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学生毕业后,离跨国公司还有多远?
英国,以她独有的文化魅力和出色的教育体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来学习生活。到2010年,中国学生已达6.7万,为英国的教育产业带来了每年25亿美元的收入。
当同学们被家长们风风光光地送上飞机后,接着便是在学校里铺天盖地,暗无天日的阅读和论文:苦不堪言地用着人家的语言,拧巴着中国式的习惯思维,琢磨着身经百战的导师的及格模式,一周复一周,一篇接一篇,一门接一门地熬到毕业典礼。接着,找工作的压力又接踵而来。能去跨国公司或有潜质的国有公司,做一份自己喜欢的能发挥优势的工作是许多毕业生的首选。
许多毕业生都经历过欧美大公司,几大事务所,或国内大中公司海选人才时特有的俗称”情商”和”智商”的测试, 这是目前越来越流行的一种录用方法,因为它的简便易行,科学可靠而被各大中型公司所青睐。学历,只能说明你的学业不错,但无法证明你的性格(情商),你的特长能力,如数字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和空间能力等(智商)适合某项工作;漂亮的学历能让你“翻过”大公司简历筛选的第一道“防火墙”,但公司凭什么相信你优秀的学业能力一定会带来出色的工作业绩?
在决定你是否会被大公司请进公司门内坐下来面谈前,公司通常会让你在电脑前作几套这类题目,一般来讲定是一套约45分钟的人格测试题(Personality Assessment ),再加上2-3套能力倾向测试(Aptitude Tests): 这种智力测试通常可通过对你语言词汇,算术推理和三维空间关系的三个15- 20 分钟的测验来了解你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及与你所申请工作的能力匹配度,初步断定你是否适合这项工作。
这种测试其实最早源于中国2500年前的孔子,他凭着经验和观察评定学生能力的上中下等级,提出”因才施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成功地运用文字测验和非文字的测验在100多万人中,考核其智力水平,选拔出军官,分列出士兵。二次大战中,各国部队更是请来各路心理学家编制各种测试挑选精兵强将,也将基于心理和教育的测量推至顶峰,渐渐步入成熟稳健的今天。
通常来讲,各大公司在多年的招聘过程中还会汇集所有测试人的结果,建立起自家公司独有的人才数据样本库- 常模团体(Norm Group),以便全面了解被测试者在已测试人群中的所处水平。大多的心理测量咨询公司也会按各个公司的要求按国家,人种分建不同的常模团体。我们中国人的数学推理能力在与其他国家相比时,总是遥遥领先。
这类考核其实并不可怕,有时反倒是觉得颇有趣味。因为它会让你有一个难得的机会更了解自己深层的不曾被发现的潜质和优势,也让自己知道了和大公司里你心中的那个工作岗位的距离到底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