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年历史的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 (图)
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伦敦社交季每年4月开始,止于8月。在为期4个月的时间里,英国上流社会的各种社交活动层出不穷,如宫廷舞会、晚宴、慈善活动、赛马会、板球赛、网球赛便集中在这段时间内举办。
对上流社会的人来说,社交季是个万花筒;对中产阶级们来说,社交季他们结识上流社会达官显贵和名流绅士的最好途径。
对中国新晋富人来说,伦敦社交季还是个新事物。迄今为止,只有三位中国女孩受邀参加了一年一度的伦敦社交委的开场舞会——“社交名媛成年舞会”。
伦敦社交季活动指南
园艺类:切尔西花卉展;
马术类: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古德伍德赛马会,巴德明顿马术比赛,全英越野障碍赛马会,皇家温莎马术大会;
王室类:皇家军队阅兵式;
运动类: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皇家亨利赛艇会,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考斯帆船赛周,罗德板球赛。
艺术类:逍遥音乐节,格林德伯恩歌剧节,皇家艺术学院夏季展;
18世纪上流阶层的发明
夏天来了,英国传统的社交季节开始了。伦敦切尔西花展、温莎马术比赛、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亨利赛艇会、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歌德堡夏季歌剧节……,为社交活动提供了需求和场所。
这一系列活动场地并不局限于伦敦,但因为是18世纪伦敦的上流阶层发明的,这段时间也就被称为“伦敦社交季”(London Season)。那个时候,每年一进入7、8月,伦敦城内空气污浊,溽热难耐,有钱人纷纷逃离伦敦,奔到乡下庄园避暑,一直呆到圣诞节前才返回城里。圣诞节后,议会开幕了,上流社会的成员、政治精英们必须留在首都,为了打发时间,各种社交活动,如宫廷舞会、晚宴、慈善活动、赛马会、板球赛、网球赛便集中在这段时间内举办。
19世纪起,社交季的时间明确固定下来,根据《德布雷特英国贵族年鉴》(Debrett)的解释,社交季起自4月,止于8月。这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是不列颠小岛最美的季节,由于地处高纬度,每天日照时间相当长,早上4点天就亮,晚上10点户外景物还看得很清楚;加上气温不高,降雨不多,在户外活动非常惬意。平民阶层也加入进来。年轻人们快玩疯了,社交季期间,青年人们除了睡觉就是出席各种舞会、宴会、博览会、音乐会、戏剧演出。晚宴菜式丰富,有6至7道菜。宴会结束,舞会开始。舞会通常在晚上10点开始,次日凌晨点结束。白天,要么上邦德街、摄政街购物,要么骑马、打马球。互相到府上拜访也必不可少,串门一般安排在下午,只有特别亲密相熟的关系才会在上午去家中做客。
从“社交名媛成年舞会”开始
简·奥斯汀曾把社交季比喻为“婚姻市场”。20世纪前社交季确实是谈婚论嫁的季节,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识和约会的机会,对于女孩来说尤其重要。爸爸妈妈们挽着年轻的女儿出席宴会、舞会,上剧院看戏,在合适的男子面前矜持地展现吾家有女初长成。由于年轻女孩身边都有女性长辈陪伴,实际上她们很难自由选择,结婚对象往往就是第一个认识的男子。
如今在英国已经看不到有着官方色彩的“社交名媛成年舞会”了,在19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废除它之前,它是上流家庭的女孩们最重要的成年礼。这些年龄通常在十八九岁的女孩子们,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定制的白色的晚礼服,由英王“正式”地介绍过贵族青年男子,以期在社交季结束的时候,女孩可以找到心仪的夫婿,男子可以找到理想的妻子,传统的贵族可以补充新鲜色液,新兴的中产阶层也可借此与贵族联姻。在以前,“社交名媛成年舞会”的举办,就标志着一年一度的伦敦社交委的开始。
