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大学学姐分享:请坚持与论文死磕到底
英国一个学年安排有三个学期,这种安排使得每个学期的长度相对较短,而老师们大都不会把一个学期的时间全部用来讲课,通常最后留出两至三周完全不排课,专供同学们写论文。
这样掐头去尾,课时变得只有短短十周,而大概从第四周开始,老师便会在课上要求大家开始寻找自己这门课的期末论文题目了!额滴神啊,此消息一经发布,我和我的小伙伴儿们都惊呆了!
但是,到底如何写论文呢?
我本来抱着很高的期望,期望老师能详细指导我们的论文题目,或者干脆布置几个具体题目让大家搜集资料去写,然而事实没有那么容易。
很多老师的做法就是推荐一张长长的书单,大体分为几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去借书,独立阅读,并在阅读中逐渐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具体话题,然后深入思考,最终形成各自的论文。
学院图书馆
为了表现老师对我们的关心,所有教授都特意提出,可以和她来商量论文选题,不论是邮件形式还是当面讨论形式都可以。
可是如此笼统的方法论般的指导让我开始心塞,拿着书单,我甚至都不知道该去图书馆借哪本才好。
在国内学习了这么久,许多同学最没有学会的就是了解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大多看哪个专业就业前景好就排在第一志愿,却很少想过自己对这个专业到底感不感兴趣;大二的时候看见大家都在辅修,自己也随意挑了一个看着名目还比较亲切的“社会学”“法学”去参加辅修考试,其实在辅修前,对这个领域的基本原理都未曾涉及,更无法确定是根据自身学术兴趣而去选择第二专业;到了大四,发现本科毕业找工作很难,而出国似乎是个好出路,于是急急忙忙申请出国,谁能说清这之中有几分是跟风,有几分又是自己真正想清楚的呢?
我也多多少少逃不开这个魔咒。拿着书单,除了百感交集,更多的感受是无从下手,才发现原来没有题目却是最大的题目,我要第一次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选择了。
于是,我奔向图书馆,三下五除二借来不少老师提到的推荐书目,当然很多热门的书籍早已被借走。还感觉不是很过瘾,我又找了一些自己认为还不错的书,虽然不属于老师推荐,但光看书名还是对我有足够吸引力,以及出版社很权威的,统统借回来——反正爱大的硕士生一次能借40本书呢。
回来,回来就开始漫长的阅读了。
真的开始阅读了。
在阅读之中,我很想补充两句,外国的学术和中国的学术很不一样。在国内本科的时候,我总是倾向于选定一个题目,然后就像有了靶心,围绕这个题目再去中国知网里搜寻相关的论文,每篇论文必定中靶,但凡关系稍疏远一点就扔到一边,然后出来一篇高效而集中的论文。
然而在英国却恰恰相反,我先需要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大量阅读,没有任何目标,也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单纯享受书籍的知识和能量,然后读到某一句非常有感受后,记下笔记,渐渐地,渐渐地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再把自己曾经读过的书目,写下的读书笔记,整合成一篇自己的文章。这个过程就如同手里有一把沙,慢慢挥洒,最终过滤出自己最想要的那一颗。
我并没有说孰优孰劣,而我只是想说,后者让我在读书的时候更能沉浸其中,更能抛开功利的目的而或多或少享受一点知识本身的快乐,而且在寻找到选题之后,我发现,其实我是有倾向的,我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我有自己的取舍,有自己的决断力。这为我以后的研究方向,也许都在悄然做着铺垫——我想这至少是个正确的顺序。
第一学期,四门课程,四篇论文,都需要自己阅读和定选题,我强烈地预感到人生好艰难……哈,不妨拂面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