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生心理问题多 不想一个人在国外
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有增无减,低龄化也越来越”严重“。比起“大”孩子们,年纪小小就留学异国的他们,有着格外多的困惑。诸多留学生不惜拨来越洋电话咨询心理困惑。家长如何才能同孩子实现成功的沟通,从而帮助他顺利渡过难关,已然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小留学生倾诉: 留学是家长强加给我的困难
“我想家,不想一个人呆在国外。”拨通越洋电话的小欣呜咽着同心理医生诉说道。某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心理医生告诉我们,由于该中心的健康心理热线号码是24小时免费服务,因此,时不时会接到来自国外的留学生打来的电话。
整体来看,困扰他们的问题不外有三:一是想家,在国外不适应,感到孤独寂寞;二是遇到了困难,包括学业上的、生活上的和感情上的;三是需要倾诉,同家长存在矛盾,认为出国留学是家长强加给自己的困难。
“出现这一问题,与当下留学生越来越低龄有关。”该心理医生分析道。由于年纪太小,还没有明晰的人生规划及对前途和未来的判断,对家庭和父母依赖感颇强的小留学生往往一遇到打击就“懵”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而有些家长不懂得同孩子有效沟通,孩子产生了恐惧或逆反的心理,只好打电话找陌生人求助。
一方是心灵受挫在海外孤单漂泊的孩子,另一方却是活跃在各大留学咨询现场积极提问张罗的家长。很多情况下,在留学的准备阶段,作为出国留学的当事人———孩子,往往忙着参加出国考试培训,根本没有对于自己未来选择的发言权。
由父母一手包办的留学规划一旦实现,孩子们就被送到目的地,开始完全陌生的生活。很多低龄的留学生并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
这些孩子一旦出国,就有租房、看病等现实的需求,而语言能力、生活能力都很差的他们却很难和别人沟通,难免遇到困难。
家长都是怀揣美好的心把孩子送到国外,可是国外的生活却并不美好。我们建议小留学生的家长,一定不能够盲目送孩子出国,事先要同孩子充分沟通,且培养他们应对困难的能力。
思考后做的决定,孩子更容易坚持和实现
与本科后出国留学的传统留学生群体相比,小留学生处于青春期,不仅没有成熟的心智,更是一个容易叛逆的年纪。他们很容易将留学的困难归咎于父母,认为这是强加给自己的困难。
留学专家指出,在是否留学的问题上,如果父母与孩子的意见出现分歧,父母可以先倾听孩子的想法,万一孩子不听建议,父母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分享自己或朋友的相似经历,给孩子提供参考意见。
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明白,留学的主导是孩子,让孩子参与到自己的留学和人生规划。让孩子明白,无论是否决定留学,孩子都应该为自己负责任,承担起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责任,而不是将责任推给父母。
孩子认真思考过并做出的决定,即使最后可能要辛苦争取,也更容易实现和坚持。
小留学生的背后,必定凝聚了家长难以言说的操劳。很多留学家庭,学生是第一次出国门学习,而家长也是第一次面临空巢,要适应孩子不在国内的生活,双方都需要进行心理“断奶”。
家长陪伴孩子的同时,孩子也要及时“陪伴”、关心家长。这时候,孩子可以主动将自己留学过程的疑虑,包括趣事、坏事,都跟父母分享,这比报喜不报忧的沟通,会更让父母觉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