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地域差异 留学生在英做饭挑战
最近,我和好几个同我一样身在英国难以转身的狭小厨房却有着大厨梦的朋友分享了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厨房的较真者》。这本书几乎让我从头笑到尾,巴恩斯风趣幽默地通过自己的各种“悲催”经历道出了每一个以烹饪为乐趣的人的心声:
即便是厨具配备精良,大厨的梦想照进自家厨房,总是要打个折扣。尽管封面上光鲜地印着“分步详解”和“人人都能做的美食”,其实普通人在自家的厨房里八成做不出来和菜谱插图里一样的让人馋涎欲滴的菜肴。
巴恩斯把这归因于并不是每个明星厨师都会写出清楚又实用的菜谱,因为大多数菜谱或前后矛盾,或有大写意似的留白跳跃,经不起读者“较真”。或许,做饭是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
虽然我对巴恩斯所言深有同感,但如果要我写一本关于在英国做饭的书,那标题一定是“厨艺不好,全赖原料”。比如我常觉得地中海人根本不需要菜谱,因为那里自然滋养出的瓜果蔬菜几乎是天然的美味,随便什么食材滴上点橄榄油,撒上点胡椒粉就是美味的享受。
相比之下,英国这个岛国则极大依赖于鲜蔬进口。英国超市的货架就如同联合国大厦:西班牙的洋葱、危地马拉的荷兰豆、埃及的香菜、摩洛哥的豆角、莫桑比克的辣椒、美国的苹果、南非的葡萄……
五方杂处。因为长途运输,很多英国的食材都是采摘后“蹲熟”的,味道大打折扣。比如在尝过英国那毫无味道的草莓之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每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时,英国的传统零食是“鲜草莓沾厚奶油”!
当然,对于留学生来说,在英国做大餐的挑战还来自于某些原材料的缺乏。比如,直到最近几年,英国几乎都没有卖枫糖浆的,这就让来自加拿大的留学生习惯的松饼早餐没了着落。
而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东西文化差异最直观的体验大概也在食材上。
记得2006年,我在纽卡斯尔市中心的一家父子传承的家族肉店里向店主询问是否有排骨,老师傅点点头,从操作间端出来一大盘排骨。可是这些骨头上都只剩很薄的一层肉了。
我一边在其中翻找,一边半自言自语地说:“难道就没有肉再多一点的排骨吗?”谁想老师傅听了,瞪圆了双眼生气地问:“你这是在嘲笑我的刀工吗?这是我亲自处理的猪仔,怎么可能在肋骨上留肉!”
我哭笑不得,忙向这位英国的“庖丁公”解释中国人喜欢吃带骨头的肋骨肉。老师傅半信半疑,因为他觉得这听起来像个没主意的厨师的故事:到底是吃骨头还是吃肉,中国厨师下锅前不该考虑清楚吗?
好在随着近年留学和旅游市场的推进,类似这样厨房里的“文化差异”也逐渐缩小。现在不仅英国各类超市里都可以找到排骨,而且还可以找到腌制成不同口味的半成品。我想现在那位纽卡斯尔的“庖丁公”要是再炫耀刀技,估计是他家的排骨总能保留一层完美匀称的猪肉吧!