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经济学家留学经验分享 剑桥比哈佛更好?

2016-07-06 作者:李晓鹏 来源:转载

在纠结去美国还是英国,去哈佛还是剑桥的同学们,有个很好的参考可以给到大家了。下文是中兴大城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研究员李晓鹏所写,写出了他在两所大学深造的感受。希望可以为学霸们的择校做一个好的参考。

我运气比较好, 能够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 实为人生一大幸事。 剑桥和哈佛都是世界一流高校, 很难说谁更好一些。实际上, 哈佛大学就是由剑桥大学的一批学者创立的。哈佛大学所在的地方, 名字也叫 Cambridge, 和剑桥完全一样。但是国内经常翻译为坎布里奇, 以区别于英国的剑桥。刚到哈佛的时候, 和同学们聊天, 他们一口一个 Cambridge 搞得我很迷糊, 老觉得他们是在说英国那个。

尽管二者有如此的渊源, 英国和美国也同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建立的英语国家, 但在两个地方生活学习的感觉其实差别很大。没有在两地长期居住生活的中国人, 很难想象。在两个国家学习, 培养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也有很大的差别。想要申请出国的同学, 很有必要了解这些差异。

美国篇

美国人很大大咧咧, 说话的时候动作很夸张, 对人总是充满热情。感恩节的时候, 我们的教务秘书——一个西点军校的毕业生、退役军官, 把各个国家的同学们邀请到他家里聚餐——这种在英国几乎不可能发生。

在剑桥, 也时常会有各国同学都参加的大聚餐, 叫做 Formal Hall, 翻译成中文应该叫正式晚宴。参与者必须穿正装, 在一些比较开放的学院, 西装革履可以勉强过关, 但在一些历史悠久的保守的学院, 比如牛顿所在的三一学院, 西服也不行, 正式的服装是 Gown, 就是黑色的学袍——哈利波特电影里面穿的那种。

在周末, 传统的英国人会严守基督教关于礼拜日休息的规定, 除了出售旅游用品的小店以外 (因为他们只有在周末才有好生意), 整个剑桥的银行、超市、集市等等通通关门闭户, 想要在星期天买些日常生活物资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最神奇的是圣诞节, 根据我在国内的经验, 这么重要的节日, 肯定街上有很多人, 有很多好玩的节目。已经跟中国的同学商量好到了晚上出去逛街, 谁知道一出门, 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冷清的出了奇。原来平安夜英国人都是在家守着不出门的, 唯一有人的地方就是教堂, 一个个安静肃穆的坐着, 连声咳嗽都没有, 听上面的人用古典的拉丁文朗读《圣经》。那种严肃的气氛, 我从来没在其它地方见过。我跟我的同学, 又听不懂拉丁文, 坐着又不敢走动, 憋了两个小时可算完事了, 这才溜之大吉。

相比之下, 美国不管是周末、重要节日, 街上都人满为患。哈佛的周末聚餐和 FormalHall 比起来要自由散漫的多。就在肯尼迪学院中间的那个 大草坪的石头桌上, 摆满了各种食物, 有牛肉、土豆、水果、米饭……自己端着一次性餐具去取, 然后随意坐在凳子上或者草地上三五成群的聊天, 享受周末的阳光。如果赶上盛大的节日, 比如一年一度的查尔斯河皮划艇大赛 (Head to Charles), 那就是沿着查尔斯河的两岸排上各种食物, 连绵有好几百米, 大部分都是免费的, 可以一边观看皮划艇比赛一边各种吃。

——总之, 在生活上, 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更接近: 比较喜欢享受世俗的生活, 吃吃喝喝, 没那么多规矩。

英国篇

 

看起来, 我把美国的留学生活描写的无比美好。其实, 如果有人问我, 更喜欢在哪里的学习和生活。我的回答会非常肯定: 剑桥, 英国的剑桥。

保守和传统, 也有它的好处。文化和历史, 能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沉淀。我到剑桥的时候, 正好赶上剑桥建校 800 周年校庆, 时间长得有点让人眩晕。几百年前的街道和建筑, 保存的非常好, 基本上没有怎么变。

三一学院、国王学院、皇后学院......这些成立数百年的学院, 保留着中世纪的建筑, 气势恢宏、 美轮美奂, 美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第一眼看到它们的时候, 被彻底的震撼了。它们不是被当成文物古迹保存起来供人参观, 而是一直在使用,是学生们的宿舍、 教室、食堂, 老师们的住所、办公室。

里面有现代化的供水供电设施, 教授的是最前沿的科学, 但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还是和几百年前没有太多差异。想到自己将要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和学习, 简直快要陶醉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只有在这种地方才能写得出来。

由于宗教传统深厚、规矩很多, 社交活动不像美国那么热闹和诱人, 这里就多了一分安静和沉稳。因此, 这里才是最适合一个人安静的读书、学习、思考的地方。每个学院, 最高大巍峨的建筑, 必定是教堂, 以凸显人类的渺小和上帝的伟大。那些数百年始终不曾改变的建筑和传统时刻在提醒着人们: 你只是这世界匆匆来去的过客。