老派的英国人当然不会随随便便废弃他们的传统,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名媛成年舞会再度在伦敦上流社会兴起,虽然缺少了官方色彩,却也依旧保留了上流阶层的做派和迷人的教养,宴会晚餐的菜式从不重复,青年男子和名媛们的衣服只能订做,跳舞时男女都须带着白色的手套——这是为了避免手汗对名媛们的侮辱。而在法国和美国,传统的社交名媛成年舞会依然年年举办,在巴黎是克莱翁千金舞会,在纽约则是国际名媛成年舞会。
到了今天,社交季仍然是很多女孩的“婚姻市场”,尤其是灰姑娘们借婚姻变凤凰的最佳时机。英国至今仍有一类女孩信奉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开篇的第一句话:“饶有家资的单身男子必定想要娶妻室,这是举世公认的真情实理”,以和英俊富有的达西先生联姻为人生目标。她们出身贵族或中上阶层的平民家庭,家境富裕,从小就接受社交方面的教育,高中上的是时髦的女子学校,中学一毕业就进入社交圈。在学校里,她们并不重视高中会考和文凭,压根没想过上大学,学习最多的是运动和写作——为的是写出各式体面的信函,或者怎么填写支票。卡米拉正是这样练就一身好剑法、好骑术,在1970年夏天的温莎马球赛场上认识了21岁的查尔斯。
欧洲大陆国家的女孩进入社交圈,会参加专为她们举办的舞会。英国女孩则更重视运动场,比如年轻的卡米拉。事实上,各类竞技比赛,马球、赛马、划艇、板球、网球等正是伦敦社交季最主要的内容。这出自英国人所推崇的“运动家的品格”(a good sport)有关。
“英国绅士”精神的核心
英国人常说,法国革命发明了公民,英国人创造了体育比赛。很多现代化的体育比赛、规则,都起源于英国。体育是英格兰文化的中心,诗人T·S·艾略特列出了英国民族文化的13个特点:“德比马赛日,亨利赛船会,考斯帆船赛,8月12日合法狩猎松鸡开始日,足协杯锦标赛决赛日,赛狗,弹球游戏,投镖游戏,文斯利代尔奶酪,切成段的煮卷心菜,醋汁甜菜,19世纪哥特式教堂,埃尔加的音乐。”其中8点和体育有关。英国人终生追求的正是成为具有“运动家的品格”的人,简单说来是愿意说一句“强手获胜”而认输,这一点也是所谓“英国绅士”的核心。
什么是“运动家的品格”,一位英国女作家对此进行了描述:“我们看到,当另一个男人朝他掷过球来的时候,是英国男人表现最出色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看到,他既不怀有恶意,也不力图报复,也不不好意思,也不满腹牢骚,也不想乘人之危;我们看到他遵守法律,尊重一般来说是他自己制定的规则;他想当然地认为,他的对手会同样尊重这些规则;要是有人企图耍弄欺骗手段,他准会大为吃惊;如果胜者显得得意洋洋,或者败者大发脾气,他会同样鄙夷不屑……一切就这么简单。你要么接住了球,踢着或者击着了球,要么丢掉了球;对方也应如此。大家都欣然接受。”
英国人认为生活就是一场比赛。19世纪,一位法国哲学教授访问英国发现,英国学校远比法国学校更重视体育。孩子们很小就开始接受运动训练,被激励着去“参加比赛”,如果有“懈怠”情绪,就会受到狠狠训斥。如果一个男孩开始了足球、英式橄榄球、曲棍球、骑马等的训练,那么就要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发生意外或年老被迫挂靴,但仍然应该去看别人比赛。
既然生活是场比赛,那么“运动家的品格”就是一种比赛精神,是赛场内外都应该尊崇的行为规则:即胜者不骄,对败者宽宏大量;败了不辩解不露出失望,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实际上,英国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宁可在情场上失意,也不愿在球场上败北——当然,这一点是不应该被别人看出来的。
温和改良的伦敦社交季
二战结束后,英国社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民主深入人心,所谓的贵族阶级、上流社会不再是国家的领袖阶层,而一个人的出身也不再决定其社会地位。因此,绝大多数传统社交活动包括宫廷舞会,都在逐渐跟上形势,允许平民阶层参加,演变成了大众的娱乐文化项目,和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提升伦敦乃至英国文化形象的夏季盛会。不过,英国之所以是英国,因为她始终奉行温和的、有妥协的改良主义。社交季的性质变了,传统的外壳却不会丢。
