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艾菲索斯 最大的罗马古城
今天我们就从“伊斯坦布尔”开始,一起去感受一下这座历史名城的特殊魅力。
第一站 伊斯坦布尔——跨洲之城
当我们飞跃过东欧的大地的时候,阳光还是洒在大地上的。挺有意思的是,我们似乎看到地平线上大块的森林和山峦赛跑似的向后逝去。
在西北面,我看到一连串的被关闭的大坝紧紧地扼住一条向南流去的大河。
而当我们渐渐接近伊斯坦布尔的时候,地上的景色逐渐变成布满小丘,除了最高的山顶之外,覆盖着红瓦的居民楼遍地都是。有一片绿地上闪耀着一些白色的墓碑,船伴着流水向河的下游流去。
在安全着陆之后,我们马上就可以入关了。第一次的落地签可以持续3个月,价钱是20美元,我没有想到的是那真的就像盖邮戳一般盖在我的护照上。
然后我们就顺利通关,拿行李,接着就通过一个有很多记者的门厅。稍迟些时候,我们听说几天前土耳其航班发生了一次劫机事件,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听完整个故事。
我们的旅游大巴早已在机场外等候,一帮疲惫的人就这样一个个都踏上了去宾馆的路。我们一直沿着古老的城墙行进。以前,英国人建造铁路的时候曾经毁坏过几处城墙,在几个地方,我们甚至看到一些建筑为了不损坏城墙而横跨于其上。
这是一个暖暖的,弥漫着雾气的早晨。船,有很多的船都漂浮在马尔马拉海的海面上。在我们穿越galata桥并且步行回到山上宾馆的时候,我们看到许多人在桥上钓鱼。
天堂般的海湾
从我们住的宾馆穿过狭窄的街道,突然就发现了如同传说般的pera palas旅馆。它是由乘坐东方快车而来的旅行者们所建立的。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也在这些名流之中。现如今如果想参观当时她“消失”的房间,必须得交上10土耳其里拉。
如果从房间的窗户看,能够将著名的Istanbul skyline一览无余。在以众多清真寺为背景的城市中,船只都嵌在穿越城市的金色河流中。
我现在可以理解奥尔罕·帕慕克关于他家乡伊斯坦布尔的观点了,一所新的房子很可能会不顾一切地紧紧地建在一所需要修缮或是已经行将倒塌的房子的身边,而这,就是伊斯坦布尔。
去年夏天的时候,我曾经拜读过奥尔罕·帕慕克关于伊斯坦布尔的回忆。而今,我在脑子里静静地回忆它们并且尝试用我的照片来记录一种新的感受。
我自己所信奉的理论是:一个人如果要旅行,那必须去一个地方两次以上。第一次先可以粗略感受大体,使自己充溢一种精神和肉体上的感受。然后回到家中吸收所有的知识;而第二次是一次深深了解的机会,也许你能看到很多不同层次的东西。
就好像你去一个不熟悉的机场两次,第二次你就会知道往哪走,期待些什么。而如今的我还会再次回到伊斯坦布尔吗?我很想,但是谁又知道呢。
再次俯眼看去,我看见很多很多的屋顶,绝大多数都是红色的瓦顶。其中一些棱角分明,赏心悦目,而另一些看起来似乎是急需修缮了。而在穆斯林斋月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需要修缮的屋顶。
稍晚的时候,日落之前,我们走过一条叫做Istiklal Caddesi的步行街。我们走过之处都人声鼎沸,到处有人叫卖小吃,甚至还有几只猫悠闲地在人流中徜徉。
在宾馆门前延伸的路上,有寥寥几家店铺缩在街的两侧,店门似乎都是掩着的。有些会出售一些如上好的当地红酒之类的货品,卖报纸的地方则能看见许多报纸,其中也包括英文版的《土耳其每日新闻》。
天黑之后,我们还能够躲在房间里收看BBC的世界新闻。David直接把遥控器给拆了,他使劲地想让它重新工作,它似乎有那么点接触不良。
度过这么长长的一天,似乎从昨天起一直穿越了两个大陆。我真的穿越了两个大陆吗,好像又没有,我不是仍在欧洲吗,虽然我刚刚才经过亚洲的博斯普鲁斯(Bosphorus),那里是亚洲最贵的居住区之一。
第二站 蓝色清真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游弋
当这个城市挂着薄薄的雾霾的一天,天气晴朗,温度也让人觉得很舒服。我们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地界上游弋。
