都不是我想看到的。对于他们这样的小移民,大概最重要的问题会是对自己身份的疑惑吧。自己既不是英国人,却也跟中国人不太一样。他们上英国的学校,交英国朋友,但从外表一看就知道是亚洲人。回到家说中文,过中国的节日,但可能找不到对‘中国人’这三个字的归属感。”
对英国教育的误解
语言心理学博士曾飚目前在纽卡斯尔大学任教,同时是一个三岁男孩的家长。他就有亲戚选择了“回流教育”,现在孩子中文、法语和温州话都说得不错。虽有这样的成功案例,但曾飚不打算参照。“把孩子送到国内接受教育,与父母分离,也许有好处,特别是对老人来说。但没有一个好处值得付出分离的代价。”
他认为有些华人对英国教育有些误解,比如基础知识不行,竞争力弱。这大概是一些华人对英国教育不了解,也认为西方人的友善和沉默是竞争力不强的表现。曾飚希望孩子多接受这样的教育,培养孩子勇于竞争、敢于表达、自信的性格。
曾飚说,英国一些公立学校教育状况可能不尽如人意,但英国中产阶级对子女的教育一点都不弱于国人,只是对教育的注重点可能不一样。据他了解,私立学校教学很多很不错,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教育人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曾飚说,“我不担心哪里教育好,而是担心自己挣的够不够,足以自由地选择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最关键的是,曾飚认为教育的重点在于家庭教育。一个人未来的幸福和成就,取决于他的性格和多方面能力。教育固然对此塑造有贡献,但有时也会成为束缚。所以他认为,孩子的学校教育,适可而止就可以了。
Lily在英国前在国内一所IB学校(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的简称,国际大学准学士资格课程)当老师,目前她在苏格兰开设了一个汉语言中心Chinafan。她也比较认同英国的基础教育。据她观察,在学习阶段,英国教育体系并不特别提倡“竞争力”。英国教育更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注重“宽容、合作、渗透”,不像国内的教师偏重教学成果,或者更准确一点,成绩。比如孩子在校学小提琴,如果她的水平比其他孩子高出很多,老师就会建议孩子上一对一的课,而不会把这个孩子当成对其他孩子“提高竞争力”的榜样。值得注意的一点,他们对孩子的评价语,极少用 “成绩好”“成绩差”,他们会选择“不同”这个词。
自己的方式
几乎每个新移民家庭,都有自己教孩子中文的一套理论。曾飚有一些“探索中的经验”可以分享:
一,在家用中文交流。
二,培养睡前读故事习惯,最好用中文讲,如果是英文的,家长选择合适的水平,用中文翻译出来,读给孩子。
三,教孩子一些汉字,特别是小学前。汉字阅读可能是最难的中文学习,但如果有300个汉字基础,就会很容易认识更多汉字,不过要保证汉语交流环境。
四,日常有些提高汉语的技巧,如重复、复述、跟读等。这些都需要保证家长和孩子有足够时间在一起。
五,汉语其实也是一种语言,汉字是一种有些复杂的书面记录符号,但并没有不可能的任务。汉语特殊论,对于学习和教授,都没有好处。
也许孩子大一点之后,可以安排到中国的假期,这个对于提高中文效果很明显。
至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曾飚觉得那要看“孩子自己的兴趣”。他说,他是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至今还常用温州话写东西。他回忆故乡,因为觉得自己曾经生活在一个很温馨,很有人情味的地方,促使自己不停地去了解这个地方。如果中国文化能给孩子这样的经验和认识,比如,他的父母给他的关于中国的印象,还有他对中国的想象,都是温情的,有吸引力的。“我相信有一天他内心的乡愁机制被激活启动,他一定会去了解的。”
Lily认为,双语资源是移二代最珍贵的资源之一,身为移二代连汉语都不会说,就白白浪费这个资源了。而语言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如果父母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或者没有语言教学的能力,可以送到本地的中文学校。英国学制下假期比较多,暑假尤其长,家长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假期将孩子送回中国,给孩子一个汉语学习的语言环境。
孩子的礼物
陈雪看过许多“回流教育”的个案,也见过把孩子留在身边、由父母来“中国化”的例子。但她的个人观点是,无论怎样,孩子应该在父母身边,自己的孩子,自己来塑造。“要问哪种方式更好,长大成人的孩子,会告诉你结果。”
这与曾飚的想法一致。对孩子的未来,曾飚的展望很富诗意,“教育子女、学习语言,就好像酿老酒,只要适时地备好料,放好酒曲,设置一个基本的环境,就等着酒酿好的那一天。”“我希望他坐飞机的时候,不要想着来时火车上的风景,把外面的天空给浪费了。他的未来,我只能看着想着,就好像他送给我的礼物一样,事先定了,就没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