达尔文、牛顿、克伦威尔、凯恩斯、丘吉尔……这些人都到这里来过, 看过同样的风景, 走过一样的街道。再自命不凡的人物到了这里, 都会心生敬畏, 懂得谦卑。带着这种心态去读书学习, 显然会比带着狂傲之心去学习能够获得更多的进益。

在剑桥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 大部分也会比较关注一些永恒的、抽象的主题, 诸如宗教神学之类的, 即使是政治学经济学这种比较贴近社会生活的讲座, 其内容也会偏向抽象的哲学思考或者数学模型之类, 总之就是让正常人绝对听不懂那种, 跟现实社会、现实生活隔着那么一段距离。

反之, 在哈佛, 各种讲座就是什么热门讲什么, 诸如中东战乱、中国崛起、朝鲜局势、美国大选、金融危机……搞得很热闹。即便是大牌教授举办讲座, 一般也会照顾听众的口味, 争取讲的通俗易懂, 间或的再穿插两个笑话, 博得个满堂喝彩。

英国 (其实也包括整个欧洲), 它的大学普遍有一种古典的学术氛围, 比较强调一个人独自从事长时间的抽象理论研究。而美国则比较注意学以致用, 关心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很多人都知道, 剑桥大学是世界上出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学校。哈佛和哈佛旁边那所与它几乎齐名的麻省理工 (MIT) ——它们在美国的地位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北大和清华——加起来都没有剑桥多。

我去剑桥的时候, 正好三一学院又有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由于剑桥基本上每隔一两年就会有人得诺贝尔奖, 所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只是在学校的主页上登了一则简短的新闻。得奖的人的头衔是 Dr., 也就是某某博士。这个头衔本身就很能说明剑桥的特点——保守、传统。

因为欧洲古典的大学制度, 一个专业只设一个教授职位, 只要这个教授不退休或者去世, 本专业的其他人再厉害也当不上教授。所以这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仁兄, 虽然成就巨大, 但是头衔就是某某博士, 而不是某某教授。

有人认为, 这种保守的做法导致了很多优秀人才被美国大学挖走了。因为你在英国水平再高, 可能还是个讲师, 万一占着教授位置的那位前辈注意锻炼身体、长命百岁, 你这辈子再努力可能都没啥希望取而代之。而如果到了美国, 立马就可以成为教授。

我在剑桥的导师, 虽然是博导, 但头衔还是 Dr.。她在国内的同行曾经想邀请她到中国某重点大学来讲课, 材料报到学校有关部门, 申请通不过: 学校规定只有国际著名大学的教授才能被邀请, 她只是讲师, 不符合要求, 如果要来只能路费和食宿自理——按照这个规定, 前面那位诺奖得主要想到中国来讲课也只能自掏腰包了。

这种制度看起来有些落伍。但是, 反过来看, 在这种制度下, 教授就只是一个荣誉性的职位 (有些系则由教授兼任系主任, 因此也还是行政职位), 不是一个学术评价的标准。大学里面的科研教学人员, 就不用天天打破头了的去琢磨怎么评职称。

各种职称的考核标准, 看起来都很重要很合理, 就像我们学生考试一样, 可以起到督促老师们努力研究的效果。但是, 真正重要的科学发现, 可能需要耗尽一个人一生的努力, 如果每年都围绕着那几个考核指标团团转, 一个人可能就很难做长远的打算, 他的很多研究就难免急功近利。像英国的这种模式, 一个人可以完全出于对某个领域的热情, 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其中, 三年五年没有任何成果都不必担心, 最后可能研究的更深入, 更能做出伟大的研究成果。

因此, 我喜欢剑桥胜于哈佛, 原因是非常个人化的: 我在生活上不太讲究, 虽然不喜欢清规戒律, 但也并不害怕在英国过清心寡欲的生活。而在学习上比较讨厌太多的考核标准, 喜欢自己一个人专研思考。然后, 喜欢安静, 独自一人在古老的、静谧的校园中漫步沉思, 享受那种逃离俗世的纯粹做学问的感觉, 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跟现实没有那么密切联系, 没有那么多功利色彩的东西。要做这样的事情, 全世界没有比剑桥更好的地方了。

我想我说的已经够多了,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喜欢享受美食, 追求刺激留学生活, 想要广交各国朋友, 应该会喜欢美国; 喜欢被考试等各种形式逼着学习, 不然就可能犯懒的, 也应该去美国; 喜欢人际交往, 做事爱扎堆的, 应该去美国。

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思考学习, 不想被打扰, 希望真正的去深入研习一些纯粹的理论问题而远离世俗喧嚣的, 英国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希望体验异国文化风情的, 应该会更喜欢英国, 因为那里的西方传统文化保留得更彻底。当然, 这一切都并非绝对, 它只是根据我自己的所见所闻而言, 仅供各位参考。

相关学校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