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留学英国VS生活在中国 不带钱出门一天怎么过?

2016-08-18 来源:欧洲时报英国版

英国伦敦交通局今年3月曾表示:每天有超过3.5万人在使用移动设备支付。

图为伦敦地铁使用移动支付的乘客。

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不再依赖现金,大大小小的支付都可以用移动设备和智能卡来完成。

即使出门没带钱包, 有银行卡或手机就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那么,在中国和英国依靠移动支付方式度过一天的生活,究竟有何差异?

现金过时 英国人“活在卡上”

英国支付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 年,在英国有超过一半的交易行为是通过银行卡、账单或者是时下流行的移动支付方式来结算的。

目前英国近90% 的人拥有至少一张借记卡,60% 的人拥有信用卡。

在2016 年伦敦科技周上,Starcom(星达传媒,全球四大广告传媒公司之一)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68% 的英国人认为,在未来20 年内,英国将成为“无现金国家”,移动支付、智能卡支付将成为主要生活支付方式。

而这一数据在伦敦则更高, 75% 的受访者认为实物现金将在20 年内消失。

Starcom 的首席执行官Pippa Glucklich 表示,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正在加速现金的消亡。

移动支付、可穿戴式技术和生物识别支付等技术创新,正在快速转变“现金”和“购物” 二者在人们生活中的传统联系。

英国从2007 年启动感应卡(Contactless card) 功能, 依靠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 技术,在原有银行卡基础上升级,小额支付不用再输入密码,只要将卡靠近刷卡机,5 秒钟内就自动付款成功。

另外,有感应功能的银行卡还可以充当交通卡使用,地铁、公交都可以刷。

截止到2015 年底, 56% 的借记卡以及38% 的信用卡具有感应支付功能,支持感应支付的终端设备超过30 万部。

劳埃德银行(Lloyd Bank) 调查数据显示,2015 年前半年,感应式银行卡消费额已超过25 亿英镑。

随着感应式卡片消费限额由单笔20 英镑提升为30 英镑,全球金融中心伦敦单月感应卡支付交易量已突破15 亿英镑,英国人平均每付七次账就会用一次感应式卡。

而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伦敦,根据巴克莱银行的数据统计,在英国北部的城市,利兹、纽卡斯尔、爱丁堡等地的感应卡用户在2015 年比2014年同期增长了3倍。

在伦敦工作生活了5 年的王毅伟表示,在这里生活,最方便的消费方式是刷卡,“小到几十便士一瓶水, 大到几千英镑的家具电器,都可以用同一张卡搞定。”

刚来英国时,他还会经常身上带些现金以防万一,但后来发现基本不怎么用,还要经常携带找零钱的硬币。而刷卡则方便很多了。

现在除了少数固定必须现金支付的场合,基本出门只带手机和一张卡就够了。

“刷卡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帮我记录支出,月底看一下银行账单基本心里就有底了。”

王毅伟说,“这两年银行卡自动升级成了感应卡,还可以当交通卡使用,以前经常忘带交通卡临时买票的尴尬情况解决了。”

跟王毅伟一样享受“卡上生活”的伦敦人并不在少数,在伦敦很多地铁站入口处都张贴有可以使用感应式银行卡的告示牌。

据伦敦地铁工作人员介绍,伦敦地铁两年前开始支持感应卡支付方式。

伦敦交通官网今年1 月的数据显示,有超过1/4 的通勤者曾使用感应卡搭乘地铁,自2015 年7 月以来,累计乘客超过320 多万。

记者在Northwick Park,Charing Cross,Oxford Circus 以及Euston Squire 地铁站观察发现,虽然大多数乘客依然习惯于使用地铁卡(伦敦牡蛎卡 Oyster Card),越来越多的乘客已经开始使用感应卡通勤。

有手机 中国年轻人卡也不带?

5 月30 日,记者亲身体验了在北京不带现金的生活。

记者早上8 时许出门时,楼下的流动煎饼果子店已经开张。

就在前几个月,该店的李姓老板收费的方式还是在面前放一个篮球大小的纸箱,里面备上大量5 元(人民币,下同)、1 元的零钞,消费者点餐后,自行将钱投入箱子并找零。

而现在,他在箱子上多粘贴了一个绿色的二维码。

“没带现金,用微信扫一下二维码也可以付费。”李老板说。

谈起自己使用微信收费的原因,李老板解释,过去收到的零钱太多,带在身边不怎么方便, “而且现在不少年轻人出门都不怎么带现金了,看你这里不能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就去别家了。”