在街头,我们好奇地看到:一种大块大块的白色的管带状的材料被用来修补公共汽车上的刮痕。这也许对那些看不清汽车号码的乘客来说是个好事,因为这让它们更好更容易辨认。
蓝色清真寺被提上了我们的旅行日程,大多数旅伴都希望在这个好天气去那看看。
占据伊斯坦布尔天空醒目地位的是蓝色清真寺的六个尖塔。这座清真寺始建于1606年到1616年之间,它是作为纪念智能之神Haghia Sophia的庄严的象征性纪念碑而被建造的。
旁边的花园都被很好地管理着。我去的时候,一个人正在给一片玫瑰浇水,而另一小片花丛则被修建成新月形的轮廓。
参观者只被允许从北门进入。清真寺的正门是只有那些朝拜者才能出入的。我们进入寺庙之前必须把鞋子放在随身的塑料袋里。
只有当你站在巨大的寺庙穹顶之下仰望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那种敬畏的心情。稍低一点的墙面都被数万块的蓝色瓦片所覆盖。在这之上是各种图案精心装饰的墙面,这些墙面都被非常仔细地修复过了,除了留下一些小小的补丁告诉我们这里的墙体装饰之前都是如何褪色的。
原先放置在其中的手工毛毯都早已被比利时产的机制毛毯所替代了。但是在新的地毯完全铺设好之前,大理石地面都暂时性地被木头地板覆盖。
当我们回到清真寺外面的时候,我们又都重新穿上了我们的鞋子。正当我们从阶梯走下去的时候,一个男人要我们募捐:“为清真寺捐献,为清真寺的修复而捐献吧。”
在我从清真寺回到巴士的路上,我忽然瞥见一株被大量带刺白花所簇拥的巨型丝兰花在花园的一角。我右手边有一个很高的喷泉忽然打开了几秒,但是很快又关闭了。
魅力土耳其感受历史名城
接下来我们很快就要开始两个小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游程了。
在我们快要到达船边的时候,有一个男人拿着一个手提箱站在沙滩上。他把手提箱打开并且向我们展示其中他出售的胶卷和电池。我拿出我相机中电量耗尽的电池,他对照了型号然后迅速地在他的存货中搜寻着。数秒之后他就拿出了和我手中电池相同型号的电池。
最后,我又有了一块新的相机电池,我向他询问要多少钱,他说15个里拉,这大概是人民币70元。我没有和他讨价还价,直接交给他15里拉,我觉得这个价钱还算公道。现在我的相机又重新投入了工作。
我们随后登上了一艘私人的船,那个带着手提箱的商人也和我们一起上了船,并且利用最后的几分钟看看是否还能做成几笔买卖。不一会儿,他就下了船沿着岸边去了别的地方。
一个小贩端着一盘饮料到了甲板上。一听可口可乐,上面有土耳其语的可口可乐,大概要4里拉也就是10多块。
岸边的第一个名胜是Dolmabahce Palace(水上花园宫)。它在1856年由美洲设计师设计并且由阿卜杜尔苏丹所建造的。从外边看它的确很华丽,但是至于里边我只能依靠想象来猜测是什么样子了。
它建的离水边是如此之近,一些被精心修饰的栅栏以及一些树、喷泉围绕着它。它拥有一个靠岸边的主门,人们在码头下船直接可以走进宫门的入口,那真是相当地接近水边。
据我所知,对于一个美国人来说,茄子可能不是最受欢迎的食物。但我觉得这道菜如果加一些墨西哥胡椒的话,那会比加酸奶好得多,何况我觉得那些酸奶好像有点放久了。
紧接着端上来的是新鲜的贝类和被完美烤过的鲭鱼,这可是我没有尝过的美味。餐后甜点是真的真的很棒的西瓜片。
同行的一位女士发现自己的膝盖真的被严重地碰伤了。于是她带着自己的儿子提前回到了宾馆里面,并且不久之后也找到了可以检查的地方。
不久我们也登上了巴士,踏上了回去的路。我们沿途经过了军营,大片的住宅区,古旧的商业区以及一些新建的高楼。我们在宾馆附近下了车,直接回了宾馆,第二天结束了。
第三站 艾菲索斯 最大的罗马古城
艾菲索斯(Ephesus)是土耳其最有观光价值的古城,也是目前世上保存得最好也最大的希腊罗马古迹城。阿尔特米斯神庙名列世界古7大奇景,这座城是埃及艳后拜访安东尼让古罗马人惊艳的地方,也曾富裕到在公元前400年就有街灯。
艾菲索斯的希腊名字为Ephesus,土耳其名字则为Efes,是约有9000人口的Selcuk城市的一部分。因为有从希腊文化时代一直到罗马繁荣时代的古都市遗迹,所以成为土耳其最有观光价值的地方。
艾菲索斯希腊古城遗址位于伊兹米尔市东南40公里处,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由居住在安纳托利亚高原西端爱琴海沿岸的爱奥尼亚人(Ionians)兴建。
