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英国摄影师奇思妙想错位拍摄 跟着照片玩转英伦

2015-10-12 来源:转载

英国伦敦本地摄影师Rich McCor在著名的地标前,借助形态各异的剪纸和其他工具,拍摄了奇思妙想的错位照片。

在他的镜头下,伦敦眼变成了自行车,大本钟变成了手表,特拉法加广场上的石狮变成了玩毛线球的喵星人。

最重要的是,每张图片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段难忘的历史。

想必大家都熟知每次伦敦地铁报站时候的"Mind The Gap"annoucement。然而,鲜有人知的是,Embankment是目前伦敦唯一一个还采用Oswald Laurence原声“Mind The Gap”的地铁站。

在他去世后,他的妻子会经常去Embankment地铁站,等候每个下班车次,只是为了能听到亡夫熟悉的声音。

但是,后来,Oswald Laurence的报站声被通用的digital annoucement取代。

Laurence的妻子联系了TFL,告诉了工作人员她的故事,并且希望能保留自己逝去丈夫的声音。TFL的工作人员非常感动,他们重新启用了Laurence的报站声,以守护他妻子心中的那份爱。

到如今,Embankment地铁站的“Mind The Gap”annoucement是目前伦敦唯一一个还采用Oswald Laurence原声“Mind The Gap”的地铁站!

伦敦眼(The London Eye),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伦敦的地标及著名旅游观光点之一。

伦敦眼于1999年年底开幕,当时赞助商还是英国航空公司,因此,又称千禧之轮,总高度135米(443英尺)。“伦敦眼”为庆祝新千年而建造,因此,又称“千禧摩天轮”。

伦敦眼共有32个乘坐舱(由序号1排列到33。因为宗教忌讳,没有13号的哦。)

“伦敦眼”在夜间则化成了一个巨大的蓝色光环,大大增添了泰晤士河的梦幻气质。伦敦眼还为2015英国大选亮灯,红灯代表英国工党,蓝色代表保守党,紫色代表英国独立党,黄色代表自由民主党。

纳尔逊纪念柱(Nelson's Column)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高51.59米,纪念死于1805年特拉法加海战的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

纳尔逊纪念柱兴建于1840年到1843年,由威廉·莱尔顿设计,费用47,000英镑,科林斯柱式,材质为达特穆尔花岗岩。

砂岩雕像的作者是爱德华·霍奇斯·贝利。此碑纪念着拿破仑战争中的海军上将,英国民族英雄霍雷肖·纳尔逊。

修建纳尔逊纪念柱(Nelson's Column)时,它理应的设计高度是182ft, 同HMS Victory的高度相同。

然后,在2006年翻新的时候,居然发现柱子的高度比修建时候设想的高度整整低了14ft。。。

看来英国人的数学真的不大行。

众所周知,特拉法加广场最突出的标志是南端的纳尔逊纪念柱,柱底四周是四只巨型铜狮。

底座上的四个青铜狮子是由埃德温兰西尔爵士设计。其底座有四幅青铜浮雕,每幅18英尺见方,由俘获的法国枪械融化雕刻,分别描绘的圣文森特角战役,阿布基尔海战,哥本哈根战役和纳尔逊在特拉法加之死。

圣文森特角战役:圣文森特角海战(Battle of Cape St. Vincent)是英军海军与西班牙海军在1780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和1797年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进行的两次海战,都是英国海军取得胜利。

阿布基尔海战:又名尼罗河口海战,是英国海军纳尔逊将军最辉煌的胜利之一。

1798年8月1日—2日,也就是拿破仑对埃及的远征(1798—1801)期间,英法海军在地中海尼罗河口的阿布基尔海角(埃及)附近进行的一次交战,是世界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战役之一。

结果以英军的胜利而告终,英国战役指挥官纳尔逊受封为尼罗河男爵。

哥本哈根海战:哥本哈根海战(英文:Battle of Copenhagen,丹麦语:Slaget på Reden)是一场发生于1801年4月2日的战争,海德·帕克爵士率领的英国舰队和丹麦-挪威舰队在哥本哈根附近交战。

舰队副司令霍雷肖·纳尔逊没有服从帕克下达的撤退的命令,在休战协定签订前击毁了许多丹麦-挪威船只。

纳尔逊在特拉法加之死:霍雷肖·纳尔逊(Horatio Nelson)是英国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的著名海军将领及军事家,在1798年尼罗河口海战及1801 年哥本哈根战役等重大战役中带领皇家海军胜出。

他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战役击溃法国及西班牙组成的联合舰队,但自己在战事进行期间中弹阵亡。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纳尔逊位列第9位。

伦敦塔桥(Tower Bridge),是一座上开悬索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附近而得名,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

伦敦塔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

1894年,伦敦塔桥完成通车,当时的英国王储,后来的爱德华七世与他的王妃参加通车典礼。它建成时原本是蓝绿色漆,后来(截至2010年)被漆过14次。

红色邮筒是英国的一大标识,在英国生活的人看到邮筒多少有点习以为常。殊不知,邮筒上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说皇家花押字-Royal Cipher。

花押字是什么?