今天的社交季不再像以往那样严格要求穿着,但很多女士仍然会自觉穿上两件套箱式套装或礼服式裙子,戴帽子和手套;男子也会穿燕尾服,戴礼帽,特别是出席赛马会、帆船赛等运动会。这样的着装看上去很落伍,不过时尚评论家认为,社交季上的服装风格曾经是种时尚,但却是没有进化的时尚。话说回来,社交季上的服装,是要让你看起来像一个英国上等阶级的人,这个和时尚没有任何关系。而且,那是英国风格的一种体现,每个英国人生来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你明白了女王为什么不穿夏奈尔、迪奥等大牌子的衣服?因为那样会使她看上去太像一个欧洲人。
伦敦社交季完全手册
伦敦社交季没有统一的官方组织者,很多活动的会址也不仅仅在伦敦,但主办方尽量把活动时间错开,所以,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4个月内完全能够挨个把伦敦社交季的活动都参加一遍。
园艺类
切尔西花卉展(Chelsea Flower Show)——700全球顶尖园艺家的秀场
据说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留学的比尔·克林顿参观切尔西花卉展,为其美色大为所动,若干年后生下一个女儿便用“切尔西”做了孩子的名字。
每年5月下旬,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畔的切尔西皇家医院花园里都要举办切尔西花卉展。今年展览的时间为5月22-26日。切尔西花卉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852年,维多利亚女王在其在肯辛顿宫的花园里操办了一个面向公众的“皇家园艺春季大展”。后来,花卉展由英国皇家园艺协会主办,1913年将展览地点换到了切尔西皇家医院花园。这个医院和花园很有来头,它建于1682年,是国王查理二世下令为赡养老兵而建的荣军院,设计师为著名的建筑师克里斯托弗·仑爵士,圣保罗大教堂就是他的杰作。
切尔西花卉展已成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园艺展览,每年世界各地有700多位园艺家、园林设计师以此作为展示个人最新成果的秀场,正如米兰、巴黎时装周之于时装设计师。花展最传统的一个项目是展示培育出的玫瑰新品种,还有室外的花园设计。由于伦敦将承办2012年奥运会,这两年奥运花园设计成为花卉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园艺是耗水量极大的行业,近些年受气候变暖的影响,降雨量充沛的英国夏季也常常出现干旱,花卉展与时俱进,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运用太阳能雨水搜集系统对参展花卉进行灌溉。
英国盛产花匠,全民运动是园艺,展示个性的方式是侍弄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花园。所以不少参观者跑来偷师学艺,参观完再买些稀奇的花种回家。查尔斯王子是切尔西花卉展的热心拥趸,他是最热爱园艺的王室成员,把自己的乡下庄园都改成了有机农场。传说他爱对着花花草草喃喃自语,像个疯子。每年,查尔斯都会前来助兴,从这一点说,英国王室绝对有存在的必要,他们热心维护传统文化,有他们在英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就不会消亡——现在愿意在花园里消磨假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马术类
马术是英国人最喜欢的运动之一,在18世纪就十分盛行,英国王室、贵族特别青睐马术运动。马不仅代表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而且是富裕的象征,只有富裕的家庭才有条件养马。赛马不仅是一项赌博,而且是富有刺激性的体育运动。
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Royal Ascot)——英国式社交代名词
