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LSE女硕士:我最害怕的是平庸的度过这一生
最近,我和朋友A聊天。
他刚刚研究生毕业,准备开始正式工作。
“没有暑假马上要开始工作的感觉真的不太好,” 他说。
“毕竟是有工作有钱拿的人了啊,和我们这种苦逼学生党还是不一样的。”
“是啊,话是这么说,可是工作真的很无聊不说,还会有其他很多烦恼。” 他说。
接着,他和我说了他想出去旅游,但是,又担心现在不开始省钱买房接下来会后悔。
“我不想就这样开始一辈子买房还房贷,然后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我还没有出去看看这个世界。” 他很惆怅。
他这么一讲,我就突然愣住了,有一种被什么东西噎到说不出话的感觉。
他描述的那种人生,不就是我最不想要甚至鄙夷的那一种。
每天朝九晚五,有时候加个班,拿到的工资一些还了房贷,一些保证生活所需,也许会有多一点小存款,想着什么时候能出去旅个游。
生活也许不会索然无味却是基本可以预知。
想到这里,我突然有点慌,甚至默默地开始算起来到底自己需要工作多少年才能在一线城市买一套房。
我一直都是个自命不凡带点小自负的人,而我自负的资本不外乎我认为自己是个与众不同的人。
高中毕业就跑去中东呆了两年,本科研究生都在别人眼里的世界名校,大学没毕业前就有三四个世界最大的新闻机构的实习。
如果就这样走下去,就算说不上平步青云,应该也会顺风顺水。
可是就是差了一些什么。
我选新闻这个专业一直都不是因为特别大的热情, 后来一路在新闻实习说白了也是因为我害怕失败。
因为对于刚进大学的我来说,找一个实习本来就不简单,何况还是和自己专业不相关的。
试着投了几家非新闻的公司被拒之后,我也基本失去了再次接受失败的勇气。
当时想的就是,有一个实习总比没有好。
于是,接下来的几次实习也是这样 —— 我似乎开始痴迷于获得一些小成就后周围的人的掌声,而逐渐忘记了自己一开始想要找到”自己最喜欢或是最适合“的事情这个目标。
如果我搁置新闻,重新开始,那我就回到刚进大学一贫如洗的状态,四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就这样,过去的半年多,我一直在走走停停,偶尔想想觉得自己还是应该给自己点勇气尝试新的事情,有时候又担心万一转型失败会带来的种种后果。
怕自己努力了还是失败,怕被周围的人指指点点,怕对不起自己身上的那么多光环。总之就是觉得自己伟大的自尊心不允许受到丝毫轻蔑。
我从来不否认闺蜜一直是个比我更努力的人。
她能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学日语,一年自学考出日语一级,我不行。
她能每天想办法给自己的简历添彩,要么去非洲扶贫要么找大佬侃天,我不行。
她能每天尝试摸索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什么,我也不行。
但我也从来不想承认,她是个比我更有勇气的人。
我会害怕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变得懵懂不知从头开始,她却告诉我她做了Morgan Stanley之后发现不喜欢投行,准备尝试法律或风投。
而就在前几个月,她已经拿到了哥大法学院的全奖。
因为只有不停尝试,才能知道自己想做的到底是什么。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个女首席分析师写信告别资本圈。
她说,她厌倦了资本圈不停的比较:24小时要比,和别人比,和自己比……而比起一个成功的人,她更愿意做一个坚持的人。
对她来说,梦想比成功的诱惑更大。
而我却觉得,她之所以能果断地告别资本圈,最后投入她一直想加入的穷游,是在于她已经探索了她生命的各种可能性。
她知道首席分析师也许能带来成功,却让她在前进中离梦想越来越远。
也只有尝试过那样的生活,才能有底气云淡风轻地说一句:那不是我追求的。
人生有趣或平庸,是在于你尝试摸索了所有的可能性,从而得出你的最佳归宿。
无论是做哪一行,住在哪个城市,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你都没有尝试过,如何有资格说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最害怕的就是平庸地度过这一生,亲手把自己生命的可能性扼杀到最小值。
前段时间我有些消沉,因为我总是无法迈出自己原来的设定,还苦苦纠结于背后的原因。
然后我的朋友说:因为你总是无法迈出转型的第一步。
因为害怕失败而墨守陈规,因为害怕负担压力而不敢尝试,这些似乎都违背了我的初衷。
所以,我想重新开始,也把这篇文章写给所有害怕失败不敢踏出第一步的人。
在能力范围内,去尝试所有想做的事情吧。
今后的路也许并不好走,但是就像紫健说的,事与愿违,好过没有愿望。
以后的我或许会欣喜今天的决定,或许会觉得这仍然不是我想要的。
但是,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也许过了十几年,看遍了繁花似锦潮起潮落,走遍了伦敦纽约巴黎上海,我还是想变回一个旅游记者,带着三角架摄像机记录人性与美景,穿梭在大城市又或是小乡村。
尝试过多种选择之后的选择才是众多经历过后的最佳答案。
那才是我眼中不平庸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