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学院!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就读体验分享
首先大家误解了这所学校的名字。正确的中文翻译应该是 “王的学院,伦敦” ——换句话说,这不是王的女人或男人,是学院。前段时间,这所学校耗费巨资,要把“学院”两个字去掉,只余下“王的”。万一最终成功了,学生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说:“我们是王的人。”
校园生活和围绕着“王”的主题展开。比如那年我上学就是沿着 “王道” (Kingsway)走,走啊走,走到不能再往前走了,差不多就到了。所谓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学生们在上学路上就有了一颗端正的心。当然,只有步行才能有这种体会,车永远堵在那里。
这校区(Strand Campus)自己不带书店,这很糟——譬如卖鸡块不送调料包。我之前也去过很多大学,本部都是自带书店的,就连香港大学都有两家书店——两种口味可以选。我向老师抱怨过之后,她帮我介绍了一家,步行十分钟就到了。
她说这书店很大。我倒觉得很小器:主推的图书总是讲一个叫Nelson的人——以现在的翻译界,会叫他内尔森吧。书名大体是内尔森与他的情人们,内尔森与拿破仑,内尔森还有威灵顿之类。渐渐的,我知道了他是一个船长,开着一艘很好的船,其实叫纳尔逊。有次他因为装逼,被一枪打死了。所以广场上他站在很高的柱子上,提醒大家装逼很危险。柱子的背后其实是个小小的国立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有很多很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有关的话。经常,下课以后可以走去那里散散心。反正我们是王的人,就看看王收集的画吧。
每次,我走过王的学院,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这里的学生穿着都很“时尚”。整点下课,电梯里涌出许多人,仿佛电视机不小心开出了时装表演,和周围的许多歌剧院散场的时候没什么两样。这些学生之后就会在校门口一起抽烟、聊天,或许过一会儿又进去上课了,仿佛周围许多歌剧院的中场休息。这和大学学院(UCL)、以及亚非学院(SOAS)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觉得大学学院的孩子们都在努力学习,课间也在认真讨论;亚非学院除了认真学习外,每天中午还排队等印度神发的免费素食,很虔敬。我一度觉得这说明王的学院风俗浮薄。但后来我改变了看法。我读了Tim Blanning的一本书叫《权力的文化与文化的权力:旧制度的欧洲,1660-1789》,他说剧院啦、服装啦都是政治权力的一种表征。我想,作为王的“人”,打扮自己应该是一个政治任务。
虽然附近有许多奇怪的房子——其实还有家家有烤鸭的中国城,但是属于王的学院的房子总是很好认——它们的墙上都贴着历史上的王的学院的男人与女人——其中有中学物理书上的麦克斯韦,还有一个很纠结的叫伍尔夫的女人,原来他们都是“王的”人。在许多人看来贴校友海报的做法非常做作,但我觉得是有意义的:《动物世界》里的很多小动物都会用气味来标记领地,上海地铁里商家都会用好看小姑娘的海报标记自己的地盘,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而且,王的学院,校名牌真的很丑——做成圆的,一眼会以为是可口可乐的牌子。所以只能用海报。
我最中意的是一幢四四方方的房子。据说,那以前是真的“王的房子”,伊丽莎白一世还不是女王的时候就住在那里。可惜这房子大部分都是一所艺术类院校的,只有一小部分被王的学院承包了。我觉得这房子很好,因为里面的走廊一定都很直——可以笔直往下走。但王的学院实在是太绕了,无论怎么问人、怎么看图,都很难走通的样子。英王大概借鉴了米诺斯大王的想法:他们都要把自己的很愚蠢的孩子藏起来,不让外人知道,就把房子造成迷宫的样子。我听一个同学说,他下午三点约了老师,两点一刻开始找这间办公室,但他还是迟到了。见完老师后,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出来,绕了很久,碰巧撞见了已经要回家的老师——老师也迷路了。其实,这同学真笨。进去的时候可以带一个毛线球,一头交给门口接待处的姐姐,一头系在自己身上,这样就可以出来了。这都是不好好学习古代文明的结果。