提及伦敦社交季,不仅外国人,就连英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赛马会俨然成为英国式社交的代名词。
皇家赛马会于每年6月18日到21日在伯克郡阿斯科特村的皇家赛马场举行。赛马会由安妮女王发起,第一届于1711年8月11日举行,最高奖金为100个畿尼(旧英国金币),现在每年的奖金为338.1万英镑。
阿斯科特赛马会是社交季里最高级的赛马盛会,每天比赛开始前女王和王室重要成员都要乘坐马车举行入场仪式。看台上有王室的专用看台。伦敦社交季的活动流传至今,就剩下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Ascot)我行我素,坚持传统,像伦敦最高级的商场哈罗兹,古板老朽,专为有社交需要的人和美国游客准备。看看停车场里一辆挨一辆的加长豪华车就知道它不欢迎平民阶层光临。终于嫁作巨商妇的英国名模丽兹·赫利买下160英亩的庄园后,成功晋级上流阶层,于是穿戴一新参加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骄傲地称自己是“模特儿农妇”。地道的英国人都知道,有了乡下的地产,参加上流社会的社交聚会才能理直气壮。
皇家赛马会是社交季节的时装亮点。皇家赛马会是如今少有的讲究着装规范的场合,而且参加者对这些规范都很认同。服装要求男士穿燕尾服、戴高礼帽,女士穿两件套箱式裙装或非正式礼服、戴帽子,因此成为社交季节的时装亮点。赛马会的“宣传画”,就是影片《窈窕淑女》那张奥黛丽·赫本戴大帽子、穿曳地长裙、拿阳伞的剧照。
其实,皇家赛马会最著名的是赛帽。看赫本头上硕大夸张的漂亮帽子,便可知观看赛马的女士们从来都是把着装规定理解为制造惊人效果的借口,为此,时髦女士和她们的私人帽子设计师都要费尽心机。为此,BBC直播赛马会实况的同时有个专门评论来宾所戴帽子的主持人,一般由著名的帽子设计师担任。
2003年时,BBC请来著名的帽子设计师伊芙特·杰弗斯担任“帽子评论员”。戴安娜王妃生前曾是杰弗斯的客户。杰弗斯戴的帽子由五颜六色的羽毛做成。她开玩笑说这些羽毛是她去农场杀了只鸡拔下来的毛,接着又一本正经地说:“羽毛做的帽子很轻,戴一天也不会觉得累,而且不会压坏发型。和熟人见面亲吻也方便。”
杰弗斯评论说,传统的赛马会帽子帽沿应该很大,但这几年流行小帽沿,尤其是年轻女士戴的帽子,上面的饰物也比较小。她评价女王外孙女,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骑师赛拉·菲利普斯的帽子时髦又优雅。赛拉戴了顶很浅很小的帽子,帽子前方缀了朵很大的玉兰花,由著名设计师Tara O’Callahan设计。
王室成员都发自内心地热爱赛马会,酷爱骑马的女王每天都兴致勃勃地来观看。女王当然是严格按照要求着装的。开场那天,她戴了顶柠檬黄的宽檐帽,以后三天她每出场一次就换一顶帽子,堪称英国“体面社会”的楷模。
皇家赛马会为参加者制定了严格的规则。例如1953年以后才允许离婚人士进入赛马场(这真有先见之明,不然查尔斯和安德鲁兄弟俩现在都进不了会场);允许11,000名社会精英和准精英持有推荐信参加;严禁摄影师入内。但是不知从何时起,除了服装规定,别的约束全部被打破。摄影师们在场内四处流窜,暗地里较劲的女士们非常配合摄影师的要求。花了1000多镑置了帽子和礼服,谁不想被登在报纸杂志上?淑女们打扮得像妓女,而绅士们则在前往赛马会的火车上就开始喝酒,喝得酩酊大醉。虽然赛马会观众席上真正的绅士淑女不少,但此番景象还是让人感慨,英国的绅士越来越少了。
古德伍德赛马会(Glorious Goodwood)——体验庄园里的贵族生活
6月份每个周五的晚上,古德伍德庄园都会举行赛马会。不过这只是古德伍德庄园夏季社交活动的一个内容。从5月到9月,庄园里会举行赛马、赛车、滑翔、高尔夫、射击等赛事,为期5天的“光辉的古德伍德”嘉年华会甚至成了伦敦社交季的娱乐高潮。
古德伍德庄园有全世界风景最美的赛马场,18世纪建成的球道华丽的高尔夫球场。庄园里有座机场,是南英格兰最繁忙的综合机场之一。1948年里士满公爵九世在机场周围建造了一座环形跑道,就是世界知名的古德伍德机动车环形线,每年夏天举办赛车节和车展。
体验庄园里的贵族生活,是参加古德伍德赛马会的真正目的。英国人认为,英国乡间的宅子含义丰富,它代表了传统、地位、稳固。乡间大宅给了你机会拥有一片英格兰历史。不管你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它都是一份证明,证明你站在了社会阶层金字塔的塔尖。古德伍德庄园就给了你这种塔尖的好感觉。庄园坐落在绵延起伏的英国苏塞克斯郡低地中,占地12000英亩,属于里士满公爵家族,由詹姆斯·怀亚特设计,藏有顶尖的绘画作品、瓷器以及家具。古德伍德庄园里经营着庞大的农场,草场上放牧着羊群、牛群,出产品种繁多的有机食物。庄园四周环绕着1900英亩落叶林和针叶林,宛若世外桃源。