爱奥尼亚人对希腊文化有过极大贡献,其中荷马史诗被视为千古名著。此外,爱奥尼亚人在哲学、地理、史学、建筑、雕塑等方面也很杰出,艾菲索斯古城的建设集上述成就之大成。
考古发掘表明,爱奥尼亚人在首领安德洛克勒斯(Androkles)率领下,从希腊中部迁居安纳托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征询贤哲意见后,定都艾菲索斯,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广泛采用柱式架构,配以大量雕塑和壁画,爱奥尼亚式建筑由此得名,并成为古希腊五种建筑风格之一。
艾菲索斯城建成后不久,安德洛克勒斯在与卡里亚人(小亚细亚古代民族,Carians)的战争中战死,艾菲索斯城的后续发展变得缓慢。
公元前7世纪,辛梅里安人(Cimmerians)攻克艾菲索斯,焚毁整个城市,包括该城附近的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阿尔特米斯神庙(the temple of Artemis)。公元前6世纪,利底亚国-罗伊芳斯(Croesus)率军夺取艾菲索斯,下令重建该城。
不久,波斯人灭掉了利底亚王国,继续扩建艾菲索斯,疏浚港口,开辟了自艾菲索斯经利底亚旧都萨迪斯至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首都苏萨(Susa)的商路。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挥师征服安纳托利亚,刺激了艾菲索斯城的商业,其部将利希马科斯(Lysimachos)驻守该城,颁布鼓励贸易的法令,使该城成为爱琴海东岸的贸易中心,同时沿城周边地带兴建防御工事,城内面积达九平方公里。在这个时期,城内第一次拥有了剧场、赛跑场和竞技场。
艾菲索斯就像是时光隧道,是今人可以直接走入的古罗马城市,而且是最美丽的一座
艾菲索斯就像是时光隧道,是今人可以直接走入的古罗马城市,而且是最美丽的一座
公元17年,艾菲索斯城毁于大地震。罗马帝国第二任皇帝提比略,下令重建。哈德良(Hadrian)时期,城区主要建筑的风格由希腊特色转变为罗马特色。
由于圣母玛利亚选择在艾菲索斯旁边的夜莺山安度晚年,故基督教被引入该城。公元6世纪,艾菲索斯城通往爱琴海的河道严重淤塞,造成贸易中断,居民被迁至阿亚索鲁克山一带。
透过陆地与周边地带开展贸易,城内变为宗教活动场所,兴建了著名的圣·约翰教堂,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专门视察过教堂。1090年,艾菲索斯被塞尔柱突厥国攻占,希腊化和罗马化时代的文化遗迹基本上得到了保护。奥斯曼帝国时期开始了对遗迹的研究。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艾菲索斯被开辟为旅游景点。
感谢奥地利考古学家的努力,观光客在艾菲索斯可以看到大理石街道、商店、市集、图书馆、柱廊大街、哈德良(Hadrian)神殿、剧场、浴场、0院等古迹,从而亲历古罗马人的生活场所。
尤其是建于公元1到6世纪时的别墅,地上与墙上精致的马赛克磁砖,能体会到当时富裕人家的生活型态。艾菲索斯就像是时光隧道,是今人可以直接走入的古罗马城市,而且是最美丽的一座。
艾菲索斯是圣经上的以弗所,使徒圣保罗在第2次小亚细亚传道之旅时曾在这里待了两年。耶稣死后施洗者圣·约翰伴着圣母玛丽亚在此完成约翰福音,当年玛丽亚所住的小屋于19世纪末以神奇的方式被发现,艾菲索斯在基督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世界知名的塞尔瑟斯(Celsus)图书馆更是不能错过,是艾菲索斯最醒目的古迹,建于公元135年,是一位总督纪念其父而盖的。正面是两层,内部是3层走廊环绕,在罗马时期曾拥有12万卷藏书,是目前世上保存的最好的古罗马图书馆建筑之一。正门口高处有4座女雕像,分别代表智能、勇气、知识、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