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伦敦对谈严歌苓:“你们留学和青春的痛点,我都懂”

2018-03-07 作者:uker 来源:转载

3月5日傍晚,在伦敦的中国站(China Exchange),严歌苓的书迷们已经按捺不住兴奋排起了长队。


▲严歌苓伦敦见面会的门票早已销售一空(摄影:隋榕)


 


青春都是相通的


因为几个月前上映的一部《芳华》,严歌苓的作品再一次让人们熟悉。她的名字不仅是影视剧作的号召力,还是众多导演制片的定心丸。

冯小刚的《芳华》、张艺谋的《归来》(原著书名为《陆犯焉识》)和《金陵十三钗》、陈凯歌的《梅兰芳》、李安的《少女小渔》还有陈冲的《天浴》,原著者都为严歌苓

严歌苓笑了,“青春都是相通的,必然有捣蛋的东西,发现一个弱者,往往会捉弄他,都是不可避免的。”

严歌苓继续说:“我先生他是美国人,虽然看过我写的‘穗子系列’,但是知道了一些我小时候长大的故事,他对我这样一段经历也是完全不了解。但这部电影让他看懂了。我小女儿才13岁,看完之后也跟我说‘我喜欢’。”

▲严歌苓和先生(摄影:隋榕)


“大概青春总是让人感到动人的,这就是为什么青春作为一种艺术的主题永远受人喜爱。像是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能让全世界的青少年喜欢看。”她的话让坐在一旁的先生也频频点头。


丈夫成了她的“专职”翻译


严歌苓的先生——王乐仁(Lawrence Walker)原本是一名美国外交官,受到作家妻子严歌苓的启发,熟知九国语言的他如今增添了一个新的身份——翻译者。

严歌苓亲切地称呼他为Larry。


像是她的中篇小说集《白蛇》的英文译本,就是Larry翻译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不会去问她某句话是什么意思,因为她每天的写作量非常大,我很怕打扰到她。”Larry看着严歌苓说道,“尽量控制在每天两个问题。”说完两人哈哈大笑。

Larry接着说道:“她的书写得那么好,很多人都来问我,哪里才能看到英文版。问了很多翻译,都觉得不合适,后来觉得,她的作品那么难,还是我亲自做比较好。”

第一次看英译版的《白蛇》,严歌苓看哭了,“因为我在看的时候已经忘记了,它是我写的,看的时候内心很感动。”

但当被问到是否担心翻译过的作品并不能准确达意时,严歌苓说道:“我觉得我的文字有一股我自己的味道。”

因为手头的作品太多,她并没有足够的“闲下来”的时间用来“琢磨”翻译这件事,“我也希望能有一两年安静的时间,不搞剧作,集中地来看翻译。”


“英语创作让我更嗨”


1989年,已经在国内小有成就的严歌苓前往美国读书,在哥伦比亚艺术学院就读文学创作。那段留美经历,不仅让严歌苓遇到了Larry,并且让她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英文小说《赴宴者》(The Banquet Bug)。

她说,英文写作需要调动到自己更强烈的激动点,“用另外一种语言创作时,你必须把自己推到极其兴奋的地步,这样才能想出你从未见到过的表达。我现在写英文反而会写得很嗨,中文反而不太有这种感觉了。”

在美国时,严歌苓与其他留学生一样,经历过初来乍到的困惑。在繁忙的学业和打工挣房租的空余,她写出了《少女小渔》——一个关于海外移民的故事。

小渔“偷渡客”的形象,在美国半工半读的刘伟的“留学生”的形象,以及因为人生失意而找寻东方新娘假结婚的“老外”Mario的形象,都鲜活地存在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海外。

“小渔”现在海外已经不多了,他们属于那个年代。虽然不再为掩盖偷渡身份而担惊受怕,但如今的海外移民又有几人不必为生活、事业和寻找合适伴侣而苦恼?痛点还是在。”

▲严歌苓伦敦见面会现场(摄影:隋榕)


“我在三十岁才去读研究生,本来已经可以很准确表达自己的一个人,突然回到了一个幼稚的状态,语言比较笨拙。就比如说眼睛瞎了,耳朵就会很敏感。”严歌苓真诚地说,表达总是会有些错位,人在高度的敏感当中,内心的感觉就特别易受伤害,总是有一种隐隐存在的疼痛。”

说来严歌苓与英国的缘分也不浅。祖父严恩春是一名翻译家,英国小说家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其中一个中文译本就是出自他之手。

无论是《金陵十三钗》中的玉墨,《小姨多鹤》中的多鹤,还是《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的田苏菲,严歌苓对其笔下的女性形象总是刻画得入木三分。

当问到让她印象最深刻的英国文学作品里的女性角色,严歌苓提到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中的达洛维夫人、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Jane Eyre)中的简·爱和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Atonement)里的女性形象。

而来到英国,最让Larry期待的竟是看音乐剧,他说:“我蛮想去伦敦西区看音乐剧。有人想把她的《金陵十三钗》改编成音乐剧,在纽约百老汇上演。”

严歌苓的母亲贾琳(下图左)是一名话剧演员,她曾写了一部电视剧《剧场》寄托对母亲话剧生涯的怀念。然而,戏剧创作却是严歌苓始终没有尝试过的,“这是我很敬畏的一种艺术形式。在纸上,你看不出它的好或不好,它只是文字的半成品,一定要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我希望自己能够完全把控,无论别人评判作品好或不好,都是因为我的完成度,而不是赖演员演得不好。一本小说,一本已经完成的作品,就没有任何借口了。”严歌苓说。

不过她最后也饶有兴致地说:“我们的旅馆旁边就有很多小剧场,我想去看看英国舞台上当代的东西。”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