王室类
皇家军队阅兵式(Trooping the Colour)——最不严肃的皇家阅兵式
这是为女王祝贺生日而举办的庆典,时间在6月。很多人,包括英国人自己都觉得很奇怪,女王为什么要过两次生日?女王出生于4月,但英国4月的天气往往不好,不适合民众在户外庆贺,于是王室为女王另定下一个官方生日——每年靠近6月11日的那个星期六。6月的天气往往特别好,各种社交活动也多,为女王的官方生日增加了喜气。在生日那天,英联邦国家的军队和御林军联合起来进行分列式表演,场面十分壮观。英国王室举办官方生日庆典的传统始于爱德华七世。爱德华七世的生日是1841年11月9日,但他更希望在天气好的日子里庆祝自己的生日,以免11月9日天气不好生日庆祝活动被推迟,连带海外属地的生日庆祝活动也被中断。
阅兵式上,君主要骑马出席,1987年后女王年事已高,改为乘坐马车。参加阅兵游行的官兵有1400多人,经典装扮是红色军装上衣、黑色裤子,头戴大大的黑色熊皮毛帽子。此外还有200匹马,400多乐师组成10个乐队。队伍从白金汉宫行进到白厅路上的皇家骑兵广场,11点准时到达,接受女王检阅,再原路返回。此时,其余主要的王室成员站在白金汉宫的阳台上,观看皇家空军的飞行表演。
在中国人看来,女王的军队表演阅兵式未免太不严肃了。士兵们走得踢踢踏踏,从电影《大阅兵》里看到,解放军士兵训练时背上要别个T型尺子,走路的时候才能腰板笔直,女王的士兵们显然没这么练过。拿我们手、脚起落均要成一条直线的标准,略显凌乱的皇家方队走得还不如只接受了2周军训的学生。最好笑的是乐队,乐手们的乐谱夹在脸前面的小乐谱架上,一名号手怎么也翻不开下一页,一直翻啊翻;另一位号手走得急了点,大头皮鞋居然掉了,慌忙退回去够鞋子。不知为什么,看到这番有趣的阅兵式,我觉得更有人情味,当然也许大不列颠的君主认为,她军队的实力不需要靠严正、一丝不苟的方队表演来体现。
运动类
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the Boat Race)——180年的别苗头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英国大学的代名词,两校从创办就开始较劲,每年春天还要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举行划船比赛。两所学校别苗头到均以蓝色作为标志的地步,各不相让,只好以颜色的深浅来区别,剑桥队是“浅蓝队”,牛津队人称“深蓝队”,极大满足了人们好热闹的心情。这场比赛也成为英国人最喜爱的赛事,每年有25万人在现场观看。
两校对抗赛始于1829年,那年一对分别在牛津和剑桥读书的好朋友互相挑战,比赛划船。输了的一方不服气,约定来年再赛。比赛于是一年一年持续下来。近200场比赛中剑桥总分领先牛津,只有1877年的比赛双方齐头并进,打了平手。
4月7日,英国最著名两大高校的传统对抗——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一年一度的的赛艇比赛在泰晤士河上举行,一名横渡泰晤士河的游泳者突然出现在赛艇前,险些被牛津队的船桨打到,比赛被迫中断。重新开赛后剑桥大学队最终获得胜利。
亨利皇家赛艇会(Henley Royal Regatta)——自娱自乐的夏季消遣
每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到星期天,在牛津郡泰晤士河畔的小镇亨利都要举办为期5天的皇家赛艇会。泰晤士河由北向南流淌,在牛津至伦敦途中有一段约6公里较直的河道,岸边的亨利小镇是英格兰最美的小镇之一。亨利皇家赛艇会始于1839年,原本是亨利镇的市民们和附近地区大众自娱自乐的夏季消遣项目,参加的选手都是业余的赛艇爱好者。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第一次以王室的名义赞助赛艇会,自此有了“皇家”的称号,也有了竞赛性质,如今吸引了全球顶尖的赛艇选手前来参加。
比赛对观众的着装有要求。女士们穿艳丽的夏季裙装,戴帽子,如果穿裤子会被拒绝入场;男士穿赛艇夹克,白色短裤,戴平顶硬草帽。