简单聊聊,记者点的加香肠的煎饼果子已经做好,于是记者拿出手机扫了一下二维码,支付了7 元的费用。

当天上午,记者与在什刹海附近开客栈的老板肖爻约好了在一家星巴克咖啡厅见面,那里距离记者的家约有10 公里。

于是,记者拿出手机,打算用打车软件叫一辆车送自己过去。

在中国,大部分消费者都使用滴滴打车或Uber 来叫车,因为通过这些平台叫车通常比传统的出租车更加便宜。

记者选择了Uber。叫车约5 分钟后,一辆车来到了记者的面前。

40 分钟后,记者来到预定的地点,既没有支付现金,也没有操作手机,就直接下车离开。

因为Uber 已经和记者的支付宝账户绑定,行程一旦结束,Uber 公司就可以自动从支付宝账户中扣除相应费用。

到了预定目的地星巴克,记者点了一杯咖啡,依然是用手机支付费用。

肖爻到来后,聊起他自己的生意,他说,随着暑假临近,不少外地省市的游客和海外旅客都来到他的客栈入住,“近几年的一个变化是,过去的客人都习惯用现金,结果我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去一次银行存款,特别麻烦,而现在,大家都开始用微信和支付宝了。”

肖爻说,甚至一些外国人都开始用微信来支付房费。

聊天过程中,记者收到房屋中介链家自如的短信,这一季(3 个月) 的房租已经到期,需要尽快支付下一季的房租。

于是,记者打开自如的软件,点击房租付款的链接,手机页面就自动跳转到微信支付的平台,输入密码10 秒后,自如就发来确认收到房租款项的短信。

要知道,在2014 年记者刚到北京工作时,每一季房租到期时还需要先到银行取出现金,然后等中介上门收取房租。

而如今在平时的生活中,记者支付房间的水、电、煤气等费用时,也直接在支付宝中进行。

离开星巴克,记者和肖爻打算找一家餐馆吃午饭。

走在大街上,记者看到几乎每一家餐馆的玻璃门把手处都贴有一蓝一绿两张二维码的标志,他们分别代表在这家餐厅吃饭,你可以随意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来支付你所用的费用。

其实,除了餐厅,商场、超市、便利店的入口处或收银处都会贴上这样两张二维码标示,这两个平台在当下中国的普及程度,很可能超过了过去中国人贴在门上用来辟邪的两大“门神”。

一天体验下来,记者觉得,只要带着手机,不带现金在北京生活几乎完全不受影响。

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 在很多地方比使用现金更加方便。

路透社称,2015 年7 月以来,仅在地铁、公交等场所,使用手机移动支付的用户,近半年内达到20 万。

然而,与传统借记卡、信用卡消费相比,感应卡、移动支付则存在适用范围少、金额小、系统障碍等问题。

感应卡因为本身就是银行卡,在无法感应支付时可以通过输入密码的传统方式来支付。

但作为新兴手机移动设备,则还没有突破。

以30 英镑的限额为例。

在伦敦居住的崔小姐是英国药妆零售业品牌Boots 的常客,平时没事就会去逛逛。

遇到打折的时候,洗面奶、沐浴露、护肤品都需要囤货。

“这些东西随随便便就要花一百多镑,”说着,她看了一眼购物车里的护肤品。

“最夸张的一次,我连着苹果支付了6 次,还不如刷卡来得方便。”她无奈地笑了笑。

同时,金额的限制也导致感应卡和移动支付只能在餐饮、快销等行业普及,而在消费金额较高的场所则很少使用。

路透社报道,英国这种限制政策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移动支付在个人消费领域的进一步推广。

截至2015 年7 月,每百英镑等价交易中,苹果支付仅占几便士,而同时期,这一比率在无消费限额的美国本土市场为15%。

此外,系统不完善也会影响移动支付的使用。

2015 年,《卫报》曾指出伦敦地铁卡的支付时间通长在几毫秒之内,而移动支付通常需要更久的时间开启闸机门,通常需要5 至10 秒,“这主要是由于地铁需要用独立系统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扣费”。

“我在地铁站用了手机支付,就基本放弃了。”

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留学的杨同学对记者回忆起他在地铁站使用移动支付的经历,“高峰时进出闸机口的人特别多,等你停下来打开手机启动苹果支付,后边已经堵了一堆人,不用回头就感觉到大家焦急的目光。”

出站时,身边步态匆匆的乘客差点把他的手机撞掉。

除了时间, 伦敦交通官网也提醒使用手机支付的乘客要保持设备电量充足,以免在旅程中由于手机断电而出现不必要麻烦。

如果手机没电,你只能被困在地铁站或者交付最高票价才能脱困。

经过实地走访,记者发现牛津街上几大老牌百货公司Selfridge、DEBENHAMS、House of Fraser 以及John Lewis 均不支持感应功能。

一些奢侈品牌,如劳力士,欧米茄的门店也只接受现金或者传统的刷卡付账。

在记者随即探访的10 家高街时尚品牌店中,目前支持感应功能的品牌店面仅有半数,Zara 仅在其官方App 支持苹果支付,H&M 以及MangGo 在实体店的感应支付上限是20 英镑,而来自日本的服装品牌优衣库则只在牛津街店面支持苹果支付。

优衣库牛津街门店的收银员告诉记者,“目前优衣库还没有将感应式POS 机(自动读取设备)配发到所有门店。”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