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学生如何才能留英工作?
近期媒体报道,英国联合政府公布新政策旨在推动社会流动性(social mobility)。我理解副首相克莱格的意思是,不可因部分人处于优势地位即垄断各种机会,如此只会使优者越优、劣者越劣。他并称要向裙带关系宣战,比方某人的父母在高尔夫俱乐部一类地方认识了某个有地位的人,就让自己的孩子在社会上“获得不公平的好处”。
所谓社会流动性,常指个人或团体在社会阶层中的移动,向上向下两可。流动性高的社会,说白了就是给人以希望,人生词条即:万事皆有可能。但在社会金字塔中的移动通常仅代表“纵向流动”(vertical mobility),另一种与之相对的“横向流动”(horizontal mobility)亦是流动性的一种,比方从A公司的部门经理跳槽到B公司当部门经理之类。如此,一个有必要讨论的话题是:华人学生毕业后如果留英工作,流动性如何?
先说纵向吧,不比早期移民,如今数量庞大的自费留英学生哪个不是国内家中条件不错才有闲钱出国?如果说从前借债偷渡跑出国是为了“淘金”,那么现在穿着名牌、揣着“北京镑”赴英的目的恐怕主要就是为“镀金”了。且假使钱、权关联,国内关系过硬的家庭帮孩子谋个好差事太容易,若再简单粗暴的拿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来衡量“阶层流动”,未必能得出“留英工作”即“向上流动”的结论。
其次,抛开国内,就从在英国工作说起,一些华人亦因职场中“玻璃天花板”现象(glass ceiling)而失望,诸如:在华人公司打工,明明干着与英国同事相同的工作,却眼看老板发给自己更低的薪水;或是在投行里,大家私下议论:华人真难做到VP(Vice President)以上的职位;即使与本地同事看上去相敬如宾、遇到什么决策问题也会煞有介事的跑去询问彼此意见,但在更多的“非正式”社交中却被排除在外……
至于横向流动性,看你怎么说了。当然英国没有户籍制度,从这个城市跑到那个城市工作跟玩儿似的。凭借个人能力当上英国公务员也很平常。可是,说机会平等也好,说坚决反对各种偏见也罢,我们都清楚的一点是——你说,或者不说它,制度就在那里,不来不去。这里 “制度”指的是签证。
无论“纵向”的从学生签转工作签、还是“横向”的从A公司转去B公司……关键还得看该单位是否有能力办工签,有了能力还得老板有诚意。基本上华人一考虑工作签,一大半的职业种类就被划了出去。曾经遇见一位国内科班出身的播音员,毕业后留英,为了工作签证,在一家中药店一干五年。
这足以解释为何曾经的高技术移民与毕业生工签PSW一度很受欢迎,理论上此二者皆不受单位绑定的限制,得一个自由身。但请不要片面以为有了“自由身”就能潇洒走一回。许多人多年后得来“永居”,找理想的工作却仍然是个难题,直白一点儿说,无非竞争力不及本土人。这一点可能文科毕业生感受更深。
以上看出,社会流动性的程度不同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人力、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本”的共同作用。要问我个人的感受,当然是流动性越高越给人以安全感,谁会希望自己若干年如一日的绑定在同一个岗位上?一般的共识是:只要你不怕麻烦,选择多多益善。
尽管如此,许多人却选择了留英工作,宁可将“流动性”暂且冷藏,目的是赌一个明天。比方说,指着通过留英“冷冻期”加强自己的人力、文化资本,了解西方企业运营模式,将来做名副其实的跨国人才;一些人则看中“象征意义”本身,譬如“海归”身份、或者写有 “XX年海外工作经验”的简历。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先苦后甜,或者说:今天不流动是为了明天更好的流动。
还有一部分人呢?大约就和副首相一样,受不了“社会关系”资本的大行其道,何况国内的“人脉资源”隐性文化大有制度化的趋势。那么此前提下,在英国找一个较高起点的岗位(英国平等及人权委员会去年10月报告指出,27%的华人为职场专业人士,相比14%的白人和25%的印度人),多劳多得、缓慢“流动”,未必就是个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