比赛期间,泰晤士河两岸搭起很多临时看台,有会员区、非会员区,饮料酒水不准带上看台;免费区则自在多了,既无着装限制,又可以喝着当地出产的200多年历史的布拉科斯啤酒。仔细看,大多数观众背对着河,喝酒、聊运动员帅哥、打盹,每个人都醉醺醺的。最舒服的是坐在赛道终点的利安德(Leander)俱乐部里——它是英国最负盛名的赛艇俱乐部,一边喝啤酒,一边看赛艇箭一般飞来。俱乐部会员们穿着鲜艳得令人瞠目结舌的粉红赛艇夹克和粉红袜子,堪称一景。
赛艇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野餐。讲究的中上阶层观众们从汽车后备箱里取出Fortnum & Masons牌野餐篮——这个牌子是野餐用品里的夏奈尔,在草地上铺开爱尔兰亚麻桌布,拿出家传的银餐具、沃特福(Waterford)水晶酒具,甚至还有一瓶鲜花。吃什么不重要,用什么才能体现你的阶层。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Wimbledon)——再现英国上流社会的传统
1877年,全英草地网球和槌球俱乐部(简称AELTCC)主办的第一届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开赛时,仅有区区数百位观众,今天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四大网球赛事之一,于每年6月最后一周至7月初定期举行,为时2周,地点在伦敦西南部的温布尔登体育场。
在温布尔登的看台上,你能看到全英国的文化娱乐界名人、政治商界精英。仇家自然也容易狭路相逢,社交面子有时就不好拿捏。有一年,布莱尔内阁决定对BBC高层采取行动,他和夫人切丽在温布尔登遇到了BBC时任总裁戴克夫妇。切丽只和戴克的妻子打招呼,对戴克视而不见。她的态度引发了公众的批评,人们议论她不会做人,缺少她那个位置的女人应有的感觉。
想了解英国上流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体会英国人的保守,必须去温布尔登。温布尔登一直以捍卫上流社会的名誉为己任,对选手的着装要求极为严格,只要是在温布尔登的草地上,不管是比赛还是练习,服装和鞋子必须是全白的,女选手的裙子也不能露得太多,否则会被停赛,目的是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网球上。温布尔登还拒绝在场地四周悬挂广告牌。比赛当然不缺赞助商,且都是世界大品牌,但他们的产品、商标只能隐蔽地出现,观众绝不会一目了然看出司线员、裁判穿了拉尔夫·劳伦的服装,记分牌是劳力士的。温布尔登的老派还表现在:坚持尊称女运动员为“女士”(Lady),同时坚持认为女运动员的奖金应该比男运动员低。为此,网球女将维纳斯·威廉姆斯在2006年温布尔登开赛的那一天投书《泰晤士报》,讽刺“温布尔登不过是场二流赛事”,起誓“为平等而战”。
温布尔登看台上的传统食物是鲜草莓沾鲜奶油。这种吃法也起源于温布尔登。
考斯帆船赛周(Cowes Week)——181年的彻夜狂欢
航海史上最大且最负盛名的考斯帆船赛周今年181岁了。除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停赛,该赛事每年都会如期举行。赛周为期8天,每年8月在索伦特海峡举行,该海峡位于英吉利海峡中的怀特岛与英格兰南海岸之间。这一海域风向和潮汐运动不规律,航海环境极富挑战性,因此比赛的航程通常在比赛当天才能决定。
与其他比赛不同的是,考斯帆船赛对每个人开放,选手不受年龄和水平的限制,人人皆可参与,业余水手也能和专业选手一决高下。观众要么在岸上观看,要么一边在海上划船一边听实况解说。
考斯帆船赛周期间,索伦特海峡热闹得就像个海滨度假胜地。海面上停泊了数百艘形状、规格各异的船只,有各国军舰、航海训练船队、豪华巨轮、环游世界的游艇、高桅横帆船、私人小船。岸上,聚集了近30万人(在那格雷思通伯里参加摇滚音乐节的人只有这儿的一半)。各类艺术团体在表演戏剧、音乐,小摊上摆满了各种手工艺品,商店里的东西更全,从亨利八世的“玛丽玫瑰号”战舰模型到最新的高科技潜海设备,什么玩意儿都有。晚上,鸡尾酒宴会、游艇俱乐部晚会、个人舞会、公共活动,只要有精力可以彻夜狂欢。星期五晚上要放礼花了,1万支礼花,几英里之外都看得见。
罗德板球赛(Lord's Test Match)——英国绅士的基本运动
