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留学生活之惑:回国还是留英?

2013-10-17 来源:BBC

“ 唉,国内没法呆了,你还是别回来吧!”刚下飞机回到国内的的好友M在微信上留言给我。

她去的是她家乡,一个三线城市,可是,她说“相比秀美的英国,简直是嘈杂一片。”

在她下飞机的第一印象里,车水马龙,店铺酒肆,污浊空气,工地轰鸣,所到之处都是灰的,乌蒙蒙的,绿色少得可怜。

这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是她的家乡,只是距离上次返乡时间隔了一年。

不知道是因为有工作在身干扰,还是这一年太投入英国的生活,没有调整过来适应好国内的环境和生活,总之,她的回国之行目前看起来不太妙。

过几日,看她微信朋友圈里上传了不少照片,都是回国和同学朋友聚会所拍。

她这次回去有两个目的,一是高中同学毕业15周年聚会,二是一份公差,当然趁10月好天气陪陪父母,尽尽孝心也是主要任务。

照片中的她,微胖(要在英国肯定是瘦子),只是穿着打扮不太和当地适宜,和同学在一起笑得很欢。我想,她大概慢慢找到回国的乐趣了吧。

再过一阵,她博客上写的都是回国生活的美好,比如和父母相伴的舒适,在家安静工作,和同学老友的倾谈之欢,甚至某一日,她居然晒出了本当地的地方志,她宣称:要好好的了解家乡!

我们这帮朋友暗暗揣摩,她也许真的回去过上了接地气的生活。

M是一个十分理想化的人。也正是这种天然的理想化和不惧难,使她从家乡小城,到了京城,又到了国外。

在她一路工作过的城市,她有很多可以升迁,飞黄腾达的机会,都被她轻轻放掉了,甚至到了海外生活的最初,还十二分的理想化,没认清现实生活的关键。

目前的这份工作是机遇赐给的,做一个中国公司英国部的liaison officer,她挣扎过一阵子,因为她爱好写写画画,和文字打交道是她的乐趣,可是现实来看,文字岂能给她现世滋润的生活,不计真金白银的收入?

我们都劝她向现实低头。

再次在QQ上碰到她的时候,她似乎开始有春风满面之感了。

她逐渐在自己的国土、自己的文化里,找到舒适感,并在一个发展迅速的有巨大潜能的本土发现了很多机会。她并不是不聪明。

她开始和老同学们谈商机,想在家乡做点什么事,二来可以有机会常常来看看父母。

10多年过去,当年老同学都在各行业逐渐有了一定地位,人脉和资源都有不少累计,若联合起来,做点大家感兴趣有潜力的项目,不是没有可能。

这是她过去万万没有料想到事。她以为,宅在英国小岛,现世安好,哪需要去磨刀霍霍,创业努力?

出差是回公司总部,她带几个洋鬼子回去,和集团头目们碰头、汇报。

她原以为她会不屑于国内那一套;在她看来,和外国人打交道更加直接简单,没想到,她倒还做的尚算游刃有余,在两方间周旋,真正做到了”liaison officer”的作用。

我问她有没有对国内的那一套标准化社交模式起排斥反应。她大笑,觉得好像是突然成熟了,理解了其实两种文化间各自没有矛盾和对错。

你只是去适应,然后才可以做到更好。那一己长矛去对抗一套完整的社会体系,无异于自断退路。

她真的是好像忽然间变了。

更加可爱的是,我们觉得她变的没那么计较,排斥和自我了,她开始在当下环境中找到可爱可乐的元素。

那个一开始让她反感,恨不得马上逃离的家乡小城,让她慢慢的琢磨出乐趣来。

这些细微变化,从她的博客里解读得到。

她决定以后回来就在当地添置衣物,放弃那些欧美流行的款式。

尽管小城的穿戴,曾是她眼里的“土气”,但是回来重新打扮一下,让自己没那么标新立异,也没什么不好。

至少也会让父母亲戚适应些。——所谓融入当地从换装开始。

她去逛喧闹的街市,发现有趣的地方。市井人物,街市景象,小城镇里有原汁原味的生活万象,比大都市更简朴更真实。

她忽然觉得回来也是一种近距离走近生活的方式,被国外的安静和好风景“惯坏”了,人似乎经不起嘈杂市井的干扰。这是她生活了好多年的地方,有什么好清高的呢?

她找好了地图,准备去一些标志性地方走走,并带上她的好相机。

这座古城,自她长大后其实并没有好好的了解过。

每次都来去匆匆,这一回,受书店里偶然发现的那本《地方志》启发,她似乎想开始重新了解家乡。

过去,她并不知道这座小城有这么多历史,出过这么名人。

她也在现世里找到生存之道。

也许是回国的反差让她发现机遇,隔岸反观英国,它实在是太平静太小,扔在这一个巨大变化的国度里,显得毫无生息,也让她觉得一个人在海外的徘徊,显得狭隘和没有意义,不过是没有抽身离开,回国来看一看而已。

她也开始理解那些在英国拼搏的华人,尽管有很多她并不习惯的吹嘘、宣扬,拿英国做虎皮大旗等等,但是在求生这个大前提下,她理解他们的难。

她也为自己找到今后几年的安稳之路,守住英国的工作生活,但是常常回来看看,也许这里才有真正的发展机会。中英网英国留学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