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外中学参展数量增加 家长认为孩子应中西结合

2013-11-18

日前,亮相2013年中国国际教育展的牛津夏令营学院吸引了不少中国学生和家长。“你将住在彭布罗克美丽古老的大学学生宿舍,所有的学生拥有自己宽敞的双人间。在课程期间,学生导师和课程指导员也会生活在学院中……”

“这是一个为期两周的交流活动,招生对象是16至21岁的学生,每季学生不超过100名。如果现在申请,正好入读明年的暑期学校。”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我们,其实往年已有中国学生参加,只是该夏令营学院首次参加中国国际教育展。虽然两周5995美元的收费不菲,但还是有家长表现出了热情。

在今年的教育展上,如该夏令营学院一样第一次参展的中学并不鲜见,这传递了一个信号:在中国低龄留学日益升温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海外中学瞄准了这个针对中学生的留学市场。

海外中学参展数量增加

作为加拿大联邦政府在海外组织的最大规模国际教育推广活动,今年的加拿大展团有逾90个教育机构和服务提供商参展,其中和中小学相关的就有约30个展台(北京站),如此高的比例显示出其推荐中小学的努力。

首次参展的威尔士高中的展板吸引了不少家长的目光——展板上一个学生举着SAT满分2400分的成绩单,另一个学生举着雅思满分9分的成绩单。

“学校实行严格考勤和成绩评估制度,出了不少SAT、雅思等高分考生,其中就有中国学生。”负责咨询的工作人员向家长强调,该学校可以提供大学预备学分课程并颁发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毕业文凭。

与威尔士高中单独设立展台不同,加拿大还开设了不少教育机构的展台。比如埃德蒙顿公立教育局、艾伯塔省教育部等。

以创建于1988年的新斯科舍省国际留学生项目为例,它由该省教育部门和7个校区共同合资创建。“我们为全世界的学生提供初、高中教育,有超过150所中学和800多名的国际留学生。”

新斯科舍省国际留学生项目招生专员希望借教育展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去留学,而艾伯塔省下辖62个学区,约1/3的学区向国际学生敞开大门。

不仅仅是加拿大展团设立了海外中学展台,越来越多的海外中学也希望和中国学生近距离沟通。

美国展团中有马丁路德高中等中学亮相,英国展团则设立了专门的私立寄宿中学体验区。

数据显示,2012年,3000多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就读于英国寄宿中学,其中1000多名为注册新生。

双方需求催生留学热

美国驻华大使馆教育项目官员表示,在参加此次中国国际教育展巡回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接受咨询的过程中,都遇到“愿意送自己的孩子来美国读高中的家长”,这也是不少海外院校的共同感受。

和美国展团中4所高中合作的威斯康星国际学院此次教育展之行的收获就颇丰。

该学院副院长初步算了一下,在教育展北京站,两天就收到50份意向申请,“上海站更热情,也收到了50多份意向申请”。

据他介绍,威斯康星国际学院目前与当地5所高中开展合作,为选择威斯康星州高中的中国初中生、高中生提供食宿及生活管理、高中课程辅导等服务。

说起该学院的创建初衷,主要是常有国内亲戚朋友让他帮孩子出国留学,“我就想能不能做这样一个项目,为中国学生和美国学校搭个桥,而且美国中部地区也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最终能实现这个想法,和近年来想出国读书的初高中生日益增多的市场需求分不开。

“中国学生想来,美国学校也想招国际学生,但传统的寄宿家庭模式也会有不足,威斯康星国际学院正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2009年项目开始运作,去年开始招生。”令他欣慰的是,目前还有另外8所学校在和他们谈合作。

被称为“体现英国教育的精髓和价值”的寄宿中学校长团在教育展前便抵达北京,开展“下一站,英国寄宿中学”系列活动,展开中英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层对话并进行合作洽谈,也是其中之意。

“中西结合才是真本事”

面对越来越旺盛的留学需求,如何在喧嚣的留学潮中理性地作出选择,是摆在不少家长、学生面前的首要问题。

在此背景下,笼统讨论低龄化留学的利弊已成过去式,更具体的话题是具备什么样条件的学生适合出国留学。

美国展团中4所参展高中的招生主管在现场面试学生之后,有一个共识:“今年学生的英语水平比去年有明显提高。”

但他们更看重申请者“是否具备相对的独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也要和父母沟通“是否有意放手让孩子去美国独立生活”,“这非常重要”。

当谈到目前在校就读的中国学生时,马丁路德高中国际生主管坦言,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第一道坎还是“语言问题”。

在他的眼中,中国学生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目标明确,学习非常刻苦的学生,另有个别学生则需要作出调整”。

在英国私立寄宿中学体验区咨询的陈先生担心孩子年龄小,出国后会不适应,提问非常细致。

国王伊利学校副校长给陈先生的建议是,孩子早送来的好处是能很快地提高语言能力,弊端是年纪太小就离开家人。

至于如何取舍,要看“自己孩子的情况”。他提到一名曾在该校就读的中国学生。“这名同学很想做设计师,但觉得中国学校的课程太过约束,就选择了我们学校,适应发展得很好。”

但在早年有过留美经历的焦先生看来,并不希望孩子过早出去“适应西方文化”,他认为这会导致孩子过于西化,将来回国和中国国情不能衔接,会水土不服。

“既要本土化,又要国际化,做到两者相结合才是真本事。”焦先生说得确实在理!中英网英国留学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