如果说热爱运动是英国人的一种人生哲学和信仰,板球则是最能体现这种哲学和信仰的运动,因此也成为英国绅士的基本运动。很多板球专用词已经衍生为对生活态度的描述,如,on a sticky wicket(处于不利的位置),put your best foot forward(全力以赴),playing a straight bat(拿出真本事)。如果没有这么做,就是行为不端。板球的规则极端复杂,一场比赛打数小时很正常,持续好几天也不奇怪,比赛中间选手们还会停下来喝茶吃东西。不管是参赛选手还是观众,都认为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参与。绅士们一生都在玩板球。
罗德板球赛创始于1805年,每年比赛的重头戏是最著名的两所公学:哈罗公学和伊顿公学之间的较量。运动员们身穿白色球衣球裤,外套白色镶彩色边的毛背心,衬着如茵草地,甚为赏心悦目。
第二个要看的则是赛场上的建筑。罗德板球赛的场地位于伦敦北部圣约翰树林(St John's Wood)的罗德板球场,球场建于1787年,是“板球的故乡”。看台古色古香,而在东侧观众席的上空,一个银白色的怪物悬在半空,像“UFO”、潜望镜,又像超市收银台的手持条形码扫描器。这个不明飞行物是媒体中心,外观看不到一个直角,除了腰部有一条水平环绕的接缝,似乎是一个整体。它朝西的一面整片开放,透过湛蓝的玻璃可以俯瞰开阔的比赛场地;而朝向东面训练场地的,则有一个小一些的扁圆形开口。对于不了解板球运动的中国观众来说,板球场上的风景其实最美。
艺术类
格林德伯恩歌剧节(Glyndebourne Festival Opera)——衣冠楚楚听歌剧
去歌剧院是一定要穿礼服之的。
格林德伯恩歌剧院位于东苏塞克斯郡乡间优美的丘陵上,金碧辉煌,极其华丽壮观。歌剧院原本是某贵族的府邸,有700年历史,1920年被热爱音乐的继承人约翰·克里斯蒂改建为音乐厅。克里斯蒂的新婚妻子是位女高音歌唱家,他们蜜月旅行期间参加了萨尔茨堡音乐节,大受启发,回到家中再次改建宅第,把它改成小型的专业歌剧院,并决定以演出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为主。近1个世纪过去,评论认为格林德伯恩歌剧院演绎了艺术史上最佳的莫扎特歌剧。近些年,他们排演的乔治·格什温、亨德尔的作品也颇受好评。
1934年剧院举办了第一届格林德伯恩歌剧节。此后每年5月至8月歌剧院会举办歌剧节,为观众奉献6台歌剧演出。格林德伯恩歌剧节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节之一。参加歌剧节的观众要求穿正装、礼服。
歌剧开演之前,观众们在草坪上啜着香槟,抬眼一看,总能看见不少熟人。其实,看歌剧是小圈子的事,这个小圈子由斯隆街(伦敦西区一条优雅的马路,是伦敦高尚社区的代称)户主、金融城和魔法圈(伦敦一流律师事务所的别称)人士组成。对于他们而言,在歌剧节上见到客户,会生成一种认同感。格林德伯恩歌剧院位于乡下,附近没有旅馆,距离伦敦有1小时的火车距离,最近的城镇在20公里之外,衣冠楚楚长途跋涉去听歌剧,更像是一种仪式——在视“经典”、“仪式”为落伍的后现代社会,这弥足珍贵。
皇家艺术学院夏季展(Royal Academy Summer Exhibition)——艺术品投资盛会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似乎是为了展览而成立的。176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创建,它只提供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纯艺术学院,培养了为数众多的设计大师和艺术精英。第二年,即1769年,第一届皇家艺术学院夏季展开幕,任何艺术家都可以送作品参加展出,欢迎公众残观。此后每年6-8月展览一次,除了集中展示该校毕业研究生的毕业作品,评委们还要从5000名艺术家的1万件作品中精选出1000件作品参展,既有才华横溢的艺术作品,也有最前沿的设计潮流,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展。展览地点位于伦敦市中心皮卡迪里大街(Piccadilly)皇家艺术学院内的伯灵顿楼(Burlington House)。
展览将评出若干奖项,颁发丰厚的奖金。没有获奖的作品在展览会期间基本都能卖出去,且是个好价钱。热衷当代艺术品投资的人,不妨去那里好好转一转,不会空手而归的。