既然叫皇家邮政,邮筒上就要有皇家的印记,设计上就用花押字来体现,就是邮筒上的英文字母,一般都在邮筒下方,表示这个邮筒是什么‘朝代’安装的。

英国邮筒最早开始使用是19世纪50年代,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因此,第一代的邮筒花押字是VR (1853-1901),这种邮筒现在当然已经很稀少了, 遇到一个感觉是很幸运的事儿,简直就是英国历史的活化石。

图中的邮筒位于West Kensington,和树拥抱,俨然合为一体。

伦敦的科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前不久被点缀了10万只氦气球,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云层。

这个被称为“心跳”(Heartbeat)的54米长的艺术设计来自于法国艺术家Charles Pétillon。

在谈到创作初衷的时候,Pétillon说道,他希望可以用气球这种天然带有愉悦感的常见物品为他的作品带来一些童趣,呈现出一种世俗情境下的天外来客的神秘感。

“我想要改变人们的观感——尽管他们每天都置身这里,却从未真正的欣赏过它。一个泳池,一个特定的场所:如果我把什么奇怪的东西丢进去,好像这些气球,人们都会立刻用与众不同的感觉去看待这些场所。我不想要我的作品看上去只是一件装饰品,其实这些艺术作品一直都在尝试抛出问题或者解答问题。”

科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市场是伦敦最具规模的跳蚤市场,也是最受观光客喜欢的地区之一。

考文特花园原为威斯敏斯本笃会女修道院花园,十七世纪贝德福伯爵扩建,后来是伦敦最重要的青果花卉市场长达三百多年,位于东侧的史特兰德是保存无数17到18世纪重要建筑物的区域。

尽管考文特花园是一个商业区,但实际上,这里处处都流露着艺术气息,不少艺术家也曾将这里作为展示艺术创作的“画廊”。

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二大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

保罗大教堂是伦敦的宗教中心,建筑为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教堂是文艺复兴风格,覆有巨大穹顶。

设计优幽完美,内部静谧安详,是建筑大师莱恩最优秀的作品。

圣保罗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著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莱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纪末完成这伦敦最伟大的教堂设计,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

圣保罗教堂另一个建筑特色,是少数设计、建筑分别仅由一人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筑师的教堂之一。

教堂内还有一个雷恩的墓碑,上书“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如果你在寻觅他的纪念碑,只需要看看周围)。1981年举行过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礼大典。

伦敦南岸中心 (The Southbank Centre),经常被某些不了解伦敦的媒体误翻译为所谓的“南方银行中心”。

其实,伦敦南岸中心是泰晤士河南岸欧洲最大的综合艺术中心。在这里能免费参与数百项艺术活动,悠闲漫步在河畔市场摊位之间,再看个展览或听个音乐会,偷得浮生半日闲。

“我不仅仅把南岸艺术中心视为建筑群的集合,因为你需要穿过几乎一切来到这里。曾经这里是一片荒凉并且满是痛苦的雅皮士的地带,但是,伦敦桥和威斯敏斯特中间的泰晤士南岸已经改变了自身。曾经他们认为具体不是适合想象力依附的一切最好的蓝图,它逐渐地走向新生。剧院,音乐厅,画廊都是世界一流的。逐渐增加外景和桥下骤增的小饭店和娱乐场所为这里锦上添花。不断地改变,适合所有人,这里值得一逛。偶尔这里人潮涌动(当地人和游客都有),所以现场演绎是伦敦有很重要的一部分。”

南岸中心 (The Southbank Centre) 举办的“爱之节” (Festival of Love) 展览活动中,喷泉也是艺术策展的一部分,现场很多情侣都互相拥吻,单身汪慎入。

自行车轮-伦敦眼,玩的就是创意。

英国伦敦的北格林威治体育馆,昵称“千年穹顶(MillenniumDome)”,又称O2体育馆,是世界各国为了迎接新千年的到来而兴建的一系列千禧建筑中最为著名的作品。

它造型独特,气魄宏伟,辉煌一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许多人称它是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鸿篇巨作。

它是英国旅游协会评出的2000年度英国最受欢迎的收费观光景点,被誉为“伦敦的明珠”。

伦敦O2是欧洲最棒的一站式娱乐中心,包括体育场、展览馆和大剧院等。伦敦O2脱胎于泰晤士河畔庞大的千年穹顶,也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举办体操与篮球决赛的场馆。

下次同学们也一起去伦敦塔桥怕张这样的照片吧,炫酷。

冲浪少年就是我,我就是冲浪少年。。。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Oyster Card,一般我们国内都称为“市政交通一卡通”,放背景叫“北京公共交通卡”,放上海叫“上海公共交通卡”,名字取得都相当的直观。

不过,不知道同学们有木有想过,为什么伦敦的交通卡,就叫了个Oyster呢?难道因为起名字的人很爱吃生蚝?

在说伦敦的“生蚝卡”之前,不得不提另一个以海鲜命名的公交卡,那就是香港的“八达通” Octopus Card,翻译过来叫“章鱼卡”。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电子货币卡(1997年使用于香港的公交系统),“八达通”这个名字于1996年确定,一方面取谐音“发达”,另一方面又有四通八达的寓意。

在英文命名的时候,就想到了用“八爪鱼”Octopus Card来代表四通八达之意。

言归正传,以英国人的思维,起名这事儿当然是越简单越直观越好。典型的例子就是巴斯——Bath,本来就是罗马大澡堂,简单直观。。

至于为什么取名为牡蛎卡Oyster Card,从形象上来说因为它有两个坚硬的壳保护,来表现伦敦一卡通的安全性,而且牡蛎中可产珍珠,就意味着这张卡隐含着的价值。

另外,泰晤士河盛产牡蛎,传说凯撒当年远征英国就是为了泰晤士河的肥美的牡蛎。。

如果你还是觉得牵强,那下面这个理由可能有更具有说服力一点,来自莎士比亚的《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第二幕第二场,Pistol说:Why then the world’s mine oyster, which I with sword will open.

意思是说世界是我的牡蛎,我拿剑将其打开吃!由此产生的俗语The world is someone’s oyster就有“尽在掌握”、“世界机遇属于你”的含义。所以,以Oyster的名字就有相同的寓意咯!

最后用一张女王大人的头像。作为英国待机时间最久的君王,伊丽莎白二世受到了大不列颠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祝福女王身体安康,也祝福所有小伙伴们学业有成,快乐成长。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