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留学日记:老房子背后的友谊

2011-08-10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英国是出了名的“老牌帝国主义”。喜欢它的游客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历史悠久、文化渊远、艺术璀璨。但我现在告诉你:“老”在平常生活中并不是那么方便的喔。

伴随我美好大学时光的是栋老房子,离开我所住的那间小屋是在一个下着暴风雨的晚上。傍晚,我刚走出地铁准备回家就接到舍友Anjana的电话。她说,雨水已经从房顶漏进了顶楼的房间,问我备用的钥匙藏在哪里,好进我的房间看看情况。

艳秋居住在伦敦市中心的小屋

在伦敦市中心艳秋(右)与室友租的一栋老房子

虽然她的声音显得格外急迫,我却没太在意,毕竟漏水对于我们租的那栋老房子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了。通常只要是顶楼漏水我们都会调动整个房子舍友的锅和碗,去“抗洪救灾”,害得第二天都没法做饭。而我的房间在第二高的三楼,最多墙壁浸点水就完事了。但当我几分钟后推开家门时,眼前的一幕让我顿时傻了眼。这次屋顶塌了个大洞,雨水沿着墙角的缝隙源源不断地涌入了我的房间。

火警与室友

和‘’救灾‘’的火警队员合影留念

见此现象我们立即通知了火警来,几分钟后,几个身材魁梧的火警队员冲了进来,马上隔离了我们一层楼的电源,做出了一系列的防火措施。然后在我的屋顶上钻了几个大洞,把阁楼上的积水放下来,避免屋顶因为过度潮湿而塌下来。

接着他们又拿了镩子和木桶把地上的水清扫干净,以免水流入下面的房间。他们配合得那么专业,我们也帮不上忙,只好在一旁看着,有点像坐在火炉边看新闻联播报道某某地方水灾情况的感觉。“救灾”完后我们还跟他们握手表示感谢,有一种领导慰问功臣的感觉,挺过瘾的。

没了房间睡觉我就只能到舍友Anjana房里挤一挤了。我俩平时关系特别铁,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虽然那晚情况不同但我们依然聊到了晚上12点。

我说:“今天没拍几张照片啊。”

她笑道:“是啊,想起还是一段不错的经历啊。这人活一辈子遇得到几次水灾?”

“人生不就这样吗?精彩时刻那么麻木,过后又不断回忆,还一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

“现在上面还有好多水呢,你说那么多废话还不如我们上去拍几张。”

“…”

Anjana的主意一般都是Good Idea,所以我立马同意了。我俩小心翼翼地上了楼,把我那间像威尼斯水城的小屋当成了豪华摄影楼,拍了一张又一张。最后还是不过瘾,就去找舍友Kyle给我们合影。Kyle打开门看到狼藉的小屋和兴高采烈的我们时吃惊得差点晕倒。那么晚麻烦他真是不好意思,不过为了让我们留下精彩的故事讲给我们的子孙们听,只好委屈一下他了。

回顾往事

我认为伦敦市中心是个不适合居住的地方,房子不好找,价格贵,有时还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停电、停水、停暖气、闹老鼠、水管堵塞等等,半夜被街上的醉汉吵醒等问题我们都遇到过N次了。我第一次跟着中介来看这房子的时候是眼前一亮,觉得这种与陌生人合租的安排一定会营造一个埋头苦读的好环境。可接下来出的这些问题使我只能与这里素不相识的八个人相依为命,久而久之我们都有了亲人之间的那种关爱与默契。

这些室友都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与经历。与室友的交流为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33岁的Anjana是大学讲师,在我们中间充当大妈的角色,有谁敢把公用设施弄脏了就少不了会被她骂。

Hoon是一个韩国的留学生,特别安静,讲礼貌,不过这个男孩子过分的软弱也常会遭到我们欺负。Kyle是一家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听他推门出去做运动。

Para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生物学女博士,平时在职场上自信、干练,但一回到家就会给我们细细地描述她与未婚夫那个浓重的印度婚礼的筹备进展。

一场大雨使我被迫离开了这栋老房子,它所留给我的却是点点滴滴珍贵的回忆,陪伴我踏上新的旅程。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