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英国:静静感悟中西方文化差异
范天羿,14天的英国游学之旅让他领悟了英国文化的精髓,这一路的每一个感悟,每一次惊喜也都深深印在心里。
地铁文化
伦敦地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了。而第一次坐上这里的地铁,我着实被吓了一跳:一是因为早上正是高峰期,地铁站里人山人海,地铁里也自然是人挤人,人挨人,与中国景象颇有几分相似;二是尽管就在如此拥挤的环境里,却仍然到处都是拿着报纸和书的人在认真阅读,再不济则拿本不伤眼的电子书——无论站坐,皆是如此。
反观我所居住的城市,公交车上人手一部手机,或QQ,或游戏,总之各人都陷在那一方小小的屏幕之中不亦乐乎。而伦敦的每个地铁站,风格也不尽相同:例如Baker Street站,墙上就是一个个由福尔摩斯小头像组成的大侦探戴着猎鹿帽,叼着烟斗的经典造型。而Totten ham Court Road站中一小部分则是莎翁剧中主角的黑白剪影——三百年来,莎翁的狂欢,何曾停止?每一次乘伦敦地铁,都是种古典与现代的交错,却给人以别致的美感,或许这也是伦敦的魅力所在。
穿行于都市中的艺术气息
说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自然不能不提到大不列颠处处洋溢着的艺术气息。无论是街头各种年代已久的雕塑、建筑,还是地铁里艺人抚琴奏出的悠扬乐曲;无论是街头年轻人即兴的歌唱、表演,还是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然而最令我惊异的还是英国人对于文化艺术的态度。
在大英博物馆中国区游览时,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孩跑了过来,赞叹着玻璃窗内的明朝四合院民居建筑模型,连声赞叹并跟老师说他要画“这个”。我在一旁看着他认真地定下结构,仔细端详,思索下笔。等我转了半圈回来时,男孩连握笔的姿势都没有改变过,再看他面前的画,民居前古朴却不失严谨风度的牌坊已跃然素描纸上。
而第二天游览国家美术馆时,看起来不过八九岁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鱼贯而入,而后坐在地上听老师讲其中一幅画《帕里斯的裁决》,从场景到用色,再到油画本身所讲述的金苹果的故事……我在一旁听着,也不由得在心底默默感叹:这样的教育,或许也是造成中西差距的原因之一吧。
对于动物无与伦比的热爱
早听说动物对于外国人就如同是家人、朋友,之前去其他国家也的确能体会到那种平等和谐的自然环境,然而在英国的所见所感却又更加深刻真实。
寄宿家庭中,每天主人回来时,名叫Brody 的大狗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上前来,清澈的眼睛里满是欢喜。而我们吃饭时Brody总是蹲在笼子里可怜巴巴地望着,一脸哀怨,这时主人就会以逗小孩的口气与它说话:“Oh poor Brody……”人与狗的互动每次都能让我们捧腹大笑。而无论漫步在英国的哪个角落,总有这么一群生物在悠闲地踱步,巡视属于它们的领地。自然,这生物就是鸽子。所有的鸽子都是胖乎乎的,对人毫不畏惧,连飞都懒得飞:每次假意驱赶,鸽子总是等到我们走得非常近时才不情不愿地扑棱扑棱翅膀,没扇几下就又回到地面,丝毫不以为然。
再说公园里的各种生物更是数不胜数:乌鸦,松鼠,野鸭,天鹅,还有各种叫不上来名字的美丽的鸟儿……都毫不怯人,反而愿意与你亲近。我恍惚看见林间有个影子掠过,就想起英国诗人济慈那篇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运,而是你的快乐使我太欢欣……那些轻翅的仙灵呵,你们可知道,时至今日我依然因你们的自由歌唱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