我的历史系在八楼。有一个很大的客厅(common room),可以看书,也可以讲闲话,客厅周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和教室。本系的特色可能是体育。经常,客厅里有一些看着很威武的姑娘,手持一根很长很长的球杆,旁边还有头盔什么的——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球,反正不是毛线球。历史系对体育事业也很支持。比如电梯只修到七楼物理系,每个同学都要多走一楼来锻炼身体。因为男子运动没有跟上的缘故,男同学上厕所还要去楼下锻炼一下。
在这里读历史,确实需要体育好——要走很多路。去图书馆之前要先走五分钟去隔壁的一个中世纪的“城堡”。到了门口之后,一定要记得不要进去——那是王主持正义的地方,香港没有回归以前官司可以打到那里去。要继续往前走,再走十分钟就到了一座中世纪的教堂,那里是图书馆。还是教堂的时候,它就很长很长,所以王后来决定在这里存放很长很长的档案,再后来就是图书馆了。它真的很长。社会科学和欧洲史分别在两头,找完一批书再找一批,也许要走很久很久。
一直以来,历史系的教学质量就是这样,这是有原因的。八楼的教室两面都是很大的玻璃窗,远远地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河,还有许多好看的房子。白天的时候,波光粼粼的,间或有船优哉游哉地开过;傍晚时分,就更加好看了。因为西边的一座尖尖的塔,破破烂烂地掩映在这水光山色之间。其实那里也是王的房子,以前是王和贵族们碰头的地方。名字也很有特色:罗马人有个词叫monasterium,原意大概是一个人不知道在那里干什么,后来引申为庙的意思,也就是英文的monastery;但有些英国人或许口音重,或许没有记牢,渐渐地就衍生出了minster。这个房子现在叫威斯敏斯特宫,其实就是西边庙的意思。夕阳西下,它没有和雷峰塔结成友好建筑真是很可惜。
因为风景太好了,大家没有什么心情学习,有时还会更糟。暑期又会有人来拍电影,一个枪战片什么的,噼里啪啦的。此时上起课来的感觉:“我正在城头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我们课上还有茶点。老师准备茶和咖啡,一位同学准备小点心。于是课堂的氛围就很休闲。这种心情自然会带到讨论中,我的一门课上,一个本地的女生就问老师:“老师,老师,这个词,teleology,是什么意思啊!”以我在许多学校的经历,我想这个女生要被狠狠地批评了,“你不会查字典啊!”如果被送出去罚站就更糟了,那样就没有小点心也没有远处的风景了——太残忍了。但老师很耐心很耐心地为她做了解释。这期课上,同学们还举一反三地问了,catechism、inquisition等词。虽然我都事先查过了,但是老师讲的时候,我还是紧张地记着:穿过她浓厚的英音,我感觉到了一丝托福听力的杀气。经常,她讲得实在太好了,只能下次再欣赏“雷峰夕照”了。当然,有时候风景对于学风也有正面的影响,比如大家会早一点来坐位子什么的——背对窗户的位子当然看不到风景了;老师上课的时候会直接指着窗外的楼说:“这件事就是在那里发生的”“那里有一幅画,就是关于这件事的”。
这就说到了本系的一个特点:虽然研究生开始生源就是一个问题,很多同学都不读指定读物,但老师们都很强很强,至少从古典后期到近代(就说300至1800年吧),有许多顶尖的学者。他们经常从客厅走过,有时就会关心我们在看什么书,走了哪些地方,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之类的。有一次我遇到一个老教授,他老远就走过来,激动地对我说:“见到你实在是太好了!” 我受宠若惊的时候,他慢悠悠地说:“这样我就不用回你邮件了……” 和老师们写邮件也经常诚惶诚恐。我的一位老师信末总是说,“告诉我下,我还可以为你做些什么……” 老师们的亲切有时也会带来各种困扰。尤其,我每次去他们的办公时间,都期待他们推荐一些书,然后我回家就可以跟我太太说,是老师推荐的,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买了。但他们总是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借给我。我的好几位老师都有买书买两本的习惯,一本在家里,一本在办公室,在办公室的这本都用来和学生们分享。很多时候,我就扛着一些书,沿着王道走回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书归,买书小计划就沦陷了。
王的学院,大概就是好的风景伴着好的老师,好的老师也伴着好的风景——山水与学问自是永恒的。在这里读研,大概就是穿上很好的衣服,拿着几张地图——尤其是内部平面图,去望望老师,再望望风景。后来,天色暗了,老师也忙了,我们也去到别的地方了。不过,去到那里的同学,确有一点可以安心:这里的行政很流畅,教务员很美好。自有学校以来,这就是尤其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