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必备宝典之二:逻辑思维与安排
学术论文是一种非常讲究逻辑思维的文体,要求语句之间、段落之间、章节之间有明确且合理的逻辑关系,而且整篇文章也要有一个很明显的逻辑线路,才能有效的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学术思想。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童鞋不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最后的结果就是拿不到高分,甚至挂掉。其实很多时候不需要我们为此花费太多精力,只需要使用一些技巧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逻辑思维
其实很多童鞋在写论文的时候并没有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更多的时候是边写边想。最后都写好了再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建议大家把文章正文都写好了,再写开头和结尾部分。因为如果先写了的话,写到最后可能整个思路都变了,完全不像最开始写的那样。这样就有可能要重新写开头和结尾部分。浪费了时间不说,整个文章的思路飘忽不定,自然会影响理解。
作者在高中的时候,数学老师曾经说过,碰到不好解的代数问题时,可以尝试着把术式画成图,从图中寻找规律;在解完一道题之后,也可以通过画草图的方式来快速验证结果是否可能出错。其实重点在于跳出一个微观层次,从一个更高的宏观层次来看整个问题。再举个例子,就像走迷宫,从迷宫里边看很难看到出口,但是从一定高度看,整个路线就会很清晰。
这个时候一个思路图就变得很重要,因为一个宏观的思路可是指导整篇论文。思路图,顾名思义就是将脑中的思路画下来,从而直观的展示论文各个要素间的关系。如此一来,需要做的就是针对一个和几个关系进行讨论和论述。然后根据思路图的显示,连接各个论述段落。如果规定允许的话,可以在论文的开始部分添加一张制作好的思路图来显示自己的论证思路,帮助老师更好的理解我们要表达的学术思想。
思路图其实是个很个性化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题目根据自己的喜好画图。不过根据作者的经验,思路图一般有两个必要信息,一个是信息点,一个是逻辑链。形象一点可以看成是糖葫芦或者羊肉串,每一颗山楂或者每一块肉就是一个信息点,然后用逻辑链串起来。当然思路图肯定要比羊肉串复杂一些,因为逻辑链一般不只是因果或者并列关系,还有可能是包含关系等。也就是说一个信息点可能是由几个信息点构成。这种包含关系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逻辑链,而如何表现这种逻辑关系也影响了整个思路图的效果。
安排
这里的安排不单只整个文章的章节安排,还包括码论文时候的时间安排。首先说说章节安排,一般学校对此都没有详细的规定。不过根据作者的经验和老师的建议,一般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文章背景、信息、研究方法等基本信息,占总字数的10%-15%;
● 主体部分:论述文章的主要学术思想,论证主要学术问题,占全文的70%-85%;
● 结尾部分:对前文的论述、论证进行总结,并且提出不足,占总字数的10%-15%;
一般作者在写论文前都会列出一个全文的outline,其中就包括以上的信息。还要有主题部分的一些细节,包括每个章节的标题和论述要点。这些信息再配合前文的思路图,整个文章的脉络就基本搭建起来了。剩下的工作就是码字了。
众所周知的是码字是个极其痛苦的过程,每天看着字数统计,想自杀的心都有啊。其实每天没有必要无限制的码字,最好的办法是提前订好一个时间表。从收集材料开始,预计好每天的进度,只要完成好当天的任务就万事大吉,这样就简单多了。最后一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再检查一下,最好请专业人士做一下proofreading。切莫把所有事情都积攒到最后一天哦。笔者一般计划每天是500字,因为盯着电脑时间太长会头昏眼花,女生的话还容易长痘痘哦。
其实本文所分享的无非是如何做安排,无论是安排全文思路、布局还是码论文的时间。核心都在于做好安排。不要担心这些事情会浪费太多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用掉的时间在码字的时候都会追回来的。因为我们不用一遍遍回头找头绪。如果实在是对要写得题目没有概念,这里有个取巧的办法可供选择。就是试着先去Wikipedia之类的网站找一些浅显易懂的材料,再查询学术论文;更重要的是Wikipedia 提供单一词条的多种语言解释。
Proofreading
当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是我们凡人了。所以写完论文之后的proofreading就显得很重要,proofreading可以对论文进行最大限度的修正,从而提高文章质量。优秀的proofreader还能提供各种个性化的建议。所以只要我们不认为自己是智者,就最好找一个可靠的做proofreading。
相关阅读:论文必备宝典之一:遣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