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生说奥运:王皓“三届亚军”的启示
昨天的伦敦奥运乒乓球男单决赛,24岁的张继科夺得冠军,成为历史上大满贯历时最快(16个月)也是最年轻的球员。队友29岁的王皓则连续三届奥运会收获银牌。更让人觉得巧合的是,张继科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成就霸业的决赛对手都是王皓。如此看来,略显悲情。
但与前一天李晓霞和丁宁女单决赛中略显复杂的气氛不同,男单决赛两人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世界最高水平的较量,赛后两人共同身披国旗,向观众致意的情景;互相表示相互尊重,也尊重竞技体育比赛的态度,都让人觉得舒服和欣慰。
“三亚”才是乒乓球场上的巨人
从感情上说,很多人希望王皓能在决赛中夺冠。从雅典到北京到伦敦,8年了,如果连续三个亚军,对于王皓自己,以及他的支持者来说,都让人不是滋味。但换个角度想想,历史上又有谁曾连续三次闯入象征乒乓球这个项目最高水平的奥运乒乓球男单决赛?
从感情上说,很多人希望王皓能在决赛中夺冠。
无论是对于相对能获得更多奥运参赛机会的国外选手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还是国内竞争激烈人才济济的乒乓球梦之队,能连续三次从队内激烈竞争中得到机会参加奥运会,还能都闯入决赛的,前无古人,怕也后无来者。
张继科可谓不经意间开创了一个时代,一年多的时间,成为比肩刘国梁、孔令辉这些乒坛传奇的大满贯选手。他的成绩,可谓“踩”在王皓这个乒坛“巨人”的肩膀上,一步一步达到的。这让他的成功,更具含金量。
奥运精神的闪光
记得在决赛进行到在第四局王皓还局分落后时,有一个球在他接球时触到了衣服上,裁判并没有发觉,但他放弃了继续打下去。BBC解说员也因此大大赞扬他了一番,认为这是对这项体育本身的尊重,并觉得对他的这项举动印象非常深刻。
赛后,王皓承认张继科的确打的更出色,认为这是能够接受的结果:“我尽力了,也无憾了。”
张继科承认他很尊敬皓哥,但职业赛场很残酷,没有并列冠军。他们在场上是对手,为观众奉献最精彩的比赛,场下则是队友,是朋友,为中国队能再次包揽乒乓球冠亚军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为运动员,奥运金牌是梦想。能实现的人毕竟太少,但更重要的其实是参与和追梦的过程。
我们熟悉的射击选手埃蒙斯,04年的雅典在几乎稳拿冠军时最后一枪脱靶, 08年的北京,埃蒙斯接近冠军时再次打出低环,本届奥运男子10米气步枪资格赛结束,他也未能进入决赛。
每一次与冠军的擦肩,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他也在这里收获了最美好的爱情,也收获了人们对他的尊敬。
这样的无冕之王还有很多,英国网球选手穆雷,三进世界杯决赛三获亚军的荷兰队。他们告诉我们,金牌永远不是“唯一”,也不是“应该”的结局。这亮闪闪的奖牌给人指引了一条路,不是每个人都会走到终点。但只要在路上,只要在前进,就有奥运精神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