逍遥音乐节(Proms)——站着欣赏音乐
逍遥音乐节的原文为“Promenade Concert”,指观众可以在音乐厅站着欣赏音乐会,并允许随意走动,犹似散步。在逍遥音乐节的现场,你可以看到与传统古典音乐会截然不同的场景:许多人身着休闲装在听音乐会,有的还喝着饮料、吃着东西,而且演到高潮处,观众们会情不自禁地大声跟唱,甚至会像看球赛一样呐喊欢呼,是许多英国人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传统。
英国逍遥音乐节创立于1895年,演出场地在伦敦西区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1894年,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新任经理罗伯特·纽曼找来青年指挥家亨利·伍德,一起商量如何焕发日渐破败的音乐厅的活力。纽曼建议举办一个音乐节,专为入门级的古典音乐观众演出。两人一拍即合,隔年,第一届的逍遥音乐节诞生。1927年,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接收了逍遥音乐节的主办权,并将BBC冠在音乐节的前面。虽然名称更动了,音乐节吸引入门观众的原则并没有变,同时依旧保持低门票策略。到今天逍遥音乐节最便宜的票价6英镑,最贵的也不过75英镑。
从6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的重要乐团及音乐家纷纷前来逍遥音乐节演出。每届逍遥音乐节持续7、8两个月,上演70多场主要的音乐会,每晚都有演出,有时还有下午场。为了容纳更多的观众入场欣赏演出,音乐节很早就已经开放站票──音乐厅内连座票加站票,最多可以塞进六千多人;许多音乐家都很好奇,这些站上2个钟头的观众是如何保持现场安静的?
逍遥音乐节的闭幕演出是整个音乐节最受人瞩目的一场演出,被命名为“最后一夜”。这场演出的调子通常很欢快,开场的第一支往往选《狂欢节序曲》(德沃夏克作)等热闹的曲目。最后一支雷打不动是合唱曲目《耶路撒冷》,此时观众们和台上合唱团的演员们齐唱,场面颇为感人,即便是外国人也能从中感到几分英国人的情绪。
《耶路撒冷》是一首颇为奇怪的歌。它以圣城“耶路撒 冷”为名,却是英国四首国歌之一。它的旋律非常优美、圣洁且气势宏大,没有通常爱国歌曲的说教和造作,相比其他三首政治味浓厚的国歌,英国人对《耶路撒冷》更偏好,在稍为正式的公开场合,比如婚礼、毕业典礼上,都会唱它,也能把全部歌词唱下来。要知道,英国人一向视正式场合为畏境,唱正式国歌《上帝保佑女王》更是尴尬的事,没见英超球员们在赛场上听见国歌奏响时那不安的神情?《耶路撒冷》的歌词来自18世纪著名诗人、信徒威廉·布莱克的诗,只有16句:“古时候那双圣脚,是不是走过英格兰那翠绿的山岗?神圣的上帝之羔羊,有没有到过英格兰那可爱的牧场?”20世纪初,这首诗被谱了曲,成了英国最著名的歌曲。
在“最后一夜”之后,社交季就接近尾声,而英国一年中最美好的夏季也快过完了。在这最后一夜,人们憋足了劲最后疯狂一把。
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毗邻著名的海德公园,每年音乐会主办方在海德公园设置巨大的电子显示屏,直播“最后一夜”的实况。下午就有人聚拢公园里来,其实就是找借口喝酒、吃东西,让自己高兴。演出开始后,观众们拿出小国旗,除了英国的米字旗,还有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各“国”的国旗。这四个地方的人在民间总自说自话,不愿与其他三个地方混为一谈,却也彼此尊重,相安无事。人们听着音乐,一边挥着小国旗,一面喝酒。会场外有卖冰淇淋、咖啡的流动小售货车,还临时搭建了帐篷,卖小吃。炸鱼薯条是少不了的,还有美国的热狗、印度的咖喱肉串,比起国内的庙会,小吃的味道、种类乏善可陈,不过这倒不影响观众的热情。食物在英国人看来是锦上添花的事,而在中国人的场合,食物常常喧宾夺主,成了主角。
我们视之为殿堂级别的古典音乐,其实就是西方人的民族音乐或过去某个年代的流行音乐,对他们来说,并不存在理解的障碍,所以以一种随意的姿态参加音乐会。当《耶路撒冷》的旋律响起时,观众们有的张嘴高歌,有的和旁人行面颊礼,不管认不认识都先把脸贴上去,发出响亮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