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英国留学见闻分享 我在伦敦体验“慢”生活

2016-01-21 作者:白雪格 来源:转载

初到伦敦,这座城市给我的印象是快。纵横交错的地铁线在百米深的地下呼啸而过;红色的巴士、黑色的出租车接连从眼前驶过;马路上的行人们步履匆忙,骑自行车的人戴着头盔快速穿行于街道中。和在电影里、新闻中看到的一样,伦敦庞大而有序,在世界这台大机器上高速运转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个齿轮。然而,随着在伦敦待的日子越来越久,我慢慢发现了那些曾被我忽略的伦敦宝藏——小酒馆,茶室,小巷里的博物馆、艺术区;也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中熟悉了伦敦的菜市场、超市、银行和地铁。我逐渐察觉到了伦敦的另一面:在具有大都市快节奏的同时,伦敦也有慢的一面。

原本以为伦敦街道上人们的匆忙步履代表的是极高的工作效率。但是来到这里生活后,才真的体会到伦敦人慢吞吞的性格。第一次体会伦敦的慢是在银行。

开学初,需要办理银行卡,我拿着学校开的证明去银行办理,去了才知道办卡业务竟然需要跟银行提前预约。这还不算什么。我预约后按照预约时间再次前往银行,结果发现简单的办卡业务颇费周折。到银行后,银行的业务员热情地把我领到一间单独的房间,然后开始慢慢录入与办卡相关的各种信息。而整个办理过程中,我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业务员把各种信息录入。期间他看我太过无聊,就把银行的wifi密码告诉了我,说让我先玩会儿手机,他还需要一些时间。45分钟后,业务员终于告诉我银行卡办好了。就在我颇有些小激动地想着可以拿到卡的时候,业务员却微笑着对我说:“一个礼拜左右,你的卡就会寄到你家了哦。”听到此,我几乎要崩溃了,简单的办卡居然要等待如此之久。一个星期之后,我终于分两天收到了两个信封,里面分别装着我的银行卡与密码。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存钱也是个麻烦事儿。我带着手中的两千镑现金来到银行,想把钱存进卡里。在大厅一位热情的女士的指导下,我把钱装进一个抄好银行卡号的信封里,然后放进了一个看起来仿佛垃圾桶一样的面目可疑的收集箱里。那位女士告诉我,两个小时左右钱就会到账。

然而,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五个小时……一天,两天,三天……我的钱始终没有到账。三天后几乎身无分文的我只好前往银行询问。银行大厅值班的依旧是上次那位女士,她依旧热情、和气,听我说完情况后拿着我的卡帮我去查。没过一会儿她就满脸歉意地出来对我说,银行的确收到了我存的这笔钱,但是忘记存到我的卡里了,现在已经处理完毕。我听后觉得哭笑不得,而她温柔的态度又让我有气却撒不出来,只好把这事当成玩笑讲给亲朋好友听。

英国人似乎总是懒洋洋的。银行工作人员慢条斯理;工地上的工人们拿着三明治、端着茶三三两两站在一边聊天;火车常常延误或取消;甚至地铁口坐着的流浪汉都要么抱着自己的大狗抚摸,要么捧着书在看,一点也不专心经营自己的“乞讨生意”。起初,伦敦人的这种懒散气质和慢生活节奏让我吃惊又有点不适应,但时间久了,我却发现者其中蕴含的淡定、沉着与气定神闲别有一种味道,耐人寻味又发人深思。活在历史中的伦敦

伦敦的慢也隐藏在每一栋沉默不语的古老建筑里和每一条狭窄蜿蜒的小巷子里。除了泰晤士河中段两岸鳞次栉比的摩登大厦,这座城市的其他建筑大多都是那些上了年纪的灰砖青檐。你如果游览过伦敦博物馆,会惊奇地发现,根据博物馆里那些老旧的照片与满是划痕的胶片上的街道影像,你都能认出现实中的拍摄地点,因为这些建筑几十年来从未大变。是的,伦敦几乎没有变,时间凝固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中,伦敦人就活在历史里。

 

伦敦的地铁也运行了近一个世纪,时常会出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状况,却依旧在狭小的轨道里穿梭着,守望着一代又一代的伦敦人成长。地铁经历了一次次提速与翻新,而错综的地下结构、管道一样的地铁路线、圆筒形状的窄小车厢却始终没有变。这是伦敦在飞速发展里留下的一点慢,这一点慢给人留下了能够称之为家与故乡的寄托。

伦敦的慢是一脉相承的,是用每一个不变的细节给生活在它怀抱里的人一丝乡愁与宁静。几乎每所大学都会有一片最初来到这片土地的拓荒者的墓地,春天里野花恣意盛开,点点繁花中隐约能看到颇有古典风情的墓碑,墓碑旁的告示牌上记述着长眠于此的人的生平。寸土寸金的伦敦有些固执地保留着这些已故人士的故事。每每走到这样的地方,我都会慢下脚步,在难得一见的阳光里为那些花朵和墓碑拍一张照片。

伦敦就像一位上了年纪却依旧用心打扮得端庄精致的老妇人——它走得很慢,你沿河而上便会看到集市上的小商贩穿着和几十年前一样的围裙,麦香扑鼻的面包摞了很高,味道仍旧和几十年前一样。

每一个慢下来的小幸福伦敦的慢更隐藏在每天稀松平常的生活里,它雕刻着伦敦人的性格,塑造着英格兰独特的气质。

伦敦人爱精心打扮自己,不惜为此花费精力和时间。我们的一位教授是土生土长的英国男人,50多岁,长得很胖。这样身材的男士可能大多不太在意自己的外表,但这位教授却十分注重打扮,每次见面都能让我觉得眼前一亮,我甚至把欣赏他每周更换的衣服当成一种审美上的享受。他总会用心地搭配西装与衬衫,西装的颜色与材质更是会和当日的天气形成心照不宣的默契。他穿着正式,胸口的口袋里总放着叠得有棱有角的方巾。但在正式之外,这位教授也总会想办法添加点可爱的元素:别上茶壶样子的银色胸针,戴一朵纪念一战的罂粟花,搭配上闪闪发亮的袖扣。我总会想象,在每个清晨,这位说话总带着黑色幽默且专业水准极高的英国绅士是如何认真地在衣柜前挑选服饰,再用心地点缀各个搭配细节的。

伦敦的慢也体现在饮食里。大多数来到英国的外国人最喜欢的都会是英国的早午餐(brunch)。虽然早午餐只是简单的豆子、香肠、培根与面包,可是在睡到自然醒的懒洋洋的周末,点一份价格不贵的早午餐,脆脆的面包铺满融化了的黄油,煎蛋生熟恰到好处,找一个面向阳光的室外座位,还是会有“来生要做个英国人”的错位的幸福感。

当然,更不用提英国出了名的下午茶了。伦敦可以喝下午茶的地方格外多,价位不一,口味各异。点一壶带着果香或花香的茶,配一角小小的草莓蛋糕,或是押宝一样赌今天买到的马卡龙是会酥酥软软、异常美味还是又甜又腻、中看不中吃,这样懒散地度过午后时光,真是甜蜜又幸福。这些慢下来的时间,好像是上帝特地偷偷留下来给这片土地上的人的。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